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秘方万万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章:秘方万万金 (第2/3页)

便彻底敲死这事儿!这就是为什么文官集团忽然积极响应册封周定方的原因!

    这个提案,小朱当然不会同意!但问题出来了,周皇后是个比较传统的女性,之前周定方虽然贵为武举冠军郎,但要在军队的基层打拼,而最容易获取战功的剿匪和外战,又都没有周定方什么事儿!

    所以大家没想到周定方会这么出色!等到周定方出色了,首先周皇后就认为自己的弟弟,应该为皇家、为周家,而主动放弃自己的事业!

    所以她也极力赞同自家人封伯爵,然后经营一份产业,过上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

    仓储这种行当,无非就是收取一个保管费,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什么好营生,如此安排是很恰当的。

    但挣扎在病榻上的温体仁,早就都看透了这点,他跟小朱一样,都认为皇商制度是权宜之计,当初为了集束资源打胜仗。

    才不得已施行皇商制度。但既然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就应该重新洗牌!

    对于江南诸党的伎俩,温体仁可比小朱摸的透彻!所以他极力反对周家经商。

    这么一来,周家地苦日子就眼瞧着来到了,伯爵的爵位很高,但除了朝廷举行各项礼仪时位居前列以外,并没有任何特殊的权利,而且俸给很低!

    明后期官员的兼职有过滥趋势,原因之一就是多兼一份差多拿一份薪水。

    但周定方先辞了一切实职,再重新拿伯爵的工资。一大家子都指望这点儿工资生活,不喝西北风才怪!

    于是周皇后委屈、伤心、气不过外加乱发脾气,也就可以理解了。不过小朱其实也是有考虑的,他始终认为,只要制度完美,外戚掌军权,也并非什么太要命的事儿!

    再说了,外戚不得掌兵,但可以兼文官啊!周定方文武双全,随便寻个外省安排。

    再或者放到南京官场当个中层干部,也是不错的选择!何必急在这一时呢?

    但这一切要等洗盘皇商后。才能公布谜底!这是温体仁给小朱定下的计划,所以之前的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

    周皇后那里能明了这些曲折,委屈地直掉眼泪,小朱看在眼里,痛在心头,但有时候政治这东西,就得演戏,就得狠心!

    再加上小朱本身性格上,又有好面子的缺陷。所以早起跟皇后公开打架,其实也是假!

    仿佛为了让小朱更加狼狈,快到正殿时,雨已经哗啦哗啦的下了起来。

    不仅一众文臣被淋成了落汤鸡!小朱自己也是浑身湿漉漉的。原本的规矩是,上朝大臣,允许带一名撑伞仆人入午门!

    皇帝的黄罗伞盖也有类似的功能。但大明朝好久没这么下雨了,所以大家都来个措手不及!

    “皇上,臣有本启奏!”

    “…”小朱心里很腻歪,朝会早就流于形式了,大臣们的题本首先由各部尚书来处理,然后交给通政司集中,通政司归纳之后,分拣给内阁和中书舍,中书舍那份,按照轻重缓急上报天子。

    内阁拿到的文件,先做票拟,然后入文华殿议定。整个文臣的奏本,也就是除本职工作以外地胡言乱语,谈工作谈感受的,上交通政司。

    弹劾告状地,或者交给司礼监的人,或者密折的形式交到中书舍。不论是题本还是奏本,都没有必要在朝会上重复一遍,因此从嘉靖朝起,大朝会的规矩就是:讨论议题不得超过八个!

    到现在这个时段,更是变成只要有八个大臣开口说话,这朝会就可以结束了。

    今天小朱本来心情就不好,再被雨水淋的有点难受,又看到眼前一群就跟刚从水里捞出来的大臣,他实在是打不起精神。

    懒洋洋的一挥手!

    “范卿家无需多礼,快说吧,早说完早退朝!”

    “哼!”吏部尚书范景文先哼了一声,表达不满,直等到皇上略微歉意的冲他点点头,老范才再开口:“皇上,民谚有云‘雨水雨,年水匀,雨打雨水节,春水落不歇’,今日雨水节气,恰逢甘霖骤降,实乃普天之幸,臣恭祝吾皇!”

    “臣等恭祝吾皇!”

    “啊…哈哈哈!”冷不丁来这么一下子,小朱确实很难适应,连忙干笑了几声,随后又心中一凛!

    因为政治人物就得这样,私事再是烦扰心神,当面临公务时,你就必须放弃个人情感!

    大明已经几十年没有春雨了!对于农耕文明来说,中国特有的24节气,是具有标志性的指导作用。

    而北京城地24节气,是准确的令人发指!今天雨水节下雨了,是大明朝近几十年来(1584143)的头一次,而饱受天灾困扰的国度,确实需要一些精神上地慰籍了。

    “如此,朕该当如何做,才能上敬谢天意,下告慰黎民呢?”

    “回皇上!”范景文很激动,也很崩溃,

    “吾皇自当亲率文武百官,步蹈南郊圆丘,祭天以敬!御身奉先殿,告祖为谢!百官士子,俸给仨月,庶民商家。免赋一季,非如此不能体普天同庆之圣德!”‘呸!

    ’小朱心中很愤慨!他倒不是怕走路,身子骨目前来看还不错,他是很心疼钱,好么,为了一场小到中雨,一来一往就是三个月的财政收支,他范景文一个吏部尚书,倒是真不怕户部难受!

    当然,明代文官向来渎职本职。而专注同僚,也就是俗话说的‘往里明白,往外糊涂’。

    小朱倒是习惯了!但面对范景文地要求,总要给个明确的答复吧,文武百官大眼瞪小眼地看着皇上,都等着发奖金呢!

    “嗯,范卿家所言,朕都知道了,只是这加薪免赋一事,朕这里倒是有个小小的念头!”

    “敢请圣上明示!”

    “啊!是这样。朕这些年收藏了几个美食的配方,正所谓民以食为天。我大明又多以实物计薪,朕就想,干脆将这几个配方送与众卿家与百姓们,也算抵充了吧!”

    “呃…”范景文没听明白,但就在他想继续问的时候,一旁的熊文灿跳出来了。

    “呵呀!昔年孙思邈有千金之方,而今,吾皇赠天下人数方,自当万万金之方!”大熊是户部尚书,范景文利用一次小雨就要加薪减税的提议。

    简直是对他的侮辱!眼见皇上这次很仗义的自己扛下黑锅,熊文灿激动之余,连忙出面打圆场!

    一旁的范景文也不是傻子,如今脑子也转过来。连忙跟着叮了一句:“但不知,吾皇的美食秘方,都是何种详细?又有几种呢?”

    “呣。范卿家放心,朕自当仔细斟酌,优中选优,呃,1、2…六种吧!”

    “嗡…”正殿内响起一片嗡嗡声,群臣都清楚,皇上又耍流氓了,六种?

    甭问啦,三种给咱们,就当涨工资了。三种给小民,就当税款返还了。

    你这范景文也是,明知道国家没钱,四天后地三坛大会就开幕了,正是花钱如流水的节骨眼上,皇上能舍得多掏银子才怪!

    还有那个熊文灿,也是一个混蛋!亏你还户部尚书呢,算术都不会,即便是六个价值千金的方子,你也不能给吹成万万金啊,拍马屁也没你这么拍的,呸!

    当然,虽说大明朝的人还摆脱不了迷信的桎梏,但毕竟已经很文明了,为了一场小雨就胡乱糟践钱财,大家是不会接受的。

    万一今年还是干旱,那国家不就赔了嘛!于是群臣们一躬身:“吾皇圣明!臣等谢皇上,臣等代天下百姓,谢皇上!”其中熊文灿喊的最响亮,他是三坛大会的总协调人,但三坛大会的主持人却是范景文,没法子,人家是正牌地老堂官!

    所以眼见范景文的提案,被皇上公开驳回,熊文灿是最高兴地!

    “众卿家免礼,朕会亲笔誊抄,于今日下午,最晚明日早朝前,将六个秘方公示于午门外的皇榜处,而待明日雨晴,你我君臣,均要步行天坛祭天!”

    “臣等敢不从命行了,今天的早朝,已经议定两件事儿了,六个秘方,步祷南郊!接下来,就到了言官骂大街的表演时间了。

    “皇上,吴三桂日前陪同南清诚顺王、诚顺太妃已然到京,但吴三桂以‘武将入觐,按例止在城外侯旨’为由,停驻在正阳门外的廊房二条胡同。”

    “噢!就是大栅栏嘛!听闻吴三桂善做手珠,想来陈先生是要弹劾他借机采买吧?”

    “呃…”右都御史陈子壮轻松的摇摇头,

    “皇上明鉴,吴三桂几年来亲提兵马,走遍辽东沃土,实在是劳苦功高,如今入京参礼,顺便采买,实乃人之常情!臣今天弹劾吴三桂,是因为他以南清冒犯天威之名,竟然拘禁母子二人,一同扣押在廊房二条之内。此等挟藩欺国,真真倒行逆施,反意昭彰!理当一个斩字!”

    “什么?”小朱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