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纷争(下) (第2/3页)
府闹得沸沸扬扬的太子案,终于让左良玉寻到了马士英的软肋。
据说吴三桂从李自成手里夺下崇祯太子,没有通知清廷,就偷偷在途中秘密地将太子护送到皇姑寺,交与太监高潜起。高潜起带着太子偷偷由天津航海抵达江南,前往扬州。高潜起窥伺弘光帝并不欢迎太子前来,愈加陷害,急忙携太子渡江,流徙于苏杭间。
1645年的元宵节,太子在杭州观灯,联想国仇家恨,不禁慨然长叹。该着倒霉,原来崇祯朝的鸿胪寺少卿高梦萁就在附近,听到这声长叹,看着奇怪,都说少年不知愁滋味,这个少年郎大节下的怎会如此悲伤呢?不禁走过来细看。
一看之下,大惊失sè,慌忙跪下来不敢抬头。杭州的文武各官知道讯息,纷纷前来朝见送礼,等祁彪佳知道消息,从江yīn赶来,太子已被应天府来的太监李继周带往金陵了。如果祁彪佳还在杭州任上,断不会眼看着太子被押解回应天府,历史也许就是另一个样子了!
三月初一,yīn云不雨。
李继周护送着太子抵达应天府。弘光帝命人把太子从石城门外迎接至兴善寺暂住,并命原崇祯帝宫中的两个老太监前往鉴别。
这两个太监一见太子,就抱头痛哭,见他天寒衣薄,连忙脱下锦衣给太子穿上。弘光帝听到这两个阉货如此不识时务,大为光火:“真假未辨,何以如此!太子既真,让位与否尚须吾意,这厮安敢欺朕!”
于是,下令将这两个太监乱棍打死,李继周当即服毒赐死。弘光帝这等少有的雷霆之势,主要还是暗示臣下不得轻举妄动。第一个心领神会,首斥其伪的竟是太子的老师大学士王泽。王泽身为太子的老师,说的话当然可信,于是许多“史学家”由此认定这是个伪太子。
但有些事情还是很值得玩味的。其后,弘光帝命自己的亲信,有定策大功的都太监总管卢九德奉旨前去责问。谁知这个少年一见面就大声呵斥:“卢九德,汝来,焉敢不叩首?”
久经大风浪的卢九德嘴上拒不承认,但腿却软了下来,下意识地叩头行礼。太子说:“汝隔几时,肥胖至此,可见在应天府受用了。”
卢九德不敢分辩,叩头道:“小爷保重!”然后战战兢兢地退了出来。
朝野哗然,弘光帝也暴跳如雷,卢九德在金殿分辩道:“我未尝服侍东宫,看来有些象,却做不得数的。”
由此,满朝上下谣言四起,弘光帝无法,只得同意在午门外会审太子。史载:一时,这个少年被押到,他瞅见詹事府少詹事方拱乾,用手点指道:“这个大胡子可是方先生?方先生尚在?可记得东宫旧事呼?”
方拱乾慌得不敢答应,连忙退入人群后面,也不说真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