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布局藤花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八章:布局藤花阁 (第3/3页)

人死,而众人生。变法中断。”

    “难道老师支持新法?”刘茂遐依旧冷静。

    “是也非也,哪里说的清楚!吾只是不愿看到:子孙世替,新旧更迭的惨剧再次上演罢了。亦即是,束全身而动如矢!”

    “…”三人皆陷入沉思之中,良久,钱谦益才再次开口。

    “我有一策,那便是逼人自反!天下桀骜之人众多,方才人心不古。中华若要开继新法,则持旧法之人务必尽屠之,方可新法彰。若要沿承旧法,则秉新法之人,亦要照办之,方可旧法固!”

    “…”这就是钱谦益圣人理论的核心,也是中国人的圣人情节。不同于西方弥赛亚,救世主应该像观世音菩萨一般,化身十万八千,于红尘中普度众生。

    而东方的圣人,则更接近那个裁决者,按照圣人自己的好恶,将人分成好人、坏人。

    东方圣人最不怕的,就是杀人无算。因此历任屠夫,都会为自己寻找一个最高尚地理由,来为自己的杀人买单。

    具体来到钱谦益的思想,那就是:要想让中华儿女永远远离黑暗乱世,就需要一位可以托付‘开创万世之重任’的圣人。

    假如圣人是皇帝,则天下归心,万流归宗!然而大家都知道,皇帝不是圣人,于是圣人便只在凡间。

    就如同这雪中地红梅,天地越是肃杀,才越发显出美丽。而等到春光明媚的时节,红梅便渐渐隐没在一片又一片的绿色之中,不再受人瞩目。

    这便是圣人地红梅之路。也就是说……不再通过僭制来打击孙传庭,但通过与吴三桂做交换,来达到消灭孙传庭的目的。

    他们原本是希望吴三桂派人暗杀。但不成想。吴三桂比他们更有实务上地经验,寻找到了‘挪用公款’这条罪名。

    交换条件是:发动文官,帮助吴三桂击倒郑家。实现他‘天下第一军门’的家族梦想。

    同时,不要忘记杨嗣昌分管新部,银行、海关都是他的职权范围!银行行长姚明恭、海关关长郑芝龙,连续的出事儿,出大事儿!

    杨嗣昌一定不安,这时候,说客马上介入,以言官绝不参劾杨辅为条件。

    交换到‘银行调高费率、海关商税调减’的政策。一旦这两条实现,则新法中的小业主们,将得不到政策倾斜的实惠,进而彻底沦门的附庸。

    因为这样可以使得市场上的货币存量无现实意义上的通货膨胀,以小业主地实力,是不可能躲过这一劫难的。

    资本屠杀,其实手段就是如此简单。关于定王的设计,则更加血腥。礼妃倒下,并没有触动南洋田家的根本利益。

    而且这个现状,恰恰是皇帝的妙手。小朱非常了解阿箩的性格。早晚会在这上面吃亏。

    于是早就促使田家经营南洋了,田怀至今仍未归案,在海盗王国里花天酒地,逍遥自在,就是佐证。

    而南洋,这块‘君子’们本不看好的化外蛮荒,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地区。

    真的,比美洲、欧洲、非洲、亚洲都要富有。原因更加简单,这里是经济殖民地。

    想殖民,就要先投资。投资完了再收钱。利滚利,钱生钱,南洋不富,没有天理。

    所以。只好把定王拔掉了,只有这样‘君子’们才好摘南洋这颗果子。

    薰祖常是慈炯的狐朋狗友,这已经是定型地了。定王的映清辉镜坊。现在相当有名气,所制作地镜子,已经开始在中国疯行。

    疯狂的流行!但定王出过事儿,所以他不能再踏出青浦半步,所以这么大的买卖,就全交给阮大和董祖常来打理,试问,这么两头臭蒜,能叫谁放心?

    所以朱灵儿,就成为定王府的全权总代表。时日久了,很多人都盯上了这位又漂亮,又有钱,还出身长沙吉王府的小乡君了。

    硃国弼替天一阁向朱灵儿提亲,男一号是天一阁当代家主范明昌之子,范海潮。

    这个提亲,被誉为天作之合。朱灵儿的父亲朱怡鈱,以贵子身份经营青浦书坊,而天一阁乃时下刊业的来源地,很多书商都会在固定的日子里,去天一阁那边购买书版,然后印刷贩售,如果某位书商能够同天一阁联姻,他的事业,一定是行内翘楚。

    但现如今的书商,九成九都是诸家藩王府出来地皇族,能够低下高贵的头颅,按照范家的规矩,定期去购买书版,完全是经济利益驱动。

    所以,如果范家选择了朱灵儿,则注定了这样一个事实:诸藩针对定王的打击,不会太小。

    这次提亲,正是江南诸党地安排,为的就是要引出定王。偏偏朱慈炯确实不老实,他不仅喜欢可馨,他还更爱灵儿,他已经放话(听众是冀乐华、金方、阮大、董祖常)出来,此生非灵儿不娶!

    于是董祖常立刻义薄云天,拍着胸脯对朱慈炯保证:“三哥儿不用担心,有我董大在,非但范家甭想娶咱们的响铃公主!就连天一阁,也一定是青浦坊地。这便算我董大,送给三哥儿的婚礼吧!”结婚时的礼物,简称婚礼,如此恶搞的名词,可见这位董大有多垃圾。

    有了这么些臭棋篓子,局面能好得了吗?好家伙,这通乱,鸡飞狗跳。

    薰大如此两肋插刀,那也是有原因的,当年董其昌父子强抢民女,老薰想娶别人的媳妇,董大想娶那位女士的小姑子,瞧这辈份乱的!

    最终引发‘万民抄董宦’,当地官府非但不管,还偷偷喝小酒庆祝这人间喜剧。

    薰其昌毕竟是个文人、官僚、人民艺术家,他们家被打砸抢烧了,北京方面总要做出点表示,本来带头捣乱的人都抓起来了,却因为有人告发,而不了了之。

    告发之人,刚好就是范旭。天一阁前代家主,范海潮的亲爷爷!因此,只要搞倒范家,立刻就有三个天大的好处:替父报仇;天一阁成为手中赚钱的聚宝盆;在定王面前买好就等于在南洋那边买好。

    薰大的手段是:文字狱!朝廷那边,因为三坛大会的影响,加上民间修史的传统,使得各种奇谈怪论层出不穷,只要能够提请国家出手,针对这种怪现象出手打击,那这就是文字狱了。

    天一阁藏书如此之厚,怎么可能没有犯忌的文字?因此,董大就找到了黄鼎,由他出面,鼓动范家修建推官水池,也就是悬空水箱自来水。

    既利于放火,也是在拍山东督抚刘之纶的马屁,何乐不为?但扩建工程,必然要把一些书籍搬出来,这个期间,再聘请一些绣娘,把一些高级别的藏书,用丝档备存。

    这就又拍了当今圣上一个马屁。九天玄女竹先帝的创意,可是温体仁提出来的,温体仁去世后,皇帝在国葬上的祭文中,还特意提到过这事儿。

    这马屁不拍白不拍。于是,范家上当了。因为范家并不算太富裕,又是自来水,又是真丝竹档,这都是占压很多资金的,资金从那里来?

    定王府、映清辉镜坊。一旦到时候翻脸不认人,让他们家立刻还款,资不抵债就是破产。

    或者,干脆一把火烧了你搬出天一阁的藏书,看你们家到那个坟头哭去?

    两条毒计,实施任何一条,都足以完成董大的计划。当然,在整个过程中,范家和定王府这两拨人,都被算计了。

    因为黄鼎纯粹就是一个双面间谍,他把这一切,都原原本本的告诉江南诸党了。

    诸党立刻决定借此机会:废定王号;夺映清辉镜坊;霸占天一阁藏书;彻底打倒阮大、董祖常、马士英这三个人渣;正式挤进南洋经济圈。

    以上,就是藤花阁密谋的整个框架,多头多线多人物,利益纠缠、争杀搅拌,令人目不暇接。

    但是,如果钱谦益只是为此的话,他就不是‘圣人’了。他的目的更加‘神圣’:这些事件都成功实施的话,天下必然大乱,军事暴乱一定不可避免,内讧内斗内耗之后,国人的数量将下降的非常大,这就等于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无论是新法获胜,还是旧法获胜,胜利一方,都将在没有掣肘的情况下,轻装前进,民族崛起在世界之巅的梦想,定会实现!

    跳至!~!【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三联文学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