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黑帮 (上) (第2/3页)
有了保障。多好啊!”
回到家,明磊向嗣音、欣儿说出了自己的打算。简单一句话,明磊要建立全广东统一的带有黑恶xìng质的暴力组织。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天地会呗。关键明磊是金庸迷,天地会组织结构和江湖切口的词儿熟。嗣音哪知道这些弯弯绕,“不错,天地之名,透着大气。夫君这是有胸怀百万雄兵的气魄!”
当明磊讲了天地会的组织结构,竟连“地振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对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都讲了,着实唬住了二女,半天欣儿才胡噜着胸口说:“夫君真是越来越利害了!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啊?万一我们藏点儿私房钱,你不会也知道吧?”
欣儿的一句玩笑逗得三人笑做了一团。明磊告诉她们,自己今后的行动纲领就是:重工商,打击豪强,拉拢士林,圈地图强、整备军队。
嗣音和欣儿听了明磊的话,全都不笑了,其它都好理解,就是这个圈地图强,实在不明所以。于是,明磊又开始从头讲起。
关于农村、农民、农业,明太祖也曾经定出三农的概念:占田10亩者为下农;占田10亩到800亩的为中农;800以上的为上农,也就是富户。
按照明朝zhèng fǔ的说法,十税一是当时普遍的税赋征收比例,但实际上,税赋的征收带有很大的不公平xìng。明朝有重租官田,轻民田之说。仅以民田为例,各地只要家里出了举人,便可以不再纳税,即使举人老爷死了,大多也拒绝纳税。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明末,举人之家越来越多,而当地的总税额不变,便全部由小民承担。所以,说是十税一,最后,竟出现每亩征七石的特殊案例。任谁都知道,什么田的亩产也到不了七石,这简直断了农民的活路,于是,投充之风盛行。小民带着自己的土地投到大户门下,变成雇农,要交地租,但以此可以避税,而白白便宜了那些豪强地主,简直一夜暴富。
民田尚且如此,官田就更不必说了。所以,明朝的版图内没有不拖欠税款的地域了。当时民谣曰:朝廷贪多,百姓贪拖。甚至明末兴起了一个新行业,替拖欠税款的人挨板子,据说,挨二十大板的时价是一次二钱银子。
而徭役之重也在于不均,开国定例,士绅不服徭役。到了明末,士绅数量是定国时的几十倍,徭役全部押在小民身上了。惠州的民谣曰:
广买田产真可爱,粮长解头专等待。
转眼过来三四年,挑在檐头无人买。
在惠州,有百亩良田的农户,一年的收入,租锄、牛种之费就占去一半,再扣去税赋,余额尚不够缴纳里甲的徭役之费。所以,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