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用计 (第2/3页)
远离应天府,消息闭塞,璞麟怕军门辜负了南安伯(郑芝龙的封爵)!”
听了明磊最后一句话,郑鸿逵惊异地瞅了一眼明磊,更加证实了明磊的猜测,郑鸿逵果然是身负使命而来。
郑鸿逵很快平静下来,知道和明磊这样的聪明人打交道,是不用废话的,便直接问:“计之安出?”
马直一直规规矩矩地坐在旁边竖着耳朵听,没敢插一句嘴。见明磊突然微笑不语,连忙知趣地躬身告退,下人们也都出去了,随手还关了门。见只剩下自己和郑鸿逵,明磊才开口道:“不知军门和高杰手下哪位总兵过从甚密啊?”
郑鸿逵jǐng惕地瞅着明磊,一言不发。
明磊只好解嘲地笑笑:“别无他意。据外人传言,军门和扬州中贯营的刘肇基有些交情。何不行借吴吞蜀之计?”
“还请璞麟明讲。”
“高鹞子久窥江南,总也找不到借口。只要军门修书一封,邀刘总兵到杭州为高鹞子筹饷,你说他能不来吗?”
“有何好处?”
明磊不禁暗叹,果然商人作风,怎么就不问可合乎法度,可有碍民生?但还是接着说:“此一石三鸟之计。
同时给高鹞子带个口信,讨些封赏,必成。此一也!
刘肇基的大军南下,必给浙江的武官们好看,可替军门出气。此二也,
高杰的保举折子和浙江巡抚上奏朝廷要求处分军门的折子,前后上达天庭,必然会为难住朝廷。兴平伯(高杰的爵位)的面子要给,军门又确实有错,中庸之道,只有将军门平调回应天府,以合军门心意,此三也。
有此三条,军门以为如何?”
郑鸿逵定定地看着明磊,“我与璞麟素昧平生,为何帮我?“
明磊很坦然的一笑,“璞麟就职岭东道,正是闽海王的一亩三分地。边疆烦苦,璞麟还想出海捞些外块,岂能不用心事君?”
两个人相视大笑,目的达到,明磊的心终于放回肚子里了。“璞麟,何人可以下书?”
“马直!”
“马直?”
“用马相的门下,高鹞子必会有歧异。水搅浑了,不更好吗?”
“不怕他泄漏?”
“军门多虑了。修书两封,等马直到了扬州,再知道事情,为时已晚矣。马相能信他会不知情吗?
您回头再多赏些银子,他更是有口难辩了。马直是聪明人,既然说了对自己不利,打死也不会说出去了。”
郑鸿逵办事雷厉风行,当着明磊的面写好两封书信,叫进马直,道:“璞麟在我面前一个劲儿保举你,我是将信将疑啊!”
马直连忙跪下,大表忠心,郑鸿逵嘴角上撇,接着说:“也罢!我就试上一回。这里有两封信,一封是给扬州的刘肇基总兵的,一封是托他转给兴平伯的,找我的中军,用了印信,带上几个人,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