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十五章:时也命也 (第1/3页)
【请牢记本站域名
“”,或者在百度搜索:三联文学网】第十二卷第十五章:时也命也||也许是前几天申甫军炮打三城,造成局部气候异常,仲夏的午后,城头上忽然飘起一层薄雾,古老陈旧的斗角飞檐,渐渐因天空转为黛色而变得模糊起来。
空气愈发闷热凝滞,令人呼吸困顿。就连苟活的蚂蚁,似乎也迟怠了脚步。
城墙脚下,一小队觅食的蚂蚁,在百多名被一条长索绑缚的乞丐面前,缓慢爬行。
众多神情麻木的乞丐,都很羡慕的望着这群自由的小生物。其中与大多数人的反应不同,有四个乞丐已经用小刀割开了绳索,但他们并没有即刻发难,而是蹲跪在人群中,伺机而动。
汗津津的额头,一明,一黯。申甫军、山陕军在三天前就撤出了开封,毕竟这是座繁华古城,不太适合作为军事基地来建设。
所以目前的开封防务,竟是一些临阵倒戈的部曲:有许家军余部,有张缙彦溃兵,有原开封府的差役,还有周王朱恭枵的府兵。
而乞丐则是最近几天失地丧家的普通百姓,他们大多数都是平民,还有一部分曾经的商贩、书生、小吏。
只因为一场战争,他们就在一夜之间丧失了全部的家产和尊严,变成最最低微的奴隶。
任何战争都会带来社会结构的重组,这是一种必然结果,只有完整的…战前准备,战争期间,战后重建…三大阶段,方才是成熟的国家政治。
就目前来说,真正意识到这点的人,起码不是申甫。那四名乞丐,都是金声桓留下的火种,几天前沙寨口会战,在看到曹文诏横刀自刎后,老金就率领部曲主动撤离,临走前,纯粹出于毁人不倦的精神,建议张缙彦召集各路匪帮。
于开封城模仿贾家楼旧事,举办聚义大会,会议主题:凭借开封坚城,共同对抗即将打过来的申甫军。
这个设计很小巧,金声桓压根儿就没指望这些匪帮能拧成一股绳。但他们聚在一起也有一个好处:就是统一认识。
继续给申甫、曹平安为代表的**添乱,进一步恶化河南局势。事实上,这次英雄聚义的绿林盛举,正大光明的一面,仅仅维持了两天。
接下来就全被阴谋与背叛所代替。当申甫军、山陕军解决掉新乡睢州两地,陆续汇聚在开封城下后。
号称儒帅的张缙彦当天就想投降,可人家山陕军不同意,毕竟主要帮凶张缙彦是这次绿林盟主,因此申甫的大炮。
很无奈地连续轰鸣了两天两夜,虽说只打城墙内外一段很有限的距离,但城内众多匪帮。
都吓得想变成耗子钻地洞。在这种情况下,诸位帮主私下一合计,立刻趁着第二天深夜,把张缙彦给绑起来,敲锣打鼓的送了过去,开封战事,于第三天,即告结束。
一直在开刀泄愤的山陕军,在开封城里待了两天,尽管这种肆意妄为。
很快就因为申甫封刀令的下达而宣告终止,但恶果依旧明显。山陕军接受封刀令有六个原因:平日里,许家军并没有太过染指开封;沙寨口会战中地参与者张缙彦也抓到了;之前已经连杀了九天三座城:新乡兰登睢州,曹兵也确实没那么疯狂了;而且战略目标是巩固军事基地,这点曹兵很清楚;再加上曹平安以
“既要风光大葬节帅。便不可再造杀孽”为理由,切实约束了各路将官的手脚。
不过在开封城内,还是被搞得乌烟瘴气。恶果之一,就是产生了很多被看押起来的乞丐。
他们可怜的生命中,本就没有多少快乐。如今更是饱尝屈辱。而且妻离子散,这种反差之下。
人,确实还不如蚂蚁。那队令人艳羡的蚂蚁,懒洋洋的渐行渐远,一声刻意准备好的叹息,适时响起在乞丐当中:“唉,来世,做个畜生就好了,总好过这样等死!”
“唉,时也命也,呜……”悲泣呜咽的哀声,渐渐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生命的烦恼无休无尽,所以通常只在一瞬间地死亡,更像是一种解脱。
可如果这最后的过程,也变得漫长而又无聊,倒真比不得那些远离的蚂蚁,啪地一巴掌拍下去,还能落一个痛快。
可偏偏他们是人,被绑缚在开封城下的草民,这种等死的感觉,任谁也难以平静接受,也就更容易被蛊惑。
“诸位乡亲先别哭,大家都听说了吗?包公祠里供奉的狗头铡,昨夜显灵了!”
“啊?怎么讲?”
“昨夜一头神犬,哮月而吼,化灵飞升。龙图爷座前三铡,只剩下明晃晃的三把刀啦!”
“可是,你才刚还说,狗头刀飞灵,怎么龙头铡、虎头铡也飞升了?”
“呃,”造谣者察觉自己忽悠过了,连忙奔回拽,
“龙刀斩王,虎翼惩官,咱们这样草民,哪里配得上呦?自然是跟你们单说狗头,也就是了。”谣言,是蛊惑人心的最佳手段。
善良美丽的少女,忽然被千蒙万昧所恶毒谩骂,其原因就在于捕风捉影,歪曲捏造。
更遑论拥有屠城事实的申甫了。要知道,之前在许氏父子治下,因为恪守兔子不吃窝边草这个中国人最最推崇的原则,新乡开封睢州三城的百姓生活,还是很不错滴。
倒霉地多是过往客商,本地人从感情上来说,还颇有留恋。原本,这些河南人民也知道个轻重缓急,双方的身份摆着那儿,申甫、曹文诏是国家选派平叛的主将,许定国就算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不该动歪脑筋。
更失败的是,错以为人家十营兵马分走了七营,就想五万对三营偷一阵小巧,结果步步都落尽了计算之中,被节帅阵斩也算咎由自取。
曹大个儿死前英豪,河南人民也是很尊重的。然后是沙寨口报废掉五万儿郎,其实也还好,毕竟打仗嘛,五万对八千,还打得这么惨。
只能怪自己没本事。但接下来尽屠睢州城,就说不过去了,尔吉小将军那是被打糊涂了,居然没有阵前投降,竟只想着躲入城中冷静冷静。
但东门垮塌。守军止有三千,再打还有什么意思?是,你们曹兵老帅亡故,众兵丁都想报仇撒气,这没啥!
逞余威抖晚风,屠睢州祭袍泽以抵百日红,这本是人之常情嘛,大家都理解。
可也不能大开杀戒啊?后续进展更瞧着不对了,许老帅死了。尔安小帅又被你们绑架了,那打新乡城还有必要吗?
打完了还屠,这叫什么事最最可恨地。就是开封府了。这是什么地界?
包龙图包大人的坐衙所在!平日里,连许家父子也不敢太过张扬,这下算栽了。
张缙彦错把名城当盾牌,是他不对,但和尚兵先炮打连环,接着引曹军入城,接下来大开杀戒(其实是匪帮趁火打劫),连乱了三天,才反应过来,封刀令和安民告示的滞后与拖延。
使得所有罪行,都归到了申甫军、山陕军的头上,这就把民心给彻底伤了。
随同封刀令一起公布的明刊公告,还有一条附加信息:今天将公开处斩许尔安、张缙彦。
倒霉地许大公子和点儿背地张大军阀,从法理上说。拥兵自重,技术性闹独立,被公决也没什么可说地。
但前提是别屠城,这个影响实在太他娘地恶劣了。以至于,明明被绿林出卖的盟主张缙彦。
再次以盟主身份成为绿林声援的对象;而许尔安则成为民间的一杆旗帜。
其实。河南这些小军阀、小匪帮也很可怜,在南北两军为了不同地政治抉择而兵戎相见的大背景下。
他们这些人,也不得不为生存而战,论法理,他们不容于国法。论实力,他们不入人法眼。
因此就成为被抛弃的边缘人。所以,河南、山东两地的多家匪帮,出于自我炒作的需要,他们要反过来砸囚车、劫法场,以救护下他们曾经出卖过的兄弟。
这是一次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闹场事件。民众的情感,有时候非常直接,不高兴就是不高兴,管你是什么人,只要借着包青天的狗头铡,煽动起百姓热情,今天就要你好看。
众匪帮大闹开封地目的非常明确:首先是展现实力!接下来,就是要再一次借刀杀人。
前一个简单,单说后一个目标。国家有两点禁忌触碰不得:民变、屠城。
申甫他们犯了屠城死罪,因为现在战时,可以暂时没事儿。但要再加上民变,申甫、曹平安二人,就将立刻死无葬身之地。
这种反复与谋划,都出于金声桓的安排与指点,确实叫人防不胜防,防无可防。
此刻,开封城下,气温依旧炽热,而斗角飞檐地影子,却愈发模糊不清。
一百多名乞丐,忽然发一声喊,冲向前方!每个人手中都有武器:砖头、瓦块、切断的绳索。
看管他们的十名专业兵卒,手中拿着正规穆刀,望着眼前这些业余的民众,不由得狞笑起来。
然而,狞笑刚刚浮现,就立刻被惊恐代替。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