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军制 (下) (第2/3页)
什么机动,都必须全军一起动才行,而在行军中队列的任何地方出现混乱,都必然影响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可在野外机动的时候,混乱是不可避免的,这样一支部队中的步兵,几乎不可能向敌方展开进攻。除非敌方也在向自己进攻。”
“那军门为什么还要把这些洋人请来,我们学习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啊?”陈锦泽首先坐不住了。
“就是,如果这样,他们为什么还要做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呢?”陈上川也帮腔。
明磊笑了,“因为他们是一个师父交出来的,交战双方都严格按照这种方法去做,所以才会发生大会战的。”
一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等大家笑完,明磊严肃地说:“不开玩笑了。这样做能最大地发挥火器的效用,所以被他们普遍接受。可现在,我研究出来更好的方法了。大家主意听。
在这种战法的基础上,咱们需要变革,(参考拿破仑法军的序列)。将部队以营为单位,大约五六百人一个纵队,实际上是一个方阵;纵队可以不必顾及全军而迅速行动(当时的法军第一次出现了近代军队编制),而纵队的方阵在战斗时,也可以迅速地展开成适合shè击的线形队形。于是,步兵再次具备了良好的机动xìng和出sè的进攻能力,他们展开成线形队形的时候也不必担心各部队之间的空隙会为敌所乘,因为这些空隙全都被燧发枪的火力完全覆盖,根本不可通过。”
明磊停下来看着大家,“现在明白为什么必须军制改革了吗?结合燧发枪的特点,我军的作战单位只有以五百人左右的营为基本单位,才能保证一个正面的火力密度,才能在有战斗力的同时,保证有速度。我们只要同时具备了力量和速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另外,火炮也很关键。它是军队的灵魂,清军不学我朝用火枪,而学走制炮技术。可见,敌人也知道大炮的作用。不过,他们只是在攻城时才大量使用,比之我们又差了一大块。”
最后,明磊站起来大声说:“我一直认为,古代冷兵器军队交锋,真正在交战的只有前面几列的士兵,而火枪使所有的士兵都同时参与了战斗。因此直到现在这个时代,会战中对兵力调配的艺术才达到了顶峰。
今后,在我军的词典里,没有步兵和炮兵火力支援的孤立的胸甲骑兵冲锋,会被我军方阵有效地防守住了。”
明磊的大话实在有震慑力,弄得在场的所有人全部仰慕地瞅着明磊,由衷地躬身施礼:“谨尊您的吩咐,大人!”
第二天,众人各自忙活去了,明磊和陈慎也要回惠州了。临走前,明磊叫过陈敬廷和陈于阶特别交待,《火炮保养手册》和《炮兵cāo典》制订的不错,回去立刻开印!现在,他俩一定要尽快制订出《步兵cāo典》,包含新式武器的使用、队列、和包括战斗方阵、行进方阵和阻击阵型布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