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纷争(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八章 纷争(上) (第2/3页)

踊跃思效。每遇南来旅客,辄讯都师阁部所至。使斯时乘其锐而用之,数十万义士自为战,大功可立也!

    rì复一rì,坐失时机,灰忠义之心,朝食之气,谋之不臧,终至土崩,伊谁之过?”

    史可法、马士英之流顿兵不前,做看国土沦丧的卑怯行为,实际上正是他们自以为得计的坐山观虎斗,避免引火烧身的退让政策必然导致的结果,实为人所不齿!

    而弘光朝北去的使团到达běi jīng后,多尔衮不客气地收了金银绸缎等的朝贡,却不收国书。正使左懋第见清方态度强硬,毫无和谈之意,仅要求赴昌平祭告崇祯帝陵寝,清内大学士刚林不由得冷笑出声来,“我朝已替你们哭过了,祭过了,葬过了。你们还知道廉耻吗?哭什么?祭什么?葬什么?

    先帝活时,贼来不发兵!先帝死后,拥兵不讨贼!先帝不受你们这些江南不忠之臣的祭!”

    左懋第面红耳赤,不由得双膝跪地,俯首痛哭,“实乃史可法、马士英不忠于先帝爷!臣有心杀敌,无力回天啊!”

    刚林冷冷地看着地上的左懋第,随即取出檄文一道,当场宣读,指责南京诸臣,“不救先帝为罪一;今太子生死不明,而擅立皇帝为罪二;各镇拥兵虐民为罪三。旦夕发兵讨罪!”

    说罢,刚林收起檄文,对早已等候多时的兵士努努嘴,如狼似虎的三百兵士将左懋第一干人等绳捆索绑,就要押出礼部的大院。左懋第被人架着,尤回首大叫:“我为大明使节,尔等如此做为,史有传、书有策,就不怕被后人耻笑呼?”

    刚林当即大声回喝道:“尔等为大明不忠之臣,伪朝安敢自立?对尔等要是行了国礼,那才会被后人耻笑呢!”

    弘光君臣派出的北使团由于没有相应的武力做后盾,实足自取其辱,真真映了“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老话!

    北使被拘的消息和清朝的檄文一并传回金陵,廷臣大哗,少数人已经看出清廷以代明“复仇”为名,推行灭明之策。他们要求当政诸公立即改弦更张,认真做好防止清兵南侵的准备。

    可是,被誉为朝中“李纲”的史可法却是另一个调子。他在上书中写到:“近见虏示,公然以逆之一字加南,辱我使臣,蹂我近境,是和议固断难成也。一旦寇为虏并,必以全力南侵;即使寇力尚张,足以相距,虏必转与寇合,先犯东南。今宜速发讨贼之诏,严责臣等与四镇,使悉简jīng锐,直指秦关。”

    明磊是在chūn节,从杭州辗转传来的邸报上看到这篇奏章的,当时就将一口的茶水喷了出来。明磊将邸报扔给阎尔梅,过了一会儿,实在气愤难平,又抢过来逐句指着给阎尔梅解说。“文节在史可法身边待过,你说他的这些言语怎么就透着他的想法如此混乱呢?

    他既然知道“和议固断难成”,清军“必以全力南侵”,又何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把他自己梦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