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良玉无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六章:良玉无双 (第1/3页)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第十二卷第六章:良玉无双

    蓝天白云下的北京城,已经进入春天,点点繁花,点缀在屋角墙根。和煦的暖风,吹打在身上,让人懒懒的提不起任何精神。

    仿佛为了配合这种悠闲情怀,北京街头,已经很难再见到成年乞丐了。不是人为原因在刻意清理轰赶,而是国家尽可能多的创造工作岗位,切实消除了乞丐现象。除了传统项目:扫垃圾、挑大粪、抱死孩子。还安排了垫墙根、疏浚地下水网、修葺各类古旧建筑。最不济的,往‘踏月会’门前一站,也算一门卫不是?

    但小乞丐还是不少的,小孩子没力气,性子又活泛,让他们干活,确实不人道。索性去要饭吧,就当社会实践了。

    就看见丐帮小长老们,高举着手摇铃铛,满大街的乱窜,要到馒头后,亲亲热热吼一嗓儿:

    “侄儿,谢谢姑姑、姑父了!”

    “去你大爷的,谁他妈是你姑姑?”

    趁着哄笑声,小乞丐们笑嘻嘻的跑远了,消失在青砖堆砌的胡同转角,只留下清脆的手摇铃的声音,回荡在北京上空。

    丐帮手摇铃是值得关注的一份道具,响铜材、弹簧片、通过手摇柄来转动大小两个齿轮,亮白铜包壳,看着就跟馒头似的。但却包含了多种科技和苦心在里面。

    皇家科学院的现任院长,是徐光启地好学生周胤。他继承了老徐的科研原则。先白送给小民试用,再根据使用情况来做技术上调整。

    手摇铃可以拆卸,里面的齿轮、簧片、响铜,都可以激发人们对机械、科技的兴趣,外壳还蚀刻上九九诀,现在是生意时代,你可以不懂之乎者也,但加减乘除,你必须会。

    小乞丐们,有时候还会通过背诵九九诀。来赚点儿外快。当然,他们更愿意唱颂这样一首歌谣:

    叮叮当,叮叮当,鸟生汤,狗着网,大河年年洛阳调。

    咚咚锵,咚咚锵,晨时雨,晚风狂,长江浩浩卧龙岗。

    后一句很明显是在夸诸葛亮。没办法,这个时代的偶像嘛!但前一句很费解,好像是他们对幸福生活的一种期盼。但不管怎么说吧。玩,并快乐着,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然而,这份草民的快乐,却不属于北京城的官员,对于他们来说,现在什么都顾不上了。因为他们全体疯了。

    最近这几天,所有的人,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皇亲国戚,大家都快精神分裂了。

    原因只有一个,在桃花盛放地季节里,在变法改革的关键时刻,皇上居然敢再开阵仗,用兵西陲。

    “这他妈谁点的炮仗啊?这不是害人呢嘛!”

    “嘘。小点声,听说是洪承畴起头。周定方定策。卢象升跟进,把皇上给惊着啦!”

    “哎呦。那这可怎么办啊?”

    “还能怎么办?孙诚、贺赞、高杰,都要问罪拿下,所有的白山奴隶,都要予以释放。北疆大乱,已经迫在眉睫。”

    就算是海拔八千米的战斗,就算是两线作战,喜玛拉雅山南麓的战斗规模,也最多就是三营1万两千人的规模。世界屋脊的区域争斗,怎么会引起北疆大乱呢?

    很简单,北疆一带的所有圈地资源,都能在国内寻找到支点,国家一旦采用卢象升‘国家收购’之议,就等于从这群人兜里面往外掏银子。

    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可是中国古人最高的生活理想,要想天天吃鱼头,就得天天补渔网。现在你国家虽说是花钱买物件,但土地远远比银票更值钱。

    正因如此,与其说这帮家伙在担心北疆大乱,不如说在盼望着北疆闹事儿。这群坏了心眼儿地君子们,都希望贺赞他们别认罪。为了创造这个局面,大家开始了创造谣言。

    每天一大早,各路官员刚刚坐在办公桌前,就立刻开始交换各自听到的谣言:

    “听说对孙诚的罪罚已经定了,一撸到底,连爵号都要追夺。”

    “听说贺赞在天山之巅,凌风傲雪,横吹御赐金笛。直到金笛之中飞溅出血沫,才被亲兵抗命救下。”

    “听说高杰谋反啦!”

    这些根本没有逻辑地谣言,唯一意义,就是造成征西军军心不稳,迫使国家不得开战!只要不开战,北疆就不会被收购。

    而国家如果投鼠忌器,退保征西军的忠心,就不得以‘白山奴隶’为借口治罪。其实征用奴隶这件事儿,很多人事先都知道。可以这么说,这群家伙在合起伙来讹诈国家(皇上+辅政十大臣)呢。他们来说,价廉物美的奴隶,是获取高额收益的保证。

    ‘牵一发而动全身’是非常有趣的一种现象,旧党在不了解孙诚、贺赞、高杰三人的反应之前,就着急忙慌的替人家正主儿做决策。完全是为了满足私欲。

    国家方面,也因为公文传递时间太过漫长,为了避免征西军哗变,而专门发密旨给薛宇亮、堵胤锡、张煌言等文臣。要他们作好相应准备。而且比较讨厌地是,密旨没能做到保密,同责令三人入京领罪的明旨,全属于公开的秘密。

    但恰恰与此同时,孙诚自请罪责的折子,已经奔北京这边报送了。这就存在一个时间差,等着拿到一张什么样底牌的时间差。对于新党来说,等得就是孙诚等人认罪服法。而旧党王牌,恰恰是征西军不臣之心。

    所以这份热闹还能小得了?因为人类始终要自我折磨,为了心头那份侥幸,而竭尽全力。

    不过有一点是大家地共识。那就是皇上的格局器量,确实是古往今来第一人。原因有三:

    拉达克三代王族,不仅侵占原属于大明的国土,还屡次出言辱骂天朝,如今却为了天下大义,世间公理,皇上竟要出兵巩固对方王庭。这分明就是以德报怨的古今第一大傻冒啊!

    自古对边军重将,只能采取安抚与阴谋两种手段,昔年安禄山往返长安多次,唐明皇也没敢公开发一道‘令其负荆入觐’地旨意。这次涉及到多位边关重将。其中高杰还是邦国之王,果真有反心,必将立时起事。但皇上还真敢玩,白纸黑字的直接问责,这气度确实超迈前古!如果孙诚等人坦诚而来,必将创造一个空前绝后地经典!

    最后一个原因,是大家对皇上胆识地佩服。无伦旧党、新党,都知道现在最佳手段是安抚四方,千万别闹妖蛾子,但皇上为了国家的实际利益。而公开宣战。同时非常公平地提出了收购计划,北疆田庄供应粮饷军备,都由国家出资购买。

    然后顺势将资源变为国有。这

    免太大了。

    面对令人又爱又恨地恶搞皇帝,就是支持开战的新党成员,也都无可奈何,皇上就一没事儿找事儿的糊涂蛋,可偏偏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算啦,士为知己者死吧!

    其中贺逢圣最为激烈。整天在文华殿前院的内阁办公室里拍桌子,不是骂洪承畴未尽人臣本分,就是骂卢象升没有眼力见儿,这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鼓动开战?找死也没这么找的。

    周定方他倒没敢直接骂,但拐弯抹角的也算捎带手了。搞得吴三桂脑门上的青筋一蹦一蹦。

    奇怪了不是,周定方挨骂,吴三桂干嘛生气啊?因为老贺不是一个特别会骂人的人,骂着骂着。就不可避免的把吴三桂牵扯进来。毕竟吴、郑、毛三家打群架的风波,现在动静也不小了。搞得小吴参谋地杀气。都快把玻璃窗震碎了。

    当然。对于传统腐儒来说,皇上以德报怨。出兵拉达克,以助其巩固王廷。虽说心里不以为然,但嘴上还是要赞扬赞扬。至于说道行动上,因为卢象升提出了令人震惊的收购方案,所以大家全都反对。

    这就体现出国家政治中的一大特点:无伦何种政体,战争是否顺利发动,全然取决于精英阶层。如果精英阶层反对战争,哪怕国库地银钱烂成了泥土,前线的将士,也得不到一粒粮食。别说战争了,连上访的都甭想搞定。

    而如果大家的利益趋同,意识统一,则哪怕是勒紧裤腰带,就是后方饿死人,也能把开战资金给凑齐喽。

    所以,尽管用兵拉达克,仅仅需要3一万两千人的规模,从国家账面上看,这种小规模战事,也根本就是毛毛雨。

    但就是死活也定不下来。

    是的,这个世界没什么人会高尚到以孔圣为榜样,更何况孔老二也未必多仗义。大家更看重实际利益。

    如今新法、旧法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征西军的后勤补给线,恰恰是北疆一线,在国家没有摆平财富分配体系之前,要想从北疆寻求军需供应,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过,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