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十章:各有所 (第1/3页)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第十二卷第二十章:各有所你的美,让我想起夜晚,无云的天空漆墨如黯,但唯有这样,才能衬托出你的眼神……安德烈托尔斯泰。
荷风轩酒楼,位于前门外东河沿南岸,属于江西庐陵会馆的产业,门脸不大,门槛却很高,一般身份的人根本甭想进去。最起码,一进门儿的照壁上,写有一副行草塔诗,如果有谁能通篇朗读下来,饭食全免。
当然了,这只是为了拦下那些俗客。像郑三俊这样身份的次辅大人,是不可能借用这种机会吃白食滴。
此刻,郑次辅正站在万字雅间的合窗前,刚好可以望见东渠中的荷花,在微风中随波舞动,北岸有几个光身少年,因为嬉水而兴奋的尖叫着。再远,就是巍峨的前门楼子,秋日之下,守城巡捕营将士的身形,细小而又清晰。
这种平凡且富有朝气的景致,一直是郑三俊的最爱,但今天,他心头却焖着一股火。
雅间门帘一挑,胖胖的梅道嘉走了进来,他刚才是去点菜了。发觉义兄头半垂,双手背剪,目光与神情都很茫然。从小玩到大的老梅知道,义兄不高兴了。
“义兄,那个托尔斯泰昨夜纵酒,估摸着,未时才能到来。”
“哦,”郑三俊应了一声,没再多言,以至于梅道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又不好开口再说话。只好跟义兄一前一后地站在桌子和窗户之间。不论是气氛还是空间。都局促得很。半晌,郑三俊转头看了看义弟,轻叹道:
“贤弟坐吧,咱们兄弟之间,何必如此!”
“兄长请!”
无论如何,梅、郑两人之间,是可以容忍对方犯一些错误的。郑家先祖曾是康海的学生,在康大儒桃李满天下时,郑氏未必显山露水。但“对山先生”辞世后,郑家人却担负起照顾后人的责任。那些所谓的得意门生,反倒都找不见了,这点世人都有目共睹。
几代下来,两家互有联姻,同辈之间,都以兄弟相称,所以这关系已经很近了。最近三、四代中,两家门庭凋零,只出来郑三俊一个当官的。下一代中,秀才、举人的倒也还有,但想当进士,恐怕很难喽。所以梅家成为皇商,对双方来说,都是好事儿。求不了仕途,求个钱途难道有错吗?
但正因如此。郑三俊才会生梅道嘉的气,因为中俄之间的合作,眼瞧着越来越紧,这皇商位置有一堆的人在盯着看,稍微有个闪失,就满盘皆输。所以今天他要借着跟托尔斯泰谈判地机会,先把心头一个疑问给搞清楚了:
“贤弟,杨嗣昌什么时候找过你?”“什么?哦,就在我回来的第一天!”
“嗨…”郑三俊苦笑着放下茶碗,“是你回国的第一天。还是回京的第一天?”
“?”梅道嘉一时没转过念头,因为在他看来,回来、回国、回京这三个词根本没什么区别。踌躇一下,这才回答。
“哦,自然是到京后的第一天。”
听到这话,郑三俊眉头一锁,双眼紧闭,仰起头扭了好几圈,原因很简单,气得。
“听闻你身染重病。我都只是请一体堂的医官去给你诊疗,而没敢打扰。怎么你倒接待起杨嗣昌了?”
“噢,”梅道嘉终于明白兄长因为什么生气了,中国官场有着固有习俗,派系之间泾渭分明。像撬行、跳槽、挖墙脚这些行径。那可是最大的忌讳。但是,
“哎呀义兄。我这病是装出来的,为得就是早日回国。这您应该清楚啊!”
“哎呦,”郑三俊一阵头疼,这位义弟什么都好,就是政治嗅觉太不敏锐,
“你明明以重病为借口回国,结果到京第一天,你就跟杨嗣昌彻夜长谈,这要是传出去,两国主上,都会说你有欺君之罪。好在从北海到京,路程也足够长。你可仔细了,对外只说进入国境后,全赖征北军中的医官妙手,几乎是药到病除。今后这种事情,马虎不得。”
“好,好,我都记下了。再者,您怎么知道杨嗣昌找过我?”
“哼,”郑三俊恼火地一拍手,“不提这个还好,越提我越生气!前天这个混账在值房发难,下了首辅颜面,同时也将了我一军,当着大家的面儿,说曾经跟你私下会晤过。你看看,杨矬子这种货色,还给人活路吗?”
“我,我原以为这不是什么大事儿啊!”尽管秋天到了,但梅道嘉还是忍不住的出汗,没法子,太胖了,一边擦汗,一边急急解释,
“杨嗣昌就是问了问沙皇一家的姻亲关系,因为托尔斯泰要觐见皇上,我便把其夫人与沙皇之间的关系,也说与他听了。但是托尔斯泰家的下一代,彼得托尔斯泰要迎娶太子妃的妹妹一事,因为还未成行,所以我就没说。再者,他们在克里米亚战败地惨象,我也没说。”
“且慢,俄罗斯寻到了金、银、铜、铁这几多矿脉的事情,你跟他说了吗?”
“自然没有,其实我临回来前,还新找到一条玉脉呢。哪,样品我都带回来了,成色一般,太透光了。反倒不像玉,更像翠。不过…”
“,”郑三俊接过玉料,对着太阳光仔细鉴别了一下,随后很轻蔑的摔在桌上。“这种下脚料,比新疆脂玉差太多了。”
“可是兄长要知道,我大明皇家历来倡俭。皇家用玉,一直比民间差很多。再则,脂玉乃是九白之贡,咱们也无权参与。因此说,俄罗斯玉虽然质量一般,但供应皇族,却是足够了。”
“,听你这么一说,倒也有些道理,”郑三俊捋着胡须。重新拿起那块玉石审视一番,随后面容整肃,
“徐老大人地遗愿之中,曾希望开拓毡毯贸易。这几年,毡毯你倒是贩卖过去不少,但始终在赔钱,这事儿可想出办法了吗?”
“哦,兄长放心,”梅家人虽然一百个不愿意当皇商。但毕竟是国家战略,又有圣旨在身,所以现在对于两国贸易,已经很有专业素养了,
“苏武机制出来的毡毯,花样也太难看了,别说卖给罗刹人。就是白送,我都觉得过意不去。不过那些罗刹人倒是没什么不满,铺地贴墙的,用量着实是不少。价格已经可以往上提了。还有就是烟、酒两项,我想低价卖过去,那些哥萨克还不同意呢,有关销价税率,已经写好题本,就等义兄帮忙润色了。”
“好,好。唉,贤弟一生良善,在俄罗斯这两年多,辛苦你啦。”郑三俊心情大好,其实说来也是,他们两家是啥关系?杨矬子又算个什么东西?亲疏远近,都在这摆着呢,于是老郑端起茶杯,美滋滋的喝了一口,再说话。语气完全轻松下来,
“我跟你直说了吧,杨嗣昌此人,心胸狭隘,不知道体恤下情;行事方略。亦不给人商量周旋的余地。为兄观之。早晚必逢大祸。到那时,凡是帮过他的人。都会跟着倒霉。前日他公开以你的讯息来为自己扬名,显然是把咱们都给卖了。以后,最好对他敬而远之。”
“哦,好,好,嘿,”梅道嘉气恼地拍了一下桌子,倒把郑三俊吓了一跳,“这个杨嗣昌,他这也太霸道了!”
“嗬嗬,算啦,算啦,”郑三俊拍了拍义弟座椅的扶手,“你记住一点,杨嗣昌仅仅通过一些细小事情,就可以制定出完整国策。以后这些信息,你也注意搜集一些。将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