返回

第五十章 危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章 危急 (第2/3页)

万不要上对面刘良佐那龟儿子的当!就是他在谭泰跟前进的馋言,说咱们对他不大服帖,有意谋反。

    实话告诉大伙,谭泰连吃败仗,大明督师周大人的大军已经杀过来了,这是谭泰逃走前派人屠营来了。

    这些鞑子说的话就跟放屁一样,千万不能信,这是他们诳咱们呢!一旦冲进来,大家谁也没有好果子吃!

    潘军门有令!只要守住三天,每人赏十两银子。”

    不知谁在队伍中大叫道:“有银子领还想个啥?和狗rì的鞑子拼了!”不少人随声复和,于是,即便有几个对参将所说的有怀疑地,也不好说什么了!

    怪只怪谭泰平rì里纵容库尔阐杀人太多,弄得清军残暴的影响深入人心,谁敢相信刘良佐的话?再说,还有银子可拿,汉军的军心算是稳定了下来。

    而营寨外面的刘良佐见里面还没有反应,但也没有人放箭,将手一挥,大喝道:“大家看清楚了,这是参将王金生以下三十六名从党,顽佞不化,下场只有身首异处了!”

    说话间,南营中的汉军就看到火堆边的这些捆着手脚的汉军兵士被按在地上,马刀挥处,三十几颗圆滚滚地脑袋就掉了下来。

    刘良佐命手下提着这些人头的发辫纵马来到营寨近前,用力甩了进去。

    “看见没!王参将他们死的多惨!放清军进来,就是这个下场,屠营这话不蒙人吧?”

    于是,刘良佐的做为非但没有震慑住汉军,反而让他们更加相信,清军是来屠营的了。

    营中早有人将这些首级飞跑着送到了中军大帐。

    得到消息,潘永禧将营中哨长以上的军官召集到了一起,站在帅帐外的高台上,三十几颗人头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上。潘永禧和吴高这些金声恒、王得仁一系的将佐不一样,他不是闯王的出身;和汤执中也不一样,并非行伍出身,潘永禧原本是江西饶州本地的举人,三十岁的时候响应朝廷号召,为防贼在家乡办团练,一来二去地就从了军。

    所以,他对华夷之辨,很是看重,否则,也不会如此坚定地起兵反正。现在,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上百名军官,潘永禧不禁热血沸腾,声嘶力竭地大喊道:“尔等都是汉人,有名字吗?”

    “有!”“当然有了!”底下的众将七嘴八舌地回答道。

    “好!既然有名字,就是有姓氏了!但不知诸公可有祖宗吗?”

    “有!”这回倒是异口同声了。

    “好!大伙和我一样,也是有祖宗的!可,这是什么?”说着,潘永禧一把将身后的大辫子举了起来,“拖着这条东西,列祖列宗还认得我们吗?我们死后还有什么脸进自家的祖坟?我们的子孙要也是这副德行,千古罪人啊!

    在汉家我们是败类,在大清我们的rì子就好过了?在谭泰眼里,满人第一,辽人第二,连江北投降的汉人都能骑在咱们头上拉屎,我们算什么,不过是一条狗而已!”

    潘永禧停顿了一下,一副无比沉痛的样子,“本帅是贰臣,在这里,就不敢说什么气节、风骨这样没影的空话了!

    当初,我们也是被逼无奈,蝼蚁尚且偷生,清军势大,我等也算为国尽忠了,奈何孤立无援啊!”

    一想到当初自己在饶州时的惨景,和从此留下的污名,潘永禧不禁痛哭失声,哽咽道:“不得已啊!羞愧之极!

    现在,总算周督师不弃,答应对我等的过去既往不咎,而且还能加官进爵,每人再恩赏半年的饷银,列位,机会难得啊!

    眼看着谭泰就剩下三万人马了,跟着他,恐怕也是死路一条,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决定,反了!从新归我大明!致死不悔!”

    说着,潘永禧拽出佩刀,手起刀落,随手就将砍下的发辫丢在了高台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