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二章:群魔乱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二章:群魔乱舞 (第3/3页)

  因此阮大铖最高兴的就是他理解了洪、熊两位大佬的布局,杨嗣昌家世清白,为人锋芒毕露,是他这类人的当然天敌。能够抱紧洪承畴或者是熊文灿的大粗腿,老阮不高兴就没天理了。

    就在这些政客们互相心照不宣之时,刘惟敬姗姗来迟。密会内容他之前清楚,虽说不在场有点儿不好,但洪承畴、熊文灿都不是在这种小事儿上计较的人,大家打个招呼,也就各自散了。

    可才一出门,刘惟敬就拉着玄青子走到一旁,低低的声音略有些严厉:

    “玄青子,北院小姜,乃是巡捕营守门小将,你何苦非要拉他下水?”

    “呵呵,”玄青子微微一笑,“法不传六耳、事不闻六知。况且刘大人即将启程赴北海与俄罗斯人谈判,身边总要有个武人帮衬!否则,如何对付那个托尔斯泰,还有那两个家伙。”

    说完玄青子冲阮大铖、董祖常那边一努嘴,不再多言,走了。他现在是中国间谍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个经典,原本是为了自己保命,而诓骗世人相信他有分身法术。像孙悟空一般,拔根儿毫毛,猴子猴孙无穷尽矣。然而世界的奇妙就在于此,这个畏死推诿之丑行,竟然演变成一段传奇,以代号“玄青子”为表征,天下谍报组织蓬勃兴起,暗号、信物、密语、接头、伪装,这一系列的谍报元素,都通过这次平叛的另类实践,变得异常成熟。

    就好比中国的谍报事业,经过漫长的“黑冰武士”这个幼年阶段后,正式步入“玄青子”这个青年阶段,为即将展开的对俄暗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事关中国未来数百年安、危、责、权、利的北海谈判即将举办,已经出徒的玄青子们,因为“惊天骗局”的敏感性,而被国家抽离出来,他们今后的工作重点就要放在北海方向了。因为按照托尔斯泰的消息来看,俄罗斯已经以沙皇名义,允许中国人去俄罗斯传教布道了。

    传教当然是好事儿,儒家、道家都是中国元素,传播过去既有利于两个民族之间的理解和交流,也有利于民间互相产生熟悉和亲热感,对两国普通劳众来说,这当然是好事儿。

    可如果再考虑到国家间政治,传教又为隐秘战线提供了保护色,从当年清廷吃善友教的大亏,到前期旧党被无数个“玄青子”搞得焦头烂额,这一切都证明了,在现如今这个时代里,借着宗教为幌子,构建谍报网络,事半功倍。

    因此玄青子现在要打起精神,谋划未来去俄罗斯“传教”的事情了。参谋总部情报局,作为军队机构,其主官是三个人,薄珏先生负责科技研发,他既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也算不上一名职业将领,但他对科技的天赋和痴迷,使得未来中国的谍报事业,将成为高科技单位。

    另外一个马宝,绰号两张皮,为人狡猾狠辣,武功高强,并且出身吴三桂的亲随近卫,那么国家是不太愿意让这小子走上一线了,干脆,负责培训吧。反正谍报人员的职能,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定制:蛊惑、刺探、解救、暗杀。没有点儿专业素养,是成为不了优秀间谍的。以马宝来培训特务,还真叫不错。

    最后就是这个玄青子,他以及他的“分身们”负责一切具体事务。

    当然,抛头颅、洒热血的“玄青子”们,将来在俄罗斯境内,急需一名公开的、法理上获得特赦权限的官员来维护,正是这个原因,刘惟敬今天才被强令来参加这次密会。目的很简单,玄青子的工作要提前展开,刘惟敬最近也是忙得脚朝天,这是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恐怕也是此生最后一次见面了。

    会见之后,二人就将在各自的道路上,为国家、为民族去战斗牺牲,如果某一天,传来另外一个人的死讯,无论是刘惟敬还是玄青子,如果连对方长得什么样都不知道,岂不是一种遗憾?当然,交换一个信物也是必要滴,这个信物等级将是绝密级,非到万不得已,绝不可使用。也许这种“大使”与“情报人员领袖之间”的配合行动,数百年都不会使用,不过一旦使用,必将是经典级战例。也许其间的科技含量会不断加入,但最基础的永远不会变化,那就是“绝密天字第一号:湖畔计划”。

    正因为这种种事情都纠葛在一起,所以倒霉的小姜,稀里糊涂的被刘惟敬拉下水。一切都非常巧合,刘惟敬为了等待阮大铖,在宣武门瓮城上枯坐一天一夜,腿脚麻木、行动迟缓,玄青子随机应变,提前让小姜他们进来。但立刻为了保密,而强留下小姜。

    这样一来,小姜的京师巡捕营守门官的职业生涯,彻底结束。他新的使命,将成为刘惟敬的随行武官,永久的走上中国与俄罗斯交往的道路。

    刘惟敬本来不想这样,因为刘太医不是一个“施恩图报”的人,他是刘家的恩人,这没错。中国人嘛,儿子永远是自己的好,女儿却总是别人家的媳妇。可治病救人乃是医者天职,救下小儿性命,已经收取了诊疗费用,两不相欠了嘛。可小姜全家三代人,都把刘太医当成了救世主,这辈子算跟定他了。这样一来,小姜被玄青子强行留下转职,他非但没觉得痛苦,反而觉得这是一件永远报答恩人的幸事。

    但刘惟敬就觉得这太不人道,可没得法子,如果今天负责安排的是高起潜,搞不好小姜要么被赐死,要么被净身,两相比较之下,去北海谈判,也算事业第二春了。

    刘太医最近实在太忙了,皇太嫂的身体最近很差,也许女人是需要男人抚慰的,可先帝天启活着的时候,就没怎么跟她温存,崩了之后,孤灯冷榻,对于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女人来说,确实太过残忍。尽管她收了很多的干女儿(没有干儿子),但仍不能排解寂寞。阿萝在的时候,因为宫里老吵架,她身为长辈出面协调时,还能转移转移注意力,可现在阿萝被放在了香山鬼见愁,宫里消停了,反而更寂寞了。两个干女儿徐银芳、孙?都各有一摊事儿,与干娘之间的联系少了很多。这样一来,皇太嫂病体逐渐沉重起来。

    这种病属于心病,刘惟敬虽说了解根由,又怎么好说得出口?只能用一些小物件来勾起皇太嫂对生活的乐趣。但又必须保持一个限度,还要定期开一些宁神养气的方子,您说说,他得有多累!

    紧接着就是忙活儿托尔斯泰与约翰船长之间的决斗,国内绝对不允许决斗,这可是皇帝小朱亲自下的死命令。欧洲贵族又绝对不能逃避决斗,这可是维系欧洲骑士精神的重要支柱,为此约翰船长甚至把船队和海盗共和国议会事务,都委托给自己的儿子小约翰了。他本人就留在北京,天天往东直门跑,目的就是希望某一天,能与托尔斯泰偶遇在街头,然后将子弹,射入对方的胸膛。刘太医忙活完了皇太嫂的病情,还要时不常的监测这俩大宝、二宝的安危,您说说,他得有多累?

    副业忙活完了,就是专业了,惊天骗局的制定者是刘梦云,是他一奶同胞的亲弟弟,因此惊天骗局的操作,他多少都要参与参与。这也是洪承畴的意见,将来这兄弟俩,没准儿也能成为垫背者!

    最繁忙的,就属北海谈判了。刘惟敬和托尔斯泰(以及约翰船长),三天后就要离京了,官道修好之后,从北京奔驰到北海,仅仅需要25天的时间,届时,中国与俄罗斯,将在世界最大的内陆湖畔,商定一份迁延数百年的协约。

    这份协约将明确两国对贝加尔湖北、东两个方向的主权,那片广阔无垠的土地,即便现在见不到任何利益,但仅仅从国家面子上考虑,也将发生一段载入史册、诗歌、传记、传奇中的动人篇章。

    刘惟敬确实太累了。!~!【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