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十四章:开封城下 (第1/3页)
【请牢记本站域名
“”,或者在百度搜索:三联文学网】第十二卷第十四章:开封城下此刻,太阳升到了最高处,由于西南方向功德林火起,风也就越来越大,然而空气仍旧燥热,还伴着柳树叶焚烧的焦臭味。
黄河对岸的景物,也逐渐模糊。金声桓来得突然,迅猛,曹文诏身边也仅剩下200名近卫,但两相通名报姓之后,左兵忽然一如之前的曹文诏,同样来了一记顿挫。
只与曹兵短暂接触后,就立刻后退、分开。战场之上,再次出现相对静默。
敌人越是不着急,就越证明他们信心十足。在这个时候,曹文诏的最佳选择,就是趁对方围猎阵型尚未完全闭合的时候,全力突围。
但这样一来,黄河南岸的五万许兵,加上金声桓带来的数千人马,要么跟进追杀,要么回马去清剿柳国镇等三营孤军。
总之,死伤惨重,而且之前的努力宣告废止。所以,如果,曹文诏拼死一战,必败之局,未必不能留下一抹亮彩。
感受到这一点之后:“节帅,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金声桓一出现,平安就知道糟了。
跟随曹文诏亲历阵仗这么多年,平安是列将之中最出徒的一个。战场上什么事儿都可能发生,突然冒出一个不速之客,这很正常,但不正常的是,不速之客不止一个。
东南方向的巨大沙堆的后面,似隐似现,仍有第三方的军队,在源源不断的赶来。
而且一道烟尘,正绕向正西,显然是几支散兵。正打算将他们的后路,彻底截断。
诱导许定国自己犯错,有条不紊地蚕食、打击许军信心,直至等到柳国镇他们三个过来,再合力聚歼,这是曹家军的既定战略。
但问题恰恰出现在这个时间差内。柳国镇等三人要想赶过来,最快需要2个时辰。
他们之前最担心,就是出现眼前的情形。但千算万算也没有想到,不仅河南各路土匪,联袂来援,居然还多了湖广左兵!
从目前态势上看,主导助兵许定国的。正是这个金声桓!!!虽然人数不多,但两军阵前,那怕只有一位援兵,对士气的激励作用,也是无与伦比。
所以在接下来这四个小时的时间差里,八千将勇,凶多吉少。面临绝境,平安第一个念头,就是保大帅尽快撤离!
但他才说完。就看见曹文诏脸上,忽然浮现出一个极其诡异的笑容,吓得平安一蹦老高:“节帅,您一生英勇,何必在乎虚名?小小反贼,岂由得您来分心。小的留下就够了。”
“呵,你不用劝了。”曹文诏摇头。
“四十载报国杀贼,也该是歇息地时候了。”一摆手,拦下平安,
“平安。这是我最后一次教你,左兵绝不会现在来攻,你可知为何?”
“…”平安低头不答,他知道,节帅死志已下。否则两军阵前。断没有唠闲嗑的道理。
而且依据他的了解。大帅的身体已濒回光返照之境。他知道,诀别的时候到了。
看着平安泪流满面。曹文诏慨然叹道:“凡豪杰陷生死阵,总不免心头喜甚,任凭他妙计连环,难奈何我刀枪无眼,来来来,让尔等鼠辈,领教俺这捐身之恨!哈哈哈,所以说这世间,唯有借刀杀人,方才是计中之计。你且看…”这他娘地不是唠闲嗑,这是在唱大戏!
!!不过曹文诏戎马一生,临死前却能做到如此洒脱,倒也算不拘一格。
而且,他判断得非常准确,今天,金声桓要借刀杀人。对于左兵来说,巩固南方,是当务之急,再加上河南、山东一带的小军阀太多,说好听点儿,这些都是花钱可以买到的盟友。
说不好听的,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所以,既然左兵目前无意图豫,就只有尽全力把河南局势搅浑,最低限度:“万万不能坐视河南,被国家轻松掌握。拖也要拖他个半年时间。”这是左良玉的原话,因此,金声桓,就被派遣到河南来主持工作。
别看金声桓长像粗豪,但其胸中韬略,丝毫也不逊色于古今任何一位名将。
从昨夜开始,他也一直在盘算着曹文诏。并且判断准确:对方想诱杀许定国。
探得山陕军的动态后,金声桓立刻通盘设计了一条借刀杀人的毒计:先坐视许定国步步走入瓮中,同时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借口,鼓动张缙彦、刘洪起等人一起出兵,共趟这场浑水。
他们是地头蛇,要想躲过张福臻、崔宗、柳国镇等渡河人员的耳目,易如反掌。
而这些散兵地人数不多,战斗力衰弱,人品还很低劣,因此对于金声桓借刀杀人的提议,积极响应。
这就是金声桓高调出场,却又迅速后撤的详细内情。他们这些所谓的援兵,只要出手将曹文诏逼入死地,也就不再有继续进攻的打算,意思其实很简单,曹文诏必须死,但在死前,最好替他们把许定国除掉。
这个计策的好处,对南方叛军来说,许定国算半个自己人,却被国家出手灭掉,唇亡齿寒,大家都想明白点儿,坚定信心干吧。
对北方边军诸将来说,尤其曹变蛟这位天煞星,您叔叔可是跟许定国同归于尽的,跟其他人没关系。
将来可别没完没了地找咱们报仇。也就是说,这次借刀杀人,双方都是刀!
双方,也都是目标。借曹文诏杀许定国和张缙彦,同时也借许、张二人,除去山陕节帅。
无论许定国、还是曹文诏,金声桓都不会主动下杀手。双方对打。然后两败俱伤,这才是最大利益。
因为金声桓与曹文诏,都是行家里手,所以双方之间,出现了这样一个默契:前有许定国5万大军,后有六支匪帮在拦截去路,所以曹文诏今日必死。
但金声桓又故意留下一份礼物:让曹文诏拎着许定国的人头去死。武将战死沙场,本来稀松平常。
如果在临死之前,能斩获大将首级,这可是军人的终极荣耀。当然,如果曹文诏不想当这把刀,他还是会死。
但既然左右都是死,何不选择一个潇洒的死法呢?这就叫做默契!
“将军,再不动手,可就来不及啦!”一名军校眼见金声桓半天没有任何指令,不由得凑上前去,小声提醒。
但老金嘿嘿一笑:“节帅乃当世英豪,许家军这种货色,又何必着急?你看吧,许家军没有整顿好队形。曹大帅是不会动地。”
“呃!”小校一愣,他没想到自家主将,竟然这么分析问题!
“可是将军,咱们这边只有两个时辰,拖延一刻,都是险恶啊!”
“嗯,催一催也好。”金声桓立刻点头同意,
“擂鼓,全军向前十步。”别看他表面轻松,其实内心也十分紧张。从开封、兰登奔赴这里,距离太近,功德林大火燃烧的时间已经有一阵儿了,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变故。
一旦五营曹兵在此汇齐,就凭借河南匪帮这点儿乌合之众。简直比自杀都难看。
远眺黄河。水面上的所有渡船,全部停泊在南岸。想来许军那里。已经作好了决战准备,阵型即将整顿完毕。
“传令,马抬弩作好准备,小心曹文诏反向破阵。”这就是名将的本事,尽管认定了对方的后续步骤,但还是作好相应防范。
目前情况,确实跟金声桓判断一样,许定国在整顿好阵型之前,曹文诏是不会出手。
因为那么做,实在太掉身份。而在通盘考量地问题上,曹文诏其实也没什么失误,只不过为了计诱许定国,他才万不得已,留下两个时辰地罩门。
而且他也料到,左兵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主动参与,所以,只要能够拖延时间,兴许势态还有挽回的可能。
如果没有金声桓,曹家军同进同退,势必再创造新地传奇但当左兵那边,每两骑一组,摆出来五百架抬弩。
曹文诏知道,自己这次输了。输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