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军制改革 (第3/3页)
识丁的人太多了。
指望文盲去区分人民和敌人。指望文盲去战胜智者,是一种非常可笑的事情。
如果出现这样的假设:将英国人比喻成狼群,将中国人的保守派和革新派比喻成两头狮子。
狮子们内讧内的惊天动地,奄奄一息、血肉模糊,但只要狮子的眼睛还可以睁开,狼群就不敢上来。
即便剩下一头狮子了,狼群冲上来了,要想真的杀死这头芶延残喘的狮子,它们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所以,内讧并不是中华民族衰落地原因。而是对军人的培养。即便没有最新式地武器,也要保持住军人过硬的素质。
可问题是,军户读书识字也得有好处才行,否则谁去学文化课?现在好了。
乃文乃武,作战勇敢,你就有可能一步一步的走进武内阁。成为文、武相。
您说这诱惑力大不大?说服了贺逢圣、杨嗣昌,以七局为班底的武内阁,就算正式成立了。
但为了抚慰哀伤的心灵,很多人都在跟天子提着要求,一切都是交换。
第一个,仍然是杨嗣昌:“皇上,如今大诰院已经审定了魏案,就应该将原大理寺的复核权移交给大诰院,刑部的初审权,移交给大理寺。以便刑部腾挪精力,专司刑侦、羁押、抓捕、治安等职责。”
“呣,公、检、法、高法,如此甚好,先生拟个章程出来吧。”表面上这样的划分很正常,也很正确,但无形当中,杨嗣昌已经开始出手整治卢象升了。
小杨这人有点病态,没事儿就想设计个圈套或者阴谋,简直以整人为乐。
他这次的理由非常恶搞:卢象升招收留学生的建议,在他看来,无异于引狼入室!
第二个是郑三俊:“皇上,日前李定国、白文选、梅道嘉联名上奏,说是毛毡、呢绒、酒品,俄罗斯人都同意购买,但定额不多,因为定价太低所致!”
“什么?价格过低,反而没人买吗?”呃,回皇上,对方地太子身边,有个叫做托尔斯泰的这个家族的人,是俄罗斯的使臣世家,什么法兰西、英格兰、土耳其、波兰等国地驻外使节,多数都由这个家族的男丁担任。”
“托尔斯泰?呣,想不到那个狮子的先祖,原来是他!”
“呃,皇上?”
“啊,没什么,你继续说吧!”
“遵旨,依据这位托尔斯泰地说辞,如果我大明外销价格远远低于国内售价,会导致俄罗斯的商户转售回来,因为返销会更加赚钱。但这样一来,大明很快就会因为银钱外流而中止互市。因此,这个托尔斯泰说服了他们的太子,希望皇上恩准,能够把出口价格,上调两成。”
“呣,互市居然也有如此的弯弯绕,算了,这条朕准了。”
“谢皇上。再有,俄罗斯有意在北方,铺设大明与欧洲通商的陆路通道,因此,他们准备对克里米亚动武,届时,与大明的互市,就成为他们的军费保证,所以。他们希望皇上恩准,能够允许梅道嘉长驻俄罗斯!”
“他们?呵呵,他们是谁,朕不感兴趣,关键是你郑先生怎么看呢?”小朱饶有兴趣的望着郑三俊,他对自己当初选拔郑三俊为次辅的决定,越来越觉得有趣了。
郑三俊察觉到皇上地心思,老脸一红。
“呃,回皇上,李觉既是朝鲜的凤坪君。又是我大明的恭顺国侯;舒烨稷受封大明富平侯,又诰命蒙古巴音汗;福临既是南清的天敬汗,又是大明的诚顺王。当年还有南洋苏禄东国王,请得成祖恩准,定居中土。因此说,这个…嗯…!”
“因此说,”眼见郑三俊实在不好意思说出口,小朱索性自己挑破这层窗户纸,
“梅道嘉获得俄罗斯的一官半职,也无所谓。对吧?我的郑先生!”
“臣不敢,臣谢皇上恩典!”梅家同时成为中国和俄罗斯的皇商。以后再说,但通过对梅家的宽容,郑三俊再次成为小朱的坚定支持者。
他同意武内阁地建制,举双手双脚的赞同。第三个来谈判的是钱谦益,
“启禀吾皇,钱某听闻天子拟用史可法新制,施行国地两税,因此有谬论数语,请以陛下!”
“钱先生,快别这么客气。说吧说吧。”小朱还是头一次见老钱这么颓唐的跟自己说话,心中也是一软,要知道十六年前,钱谦益就因为科考舞弊的案件。
险些当不上内阁次辅;如今十六年后,又是因为科考舞弊,搞得被天下人嗤笑。
一个人同时跌在一块石头上。还真是不得不佩服老钱的这种执着。所以老钱如今以支持新法的姿态出面,目的无非就是希望小朱收手,能够放过他们。
如今因为杨嗣昌分管学政,于天下诸省,遍植学院,本就搞得东林、复社的人才流失;最近闹‘弊案’之后,东林、复社更加有式微的趋势了。
那么看看老钱地献礼吧:“设府衙,任官吏,催抑豪滑,以苏民困,疏竣水利;”
“革羡金,叱贪员,不袒权贵,督民参授,为民治产;”
“通航运,修坦途,采矿垦荒,减免钱粮,改贡定赋。”
“啧,啧,”小朱听得是直咂吧嘴,到底还是钱谦益啊,说出来的新政,虽有很多废话,但听着就跟宋词似地,合辙押韵,真是不能不佩服。
当然,钱谦益也并不全是无的放矢,其中催抑豪滑、督民参授、改贡定赋,这三条是很先进的策略,能够提出来,就证明这个时代的文人,是早已经看出了社会的弊端,只不过人们始终担心变革时,会连累自己的安危,才继续的慢性自杀下去。
如今眼见自身难保,为了自我挽救,钱谦益终于没有辜负小朱对他的宽容,明确提出了民本、民权、民生这三方面的改革措施。
“先生请回吧,一切有朕在呢,放心!”钱谦益得到这个保证之后,面色说不上高兴还是愁苦,仅仅长身一揖,转身蹒跚的离开了。
有了杨嗣昌、郑三俊、钱谦益地支持,军制改革,顺利实施,吴三桂丢掉了军队的实权,却获得了军界的最高位置,大明参谋总部少卿,位列众卿高位。
周定方同样是少卿,但他人缘好,大家都公推他兼任赏罚局正使,两个职务的工资加起来是每480,虽说还是不算多,但一家18口地温饱问题算是解决了。
处理完军制改革,小朱顺手又赏赐了薄珏先生。参谋总部研发局正使。
这位薄珏先生,显然不适合再呆在长春城了,否则早晚以渎职的罪名给拿下,这么一位人才,不安排个合适的位置,就是误人误国了。
不过说道薄珏先生地发明,除了‘折射镜’属于理应扶植的项目外,其余的都略略偏差了一些,搞笑了一些:雨伞望远镜,就是把望远镜同雨伞相结合,既可以打伞,又可以用来望天;半刃枪铳,就是对现有的长火铳进行改装,将枪管的前端削磨成尖刺状,本意是既可以开枪伤人,又可以用来突刺,这倒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但有个小问题:刺刀同枪管一体的设计,造成子弹还没超越冲程前,就开始了弹射,试验时,误伤比例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一百二十!
对于这样的歪才,目前亟需给他创造一个更加专业的科学环境,否则指不定出什么乱子呢!
科学院、工部、研发局,刚好就创造了环境。跳至!~!【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三联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