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秦淮烟火间____读书笔记 (第3/3页)
,一些‘必要’的事情,就由花魁的女仆来充当。寇白门的丫鬟斗儿,卞玉京的丫鬟柔柔,都是这样的角色。
几位人物的简介:
陈贞慧,字定生,1604年出生,倾家财以交天下士。
冒襄,字辟疆,1611年出生,崇祯15年(1642)副贡,
董小宛(1623——1650年),名白,一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她的名与字皆因仰慕唐代诗人李白而取,被誉为秦淮旧院女子第一流人物。
侯方域,字朝宗,1618年出生,与史可法交厚,曾为史可法幕僚。祖父、父亲东林党人。
李香君,1624年生,崇祯12年秋,侯方域为与香君亲昵,竟然不考乡试,经年居于李香君的媚香楼。后来侯方域气节有亏,而李香君却操守甚严,满清定鼎之后,香君不知所终。
卞赛赛,1626年出生。不善酬对,若遇佳人知音,则谈吐如云。
寇白门,1625年出生。善画兰。
顾横波,生于1619年,本名顾媚,字眉生,又名顾眉,号横波,又号智珠、善才君,亦号梅生,人称“横波夫人”,婚后改名徐善持,上元(今南京)人。
柳如是,嘉兴人,生于1622年,才情为秦淮之冠。气节之高,直教男儿也汗颜。
重点介绍:
方以智,1611年出生,字密生,进士。强调质测,即实验科学。
此时,现代科学的启蒙者,徐光启先生虽然已经逝世了,但徐光启的思想仍然还在。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在徐光启思想中,有一个最最重要的一环,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了,那就是实验科学。
现代科学与传统科学的重要区别,就在于是否在实验基础上进行科学论证。
徐光启的学生,孙儿,都偏重于理论研究,因此,徐光启的实验思想被大家忽略,我们只好遗憾的说一声,可惜!
然而,一位著名的士子,位列明季四公子的方以智。尽管他不是徐光启的学生,却划时代地,继承了徐光启的科学思想——实验科学。方以智的话是这么说的:
“西学详于质测,而拙于主通畿,以国学为纲,西学应以目要,二学并举,成乃经纬之论,失亦为后进避歧途也。”
白话来说,就是西方科学关注实验,而疏于完善理论。将国学与西学的优点结合,理论联系实践,成功则铸就辉煌,不成功,也可以提供经验教训,使后来者不再走弯路。
很难讲方以智是从何得来的这样论点,但这样的科学发展观,却实实在在的正确。直到数百年后的张之洞时代,才扭扭捏捏地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还执行的非常不彻底。
方以智的名气很大,江左四公子嘛!又具有东林复社的背景,还是进士榜成员,其理论又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所以,如果大明不灭,我们完全可以做这个假设:
假如中华民族,承认并发扬徐光启与方以智的观点,中国的科学发展,将提前400年,进入科技大爆炸时代。
但可惜的是,方以智的骨头,很硬很硬。他的后半生,为了不替清廷服务,而被躲避追杀所占据,再没有精力搞物理学研究了。
《物理小识》这本书,仅仅是方以智把年轻时写的笔记,进行一次整理而定稿的。如果方以智的生命轨迹,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