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产业 (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章 产业 (下) (第3/3页)

等,都是水泥混合物制成。巨型机械搅拌机被固定在现场,用十头公牛作为动力,一条传送带将水泥送上屋顶的储泥池,三个时辰便可将模具灌满。6天以后,夹板去除,剩下的工作只是安装门窗。

    在初步工作完成之后,明磊又作出了一份更为细致的计划——建造“一种欧式风格”的建筑,这种建筑雕花绮丽豪华,若用石制,其造价将高得无法偿付。如果用水泥建造,内部的装饰可以用彩绘解决……屋顶制成瓦状,也易于油成主人喜欢的颜sè。

    但是后来,明磊发现有钱的人嫌式样大同小异,千篇一律,而他们要住的房子,各有各的习惯和爱好。而没有钱的人,只是需要解决住所问题,不愿意把钱浪费在不必要的花哨上,所以,明磊的欧式水泥住宅就此无疾而终了。最后,明磊的这项建造小型住宅的发明除了为贫民、劳工和军营提供住宅外,没有被大范围推广。

    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心栽花花不活。出乎明磊意料的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明磊式建筑法”却造成一次建筑界的革命,此后各处的大楼、工厂等大型建筑,纷纷采用这种方法。

    后来,明磊的注意力又转移到了铺路上。一开始,修建的官道铺上水泥以后,一过八骑以上的大车,就会翻浆。后来,明磊发现问题出在路基的粘土硬度上。于是,重新做了底层,加入了含有生石灰和石子的无机料,再铺设的水泥路一直使用了五十年。

    水泥路的缺点就是每过一段就会有一条横断缝隙,走到这里就会咯噔一下,不过瑕不掩玉,道路的平整度大大的提高了,马车的行驶速度一下提高了一倍。

    再后来,水泥厂的窑匠姜大顺和木匠叶添寿共同设计了一个大型长窑。起初,所有人都认为这种长窑一定会发生弯曲,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明磊却告诉他们,先做个木制的模型,再进行反复的试验,最后会得到满意的结果的。

    半年以后,长窑真的建成了。以前的转窖长60尺,直径6尺;这一次的长150尺,直径9尺。

    长窖完工后,试验结果产量较普通的窖多了一倍;然而明磊还嫌不足,他在给水泥厂大掌柜马占坡的信中写道:“不行,再想办法。”

    后来水泥的产置逐渐增至550桶,后来又至650桶。然而这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他对马占坡说道:“现在的困难并不在长窑本身,而是在于你管理的方法。我相信那长窖在十二个时辰内一定能制造出1000桶的水泥来。”

    于是,马占坡在厂子里招标,得到了几种改良的建议,水泥产量的数字当然也就继续增加了,从750桶增加到850桶,而且,烧制水泥所需的煤也减少了一半。

    历史记载了岭东工业的奇迹,说“这一切得益于周明磊之伟大人格,坚强毅力和创造jīng神。”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