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香港 (下) (第2/3页)
万青壮年男子赤着背,露出满身的彩绘文身,有推着独轮车飞奔的,有几个人一齐唱着小调砸夯的。海边生着篝火,地上摆着烧酒,明磊瞅向水里,有几百人泡在海水中做着护坡。一个大港已然有了雏形,明磊很是感叹,比之汕头港,这些延户可强得太多太多了。
于是,叮问陈上川:“他们的工钱可有拖欠?”
“属下不敢。全部按时足额发放。而且,只要有酒有肉调剂,他们对土豆没有咱们汉人那么抵触。这是一群吃苦耐劳的良民!”
“这里原有的那些渔民和延户相处的如何?”
“能搬走的全搬走了。整个自治县,留下来的不过五百户。他们变成少数,哪敢招惹延户们呢?”
“现在你这里到底迁来多少户延户了?”
“已经有两万户,近十万人了。大长老说,这才是一少半。只要这里能过活,那些观望的陆续还要迁来,要是广东全境的都过来,估计要超过五万户,近三十万人口了。”
“你叔叔陈履安他们搬过来了吗?”
“已经来了,按照您的意思,把家安在了香港岛太平山脚下。不过在屯门和大埔都有商铺和宅子。”
明磊一听,乐了,“别的商家不愿来,履安他们独占这里的商业,这买卖不错啊!不过,给你叔叔提个醒,钱不能都让一家赚干净了,会招嫉恨的。最好和那几位长老家一起做生意,这样,目前是吃了点亏,但是必能长久。”
陈上川在马上连忙插手行礼,“多谢军门指点。属下一定转告叔叔。”
明磊摆摆手,又问:“农业进展如何?”
“九龙半岛上的已经陆续有人开荒种稻米、土豆,栽茶树和其它的果树,将来亦能出产莞香及凤梨。散住在各个小岛上的主要以打鱼为生,还有不少延户cāo起旧业,在海里采收珍珠。”
“能过下去吗?”
“大人免了他们的税赋和徭役,他们的rì子就算开始有些艰苦,今后也一定能过好的。不过将来,县里的运转费用从何而出啊?长老们心存疑虑,怕政策不能长久。”
明磊点点头,没有回答他,一带丝缰,向屯门的方向跑去了。
虽然县衙就设在这里,但屯门顶多算个大一点的市镇,连最基本的钟鼓楼都还没有建造。明磊进了县衙的花厅,溜溜跑了一整天,总算是坐下来吃上一口热茶了。这茶还没有喝完,四位长老就进来了。
明磊没有起身,直等他们磕过头才示意让坐。为首的长老绣着面,看不出年纪,但须发皆白,推算也年过六旬了。只见他再次躬身施礼,然后说道:“大人是我们延户的大恩人,我们的子孙世世代代也要记住您的恩情。我们原来没有姓,早先商量了一下,想斗胆请您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