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二章:机缘巧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二章:机缘巧合 (第3/3页)

东正式归建。这场战斗的意义很多,以寡击众是头一个,五万人马,杂有大量新兵,却可以击败三倍于己方的百战老兵;然后是击倒了王体中,左兵六大总兵,都是天下武将中的翘楚,丘慧荣、金声桓都曾给阎应元、曹平安等人,带去很大困扰,王体中作为其中最能打硬战的一员猛将,却在众目睽睽之下,重伤而逃。

    这真是平叛以来最大地喜讯。但这些并不重要,因为一场大内讧地内战,胜败双方都不是太光彩。

    这场战斗的最大意义,就是造就了一代军神:孙传庭。孙传庭在慈炯战法地基础上,摸索出一套崭新战法:如果大军白天作战,按照火枪兵、弓弩兵、步战兵为一组的方式排列战阵。

    炮兵处于步兵线的左后方,骑兵在炮兵的左后方。多兵种、长阵线复合站位,极大发挥了火器的优越性。

    进攻时,沿用蒙古战术,以精锐骑兵为诱饵,冲锋,距离百米左右,射箭打枪,后撤,几次之后,引诱敌军进攻。

    同时由主将根据战场整体形势,调动集合一定数量的士兵,在对方冲锋的路线上,针对某一环节的敌军,进行猛烈攻击。

    攻击队伍仍然三、五人一组,火枪、弓弩、长枪、穆刀配合前进,队形散得极开,以充分做到在局部区域,形成优势兵力。

    无论是否奏效,都快打快撤,待观察清楚敌军新的前进队形后,再重复操作;如果敌军始终不出来,则发动总攻,但仍以骑兵为主,炮兵先行覆盖轰炸对方阵营,随后步兵做正面牵引。

    骑兵分为两个进攻波次,冲锋队负责冲击对方阵型,并尽量穿插进敌阵腹地,后续主攻队要配合跟进,扩大战果。

    也就是由冲锋队突击撕开小口子,由后续主攻队扩大裂无论是白天黑夜,都24小时骚扰,大炮、骑兵、步兵,轮番上阵,不求战果,只求效果。

    几天之后,待敌军形成审美疲劳,突然组织大批复合兵种发动夜间偷袭。

    以上都是阵地战,看似同冷兵器时代大同小异,但最重要是

    “复合战斗小队”这种形式的出现,使得陆军军事理论,正式步入火器时代。

    运动战中,必须让己方行军速度快过敌方。要想快,就必须事先选择好几个集结点,为了到达那里,鼓励部队轻装前进,路上哪怕遇到敌军攻击,也绝不停留!

    一切都为了尽快到达集结地点。敌人如果追着打,则正中下怀,因为己方偏军赶往集结点是预定计划,所以忙而不乱。

    但敌人却属于临时改变战术,这样,必然会出现落单部曲,这个时候,主阵这里就会延习狼群战术,专打落单队伍,以达到逐步蚕食的作战目标。

    敌人如果同样不做理会,则各个集结点就可以逐渐形成包围圈,然后选择对手薄弱环节进行围攻,同样造成局部区域内的优势兵力。

    或者,借着犬牙交错的敌我军力对持,可以选择一员虎将,率领少量的精锐战士,猛扑对方主将军阵,一举击杀。

    等等吧,孙传庭发展出来的新陆军战法,效果非常明显,王体中伤于偷袭,刘泽请被俘于正面战场,花马刘则死在运动战中。

    “这便是搭建内卫军队的好处,内乱时可以迅速平定,又不影响边防和首都的生活节奏。使节可听得清楚了?”听完这种战术的介绍,托尔斯泰有点发傻。

    因为他忽然感觉到一阵恐慌,中国人,真的这般可怕?连载中|跳至!

    ~!【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三联文学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