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潮州 (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章 潮州 (上) (第3/3页)

座,雉煤二千九百三十二个,十分雄伟壮观。

    赵推官见明磊听得津津有味,忙指着广济门城楼接着说:“此楼为宫殿式三层歇山顶设计,石木结构。,首层地面标高为六丈,二楼为石柱,三、四楼用木柱,进深三间,四面环窗为格扇门。”

    明磊一提丝缰,带头下了城墙,来到城里。

    谚云:“京都帝王府,cháo州百姓家”。构成cháo州古城框架的是“猷、灶、义、兴、甲、家、石、辜、郑、庵”几条街巷。而在这十巷之中,府第较集中的,当属甲第巷了。

    赵推官跟在明磊后头,择机开始介绍, “望族营屋庐,必建立家庙,尤加壮丽。其村坊市集,虽多茅舍竹篱;而城郭中,强半皆高閈閎閈、厚墙垣者。三阳及澄饶普惠七邑,闾阎饶裕、虽市镆也多鸟飞。家有千金,必构书斋,雕梁画栋,缀以池台竹树。民居辄用石灰沙土筑墙,地亦如之。监如金石,即遏飓风摧扑,烈火焚余,而墙垣卓立无崩塌者。届过惠州、嘉应虽间有之,然不及cháo州甚远。”

    明磊听他诟病惠州,不经意地瞟了这个四旬开外的老官吏一眼,赵推官立马知趣地闭上了嘴。谁叫知府是自己的大舅子,明磊也不好住进知府衙门,只好将就住进了甲弟巷的东察院。明朝的惯例,兵营设在城外,只有游击以上的军官可以在城里有官署。明磊和刘六商量,“反正你一个人,干脆搬到城外住军营去吧!你的指挥使衙门改成咱们的指挥部,对外就叫都指挥使司!”

    刘六嘟囔着官报私仇,还是乖乖地挪到城外去了。明磊安排好一切,好好泡了个热水澡,终于躺到了床上。“怎么就没发现过这木床原来如此舒适!”明磊还没来得及感叹完,就香甜地睡了过去。

    接近中午,明磊才醒了过来,走出东察院的大门,竟发现昌黎治坊就在附近。明磊知道这个建筑,还是从《cháo州府志》上看到的,记得上面说:“昌黎旧治坊在府巷,为府治建”(韩愈,字退之,号昌黎。)。所谓“昌黎旧治”指的是韩昌黎曾“守此土,治此民”。“昌黎旧治坊”正是为缅怀先哲,褒扬名邦而建。现在亲眼看到,原来只是门洞式的一个牌坊,额面刻“昌黎旧治”,背镌“岭海名邦”,始建年代为明嘉靖十七年(153年)。

    历史就是这样有趣,同处一个城市,就在明磊有闲情逸致在cháo州城的这些街巷转悠的时候,付培信却正忙活得头上见了汗呢!

    付培信是揣着欣儿给的五千两银子来cháo州的,到今天已经快一个月了。cháo州给培信的感觉就是小地方,再怎么也还是比不上江南,凭着自己在杭州打行混出来的名望和手段,几天的功夫,就收拢了五十来个当地的小混混儿做手下。其实就算培信嘴硬,心里也跟明镜似的,没有周大人的虎威和白花花的银子,这年头,当老大也不会这么容易。天地会在cháo州很快就有了一号,培信却越发惊叹欣儿的厉害,看来自己要老老实实地在一个女子手下做事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