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两场酒会(下) (第3/3页)
朔正统、又是悲天悯人、皇上虽说老出错,可在民间口碑一直不错。好家伙,反叛这样地政权,试问谁愿意?
因此,他们目前急需一个另外地政治理由:
“北地没钱了。”
刘梦云“强行兑换理论”的出现,恰好就成为旧党人地救命稻草。人嘛,绝望时,通常愿意听他想听的东西。更何况刘梦云这个理论,都是基于事实推演出来的。
4.所有人都不知道,北地财政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破产的真实原因,一共两个:
因为有梅家皇商的存在。俄罗斯人在北海等地发现地金、银、铜等多处矿脉,目前已经批量开采了;
还有就是,辽东平定后,在陆继盛的保举下,库页岛东海女真的头人哈果木,率领族人举家入籍,光荣成为大明子民。并且通过官方作弊,顺利考中举人,哈果木如今已是库页岛县令了。为了报答国家的再造之恩,他们将辽东的金脉,打理的很是不错。
有了梅家皇商、哈果木这两大金矿开采,北地财政虽说确实很吃紧,但真的没到破产境地。
但这个情况。属于绝密中地绝密。至今旧党人没有察觉。他们还以为北地到现在还没有破产,完全是“强行兑换”工作没有全面展开的原因呢。5.资本特性:
当大量的金银双铤都被兑换到南方之后,资金流的畅通和充裕,必然会引发投资热情。向哪里投资?答案只有一个,回流北方。
以上,就是整个“惊天骗局”的来龙去脉,这个计划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旧党这边,完全认为这个计划是他们自己通过四步推演得出的:
通过“王师停兵”推导出“北地财政吃紧”;
通过“高利贷骗局”推导出“俄罗斯贸易将导致北地财政回暖”;
通过“全面兑换”将导致“北地财政濒临绝境”;
通过“回流收购”将导致“北地可以通过金融战而全面占领”。
而恰恰这四步推导,也正是刘梦云看穿他们所在。从制定这个计划之初。他与孙耀芳、张应京三人之间。就一直在争论与修订,可以说,旧党人地每一步,都落在了他们地算计之中。
正所谓钱财动人眼,面对巨大的诱惑,没有多少人会变得理智,当旧党人一步一步走入瓮中的时候。刘梦云也就成为南京政界的座上宾。吴梅村、侯方域、冒辟疆这样的政坛中坚,甚至把他视为拯救旧党的神人。
不过说起来他现在确实是半仙之体。死后庐陵的土地公公,当然是神了。
眼下,这位神人,还在“尽最大努力”替旧党完善着一切细节:
“那个田怀鄞一直是国家通缉的罪人,以他的身份,自然不愿意天下太平。当然,田怀鄞毕竟是田家的人,不好太过相信。不过嘛,听说他地如夫人郑妥娘有个干女儿,名叫郑蒙儿。一直在山陕开矿,想来,这位蒙儿姑娘,理应是吾等地助力!”
“嗬嗬,”侯方域很俏皮的一击掌,“梦云兄还有所不知吧,那个郑蒙儿已经同黄宗羲成亲了。”
“哦?”刘梦云很苦恼,黄宗羲是著名的新党后进,难道郑蒙儿这个“大掌柜”当不成了吗?
仿佛看透了他的想法,侯方域又是轻轻一笑:
“那个郑蒙儿,同横波夫人情同手足,收购初期,可以姐妹集资名义,托她来做。待到中盘,便跟她讲清楚,无论知与不知,国家都不会相信她了,既然前后都是死罪,想来,她不会不从吾等喽!哈哈!”
说完,侯方域还得意的仰天一笑,看得刘梦云心中摇头不已,此人乃是江南名士,位列四大公子,想不到心境如此卑劣。同玉京子、清蓬子这样的巾帼相比,简直差太远了。就是同横波夫人相比,也远远不如。
顾横波其实也是冰雪聪明,但她却态度超然,还想方设法给柔儿与孙耀芳创造单独相处的机会,使得他们与卞玉京之间地联系,一直很顺畅。迎来送往,反倒更显洒脱。
尽管心中品评不断,表面上,刘梦云还是装作很高兴地附和几句。不过侯方域的卑劣表演,还没有结束:
“如此甚好,莫说送张彝宪两分利,便是三分、四分,也无大碍!那郑蒙儿不仅善于理财,还对义母情深义重,只要吾等寻个借口,将田怀鄞诓骗过来,再将郑妥娘扣留,则万事大吉喽!”
“如此,甚好!”刘梦云连忙表态,他们三人小组各有分工,孙耀芳主要负责信息传递、张应京主要蛊惑商家和藩王、他则要对付政治系统。所以他必须做到有问必答,有话便说。
“对了,侯兄。小弟一直专研兑换,却并没有想到收购,如若国家察觉,可该如何是好?”
“哎,这也无妨!”侯方域一指旁边地吴梅村,“吴兄早就想好万全妙计,请他说与你听吧。”
“梦云兄请了,”吴梅村,暗恋卞玉京多年,换句话说,这个家伙就是马郎马世奇的情敌!他的主意倒也简单:
“取得户部本票之后,这钱并不是国家的,而是商家的。吾等可利用国家急于筹款的心情,通过张彝宪向国家申领国债。反正国家前些年也曾以税入担保,向世人举债。这次同样,希望国家暂时以各地矿脉、农庄、作坊做为抵押,限期三年。契约订立后,虽说暂时还不归吾等名下,可三年之内,咱们早定鼎中原,届时只要将三年变成百年、千年、万年,岂非大善!”
刘梦云一边附和,一边心中叹息,怪不得卞玉京苦守绣楼,始终对马郎念念不忘。看来,原因就在于此了。
“对了梦云兄,”正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侯方域忽然很亲热的拍了拍他的座椅扶手,
“年关酒会,已近尾声,但小弟对兄台学识,颇为仰慕,我与吴(梅村)兄、冒(辟疆)兄,想仿当年李义山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如何?”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旧党这些人根本不放心他们三人小组,既然定策已成,便该想办法保密了。从现在开始,刘梦云、张应京、孙耀芳,都将被严密监视,软禁在各自的住所了。
孙耀芳一定再走不出眉楼、张应京一定离不开莫愁湖、他刘梦云,则在吴家的竹园,长住一段时间了。
但刘梦云假作迟钝,拱手哈哈一笑:
“联诗并席,堪为千古佳话!这自当是梦云荣幸,真是岂敢,岂敢…”
至此,南京酒会,正式闭幕。!~!【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