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无后 (上) (第2/3页)
议处了。三法司的几位主官当然毫不怀疑问题的严重xìng,立刻着巴山将函可火速护送到běi jīng。经过几次仔细审讯,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函可是密谋分子,但他的rì记里有好些反清文字,为此他被判处终身流放,发配辽东。
同时,皇帝下诏:“洪承畴偏袒其师,擅用职权,授予文牌。极为失当,有司皆应记取。”于是各部讨论此案,一致认为洪承畴应受严惩,提议褫夺其一切功名爵位,削职为民。
在多尔衮看来,从紫禁城传出来的圣旨简直就是在和自己对着干,孝庄怎么就不明白,任何其他官员都可以为此立刻受到惩罚,但洪承畴却不行!他是一个形象,象征着原大明归附者对现政权始终不渝的效忠。这样明显地罢免他,就意味着公开怀疑朝廷最高级汉族大臣中有人怀有贰心。
唉!世人昏昏啊!多尔衮只好圣纲独断,暂时不理睬三法司的提议。但此时的洪承畴已经为千夫所指,看来是没办法干好差事了。此时,又是善于处理危局的冯铨出马了,他亲笔给洪承畴写了一封信,洪承畴的母亲于是突然凑巧患病了,他马上申请置仕,也好返乡去照顾母亲。多尔衮越发觉得冯铨处置得当,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甚好,清朝也是以孝道治天下的嘛!自己当然不好夺情了!当即下旨要各部尚书纷纷写信宽慰洪承畴几句,再行恩准了他暂辞一切差事、官职的请求。并派遣顺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浑接任了他江南七省督师的职位。(历史上,直到李定国两撅名王,亲政后的顺治才从新启用了洪承畴。)
不要小看这个勒克德浑,清代传承下来的八大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中,礼、郑、睿、豫、庄、肃六个是亲王,只有顺承、克勤两个是郡王。
最早的顺承郡王是阿达礼,(是代善三子萨哈林的长子),而顺承郡王的受封世袭罔替,可跟多罗克勤郡王岳托(代善长子)不一样,绝非拜身为诸王之首的玛法(满语爷爷)代善所赐,相反,和代善却是反目成仇的!
那是清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清太宗皇太极猝然病死于宫中,由于,他在此前没有明确的指定继承人,满洲高层立刻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然而,很快就形成了两大对立的权力中心。
一个是由两白旗和镶红旗极力拥戴的睿亲王多尔衮,这个阵营中有多罗豫郡王多铎、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顺承郡王阿达礼、固山贝子硕托等。
另一个是两黄旗和正蓝旗极力拥戴的肃亲王豪格,这个阵营中有额亦都家族(图尔格、遏必隆兄弟)、费英东家族(图赖、鳌拜)、扬古利家族(谭泰)、索尼、拜音图、何洛会、塔瞻等人。
两边的实力几乎不相上下,而关键的是能否争取到最大的中间利益派礼亲王代善(两红旗,实际只管正红旗)、郑亲王济尔哈朗(镶蓝旗)。
而代善实际上是要支持豪格的,但支持多尔衮的固山贝子硕托的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