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咏归试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四十一章:咏归试金 (第1/3页)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

    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强盛之时都会非常自负。中国人的自负就体现在,只有大明的国土,才是天下,国土之外,都是化外不毛。而国家的边境线,就叫做天涯海角。

    在现今中国的北部边疆,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蒙古大漠,和飞沙走石的千里戈壁,如果有人跟钱谦益、贺逢圣这样的偏保守文臣述说宰桑泊的如画风景,他们一定会感觉到奇怪。因为在他们看来,建立在狂风与暴雪肆虐、沙石与蒿草之间的那座咏归城,再是雄关巍峨,也不过是地狱的入口。

    如今,看守这座地狱之门的一号首长,永胜伯黄得功,正坐在城门楼上,望着远方天地交结的大漠尽头,虎山大帅正在想着心事。

    建设咏归城的最初目标,就是修一座边防藏兵堡,正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只要咏归城的歌谣不断,汉家的军威,就永不落名头。但因为咏归城距离内地实在太远,以至于从建成哪天开始,这里的驻军就没变过,黄得功,和他的兄弟们。

    黄得功、高恒波、马得功、田雄……当年一营四千人,肩并肩的从家乡出来,历经十多年的四方征战,剩下来的,就这么几个人了。这些饱经战争洗礼的汉家英豪,用他们那廉价的生命和奋斗,替国家打来了万里疆土,这份功绩,除了黄得功他们几个之外,没有谁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艰辛与苦难?

    有情有义的人,通常都是忧郁症的潜在人群。再加上常年被胃病折磨,与老母妻儿天各一方,眼前这位威名赫赫的虎山大帅,心理已经出现了隐患,现在他坐在城楼上的帅案后,望着城下进出的商队、马帮,老黄再次想到了自己的兄弟们。

    所有信息都是负面的心理暗示:

    高恒波,前些年剿匪时,不慎左目失明,如今剩下来的那只右眼越来越不力了,但却不敢提退休,因为他娶了一个蒙古美女,所生的三个儿子,都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混血相貌,这些俊俏的小后生们,将来长大了会不会受到歧视,就取决于高恒波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马得功,嗜赌如命,欠下的赌债,甚至可以买下一整支马帮护卫的商队,这个价值多少金银,是很难考量的。小马哥的赌债从哪里来归还?这个问题其实不算什么,黄虎山又不是傻子,他所烦恼的是这个案子究竟应该如何处理?

    田雄,为将还算谨慎,人也很能干,在高恒波身体不济,马得功不敢重用的前提下,田雄已经成为咏归城的大管家,大大小小、军政财商,都被打理得井井有条。但黄得功知道,阿雄野心极大,咏归城现在的情况,绝对不能用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来守卫,否则很难保证会不会出现唐代张议潮现象。

    冀乐华,这个自己最器重的兄弟,如今正在河南那边平叛,以小冀的能力,本可以借此机会再立新功,但遗憾的是,平叛主力,大通子营,却是母妃被废,自己也被追夺定王号、贬为庶民的朱慈炯名下部曲。这样的军功,积累越高,越容易遭到猜忌。

    唉,想到此,黄得功长叹一声,站起身,一手盾牌,一手穆刀,准备开始巡城。这是他保持十多年的老习惯了。尽管现在咏归城的兵威极盛,进入辖区三十里,商队就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但黄虎山依旧坚持每天都认认真真的沿着城墙马道行走,早晚各一次。

    主帅巡营,司哨军卒可以不用理会。这是黄得功的规矩。所以城墙上的士卒,都笔直站立。即便他们知道大帅正在身边经过,也一动不动,目视城外。

    望着这些手足弟兄,黄得功自豪之余,又不得不愁容浮现。中国人不讲究保守秘密,他很可能被调回京师的动议,大家早就知道了。但调令所涉及的人员,只有黄得功一个人,这些兄弟们还要在这里替国家看守西北门户。高恒波他们又都有各自的问题,这些负担,让他怎么舍得离开?

    走过一个骑墙箭楼时,黄得功看到了城下有一个人,正在急急跑来,高恒波眼睛不好,已经很久没跟自己巡城了。田雄太忙,城里城外那么多事儿牵绊,也很久没巡城了。只有马得功,每天都过来,但每天都要迟到。这样的总兵,究竟应不应该留下?

    看着马得功轻松的跃上台阶,手脚并用,灵活而又快捷的向上飞奔,虎山大帅的脑海中,立刻闪现出很久以前的沙场时光,就是凭借小马如此俊的身手,让自己躲过了无数次的生死劫难。贴身近卫,比亲兄弟都要亲,因为大家要有默契,要互相信任。

    然而越想起这些,黄得功的目光中,阴郁的神色就加重几分。

    三更赤子咏归去,四面黄风吹漠沙。

    正是这句诗,成就了咏归城。也正是这句诗,道出了边塞军士的苦寒与悲凉。谁没有妻儿父母,谁又能不想念她们。然而面对着肆虐的狂风,一待,就是五、六年。而且是在已经征战多年的情况下,本打算和平之后归乡养老,却被国家放在边区的边区这边,很难说这样的安排,究竟有没有问题。

    黄得功现在确实不敢回去,因为他不放心自己的这些老兄弟们,如果还像当年,大可以亲兵身份给领回家去,但现在不行,马得功他们三个都是带队的总兵了,既然是将军,就必须留下。虽说曹变蛟会过来接替自己,但两相合并之后,曹变蛟所统领的辖区将破掉一个纪录,成为中国历史上辖区最大的边军大将。这又是好是坏呢?

    “将军,”

    马得功气喘吁吁的喊了一声,黄得功没回头,小马也老了,当年翻上城墙,还可以肉搏血战,现在却喘得如此厉害!

    黄得功背着手,立在碟垛前望着远方的宰桑泊,波光粼粼,美丽如仙境。虎山大帅既不说话,也不动弹。一任漠风吹得衣襟飘摆,吹得人沧桑落寞。身后的马得功和全体士卒,都陪着大帅肃然的立在风中。

    “马得功,”(小将在)“知道我是怎么跟张大人说起你的吗?”

    “切,”马得功满不在乎的一撇嘴,逗引得其余士兵,都放松下来,城头刚才凝重的气氛,为之一泄。小马得意的凑近一些,小声说道:

    “将军,一个特用科的芝麻绿豆官,何必给他们面子?”

    “放肆,”黄得功压低声音斥责马得功,随后猛地转身,吓得马得功一哆嗦,连忙垂头站好。

    “马得功,我在张大人面前拍着胸脯说,我黄虎山要再征战,身边有两个人必须带着,一个田雄,一个是马得功,有了这两个人,我才不怕。”

    “将军……”

    马得功忽然跪下了,城头也立刻跪倒一片,大家没明白大帅今天这是怎么了,但小马明白。

    黄得功表面上在夸奖,实际上是在说明一件事儿:军人没仗可打,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如果像田雄那样能干,或者像高恒波那样,几近废人。国家那边倒也好说。可偏偏小马嗜赌如命,这就该想想如何保全退路了。

    这话说得非常重,但黄得功必须说,而且是公开的说,如果小马再不知道检点,没人能保了。可也不能说得太直白,当年的老兄弟们,如今就剩下这三、五个人了,虎山大帅无论如何都要照顾他们。而且小马也是将军,领兵之将如果被公开叱责,就等于丢掉了威严。没有了权威,还如何带兵?

    马得功与大帅搭档沙场多年,默契很足,黄虎山想说什么,小马都清楚,他的赌债越欠越多,弥补的方式却只有两个:

    头一个很俗,各支往来商队都要换领通关度牒,并且缴纳关税,计税基础就是商品货值,如果核定过低,则税赋就少,节省下来的钱财,商队主人通常会拿出九成多来做为打点费用。

    看着是不是有些奇怪,省下来的关税,超过90%都要行贿送出去,那还玩什么偷税呢?

    道理很简单,您不偷税,相关的打点也照样被盘剥掉,与其额外付款,不如来个内部消化。这样对大家(除了国家)都有好处。

    但这毕竟是在虎山大帅帐下,马得功胆子再大,也不敢太过分,更何况田雄的野心很大,凡是有野心的人,在他的**没有得到满足之前,通常会绝少犯错。简单来说,田雄现在为官很是清廉。

    所以“雁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