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山水有佳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五章:山水有佳音 (第1/3页)

    【请牢记本站域名

    “”,或者在百度搜索:三联文学网】第十卷第五章:山水有佳音有学校的自习课,恐怕都是老师们的一厢情愿,更何惯养的定王朱慈炯。

    金方一推门,屋子里的喧闹声,就扑面而来,吓得金方立刻转身把房门带紧,出身征北军的冀乐华,那听力比狼还厉害,所以关门的行为本身,并不是为了阻挡声音,而仅仅是为了表达一种尊重!

    “一会小铃铛过来,便叫她看看,我画的究竟像不像!”小铃铛是灵儿的丫鬟,说好了一会儿过来接灵儿回家。

    慈炯自幼学过一些西洋画法,又继承了他皇帝老爹的绘画天赋,因此,经常画一些肖像给‘定国人’看。

    这次仍然是灵儿的肖像画,小姑娘歪头看了半天,撇着嘴指出了画作的缺陷。

    “一点儿也不像,鼻子都成鹰钩鼻了!”

    “怎么会是鹰钩鼻?这叫透视!”正这闹着,金方弯着腰凑过来半个脑袋,笑嘻嘻的悄声说:“三哥儿,嘘,小点声!”

    “没事儿,没事儿,书都抄好了,15篇呢!”

    “呦,是嘛!三哥儿辛苦了,快喝点甜汤补补脑子。”啥,啥叫差距?别人家的孩子都能打酱油,劈柴火了,他们家的三皇子,写俩字都要抱屈?

    借着慈炯喝红薯甜汤的空挡,我们从慈炯的幼年生活入手,来给他做个性格素描。

    他自幼跟着母妃生活在皇家科学院,组成这个成长环境的人员来自三个方面:徐光启一系的大明士子;礼妃阿萝及其身边的宫人;范西礼、费力为首的西洋冒险家。

    可以想见,除了徐光启之外地那两类人群,得有多不靠谱。其中最应该发挥作用的徐光启,又因为地位低于礼贵妃、工作太过繁忙、后期身体不好。

    从而丧失了总规划师的身份。这就造成一个非常遗憾的事实,科学院是在自由散漫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杂乱无章的生活态度,叛逆、好奇、思维活跃、蔑视传统。

    从小耳濡目染之下,朱慈炯早已经是一名野孩子了。他虽说来青浦没俩月,但已经干了不少坏事儿。

    站在阁楼上往下扔红薯皮,路过的阿公阿婆没少挨砸。后来冀乐华出面,站在楼下用穆刀把红薯皮打回来,正贴在抱着的木盆上,吓得小混蛋再也不敢玩这个游戏了。

    再就是大半夜的让可馨叫醒他。然后趴在窗户上学狼叫。这件事的后果就是,冀乐华提前躲在房顶上,狼嚎一起,就撒一包土下去,呛地小混蛋灰头土脸,从此这个游戏也告终止。

    正式确立小冀绝对权威的事件是这样的,慈炯一直想要个自动点火器…引火奴,但谁敢给他?

    于是这小子就利用现在他是‘老大’的宝贵契机,居然利用竹管做出来一个,别说。

    还真冒了火苗,但却把床罩子给点了。小冀可还兼着救火营的都事呢,闻警后,只两个起跃就从天井上了二层,火灭之后,小冀不顾金方、可馨的苦苦哀求,用穆刀刀鞘,狠狠打了十下手板,从第一下开始,朱慈炯就彻底痿了。

    当然,这小子在小冀面前丢掉了威风之后。又想折腾马世奇来着。他自幼吃香肠的,青浦这边没这个条件,做少了太浪费,做多了更浪费。

    他便写封信给马世奇。希望能委派一些人手,帮他做香肠。马世奇的回答很恶搞:“我朝腊肉,比之西洋香肠。美味以十倍计。然,殿下若为海港工匠出资建坊,当真善行义举!”潜台词很明显,想吃香肠可以,但要先出钱办个作坊,等修建上海港的工人吃上了,你才能吃。

    朱慈炯多有钱啊?单银票,他老娘就给揣了50万,于是做了一个300背书之后,就给送过去了。

    背书方式:“支与上海府尹马世奇,纹银300,择地、择工,兴建香肠工坊,以济募工。余款转票另返”并加盖定王印。

    香肠工坊开了之后,朱慈炯只吃了三根不到,就不再想了。因为他本意是希望身边多几个跟班,于是第二封信又发出了。

    现在的中国茶道,正式出现了一个分化地趋势,北方人多喝煮茶,南方则普遍采用冲泡法了。

    瓷器冲泡出来的茶汤,比紫砂大壶煮出来地茶汤,那味道可是强太多了,但朱慈炯却想借着‘喝不惯冲茶’这个由头,问马世奇索要(or购买)一套‘费氏子母铜炉’,也就是简易蒸馏器,他想做一些危险的化学试验。

    马世奇这次的回答非常简洁:“不得胡闹!”既然没人惯他,他只好想法子捉弄青浦的方县令,但人家方县令更有办法,遭到墨水包的暗算之后,就永远离他15步远,让他二次机会。

    就这样,朱慈炯像一头小野猪一样,打发着无聊而又精力过剩的岁月。

    东一头西一头的乱撞之下,还真被他发现了新大陆。可馨是伺候花土的宫女,慈炯又刚刚跟着周胤学习植物学,因此他提出了一个很奇特的要求…复合植被法。

    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是目前功德林地普遍做法,但这种树林对自然界的破坏,甚至要超过滥砍滥伐的。

    因为单一密集的树木,违反了最基础地自然法则…生物多样性!使得原生食物源,变得匮乏甚至没有。

    久而久之,自然界的反报复将异常强悍。这个问题当然不是他看出来的,可馨在随同拜祭徐光启之后,立刻注意到功德林内一片孤寂,不仅鲜花绿草少地可怜,甚至连小松鼠,小麻雀都看不到。

    这对于一个多愁善感、情窦初开的小姑娘来说,是很不快乐的事情。于是慈炯便搜肠刮肚的把的记忆搬了出来,写信给马世奇,希望功德林中,增植被。

    好在功德林是为了迁坟而建。所以松柏之间地预留空间很大,无论是补救性引进当地花木,还是垒砌小型的蓄水池,都还算方便。

    要知道坟附近,如果出现:百鸟鸣和、繁花似锦、彩蝶飞舞、水波粼粼的景象,是非常符合风水学的理念滴。

    于是‘定王育林法’立刻被马世奇行文上报,建议推广全国。—但朱慈炯的目的并不在此,他的希望是,马世奇能允许他去观摩一下‘填海造田’的宏大场面。

    高高的抽水木台,万人喧嚣的劳动场面。还有拉动水泵地00牛,这一切对他的吸引力是异常强大滴。

    马世奇再三犹豫之后,回了更简短的一封信。

    “待定”这种自由的囚徒生涯,是朱慈炯的最大困扰。也因此,金方带给他的消息,也就显得很难得。

    “炯哥儿,明早冀将军去南京。”

    “去南京?干什么去?”

    “哦,说是换银子,然后替您给青浦城的人买鞋子。”

    “哦?”慈炯强忍着喜悦的情绪,‘平静’的问道:“那要多久能回来?”

    “怎样也要三、五天呢!”

    “太好啦!”一旁的朱灵儿雀跃起来。

    “后天刚好二国舅要过来拜望,顺便找方县令商量事情。爹爹还说能不能叫炯哥哥过去赴宴呢!”

    “舅舅?他从南洋回来了?”是地,俩小口中的二国舅,正是田妃地哥哥田怀,只不过排行第二,是慈炯的小舅。

    “听说南洋那边的人,前年一起出远洋去打葡萄牙了,二国舅要回京面圣,禀告战事的。”

    “呣!”慈炯小大人似的昂头挺胸,一本正经的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