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我不是王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章:我不是王爷 (第3/3页)

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状,竟然被部分不良文人,大义凛然的解释为:“教海外番属,兴萎靡之态,而断觊觎中华宝器之心,更在推广汉字之余,兼兴归化之实,诚曲折之方也。”娘的,说的再好听,也就是一古代的《龙虎豹》,因此,现如今的出口书商,名声上,都不算太好。

    可人家朱贵子可是一正经书商,只刊印正经书籍。朱怡鈱因为从小没书看,所以他曾许下心愿,将来一定做一个达济天下地好人。

    现在领到刊印的工作后,便同徐家联手,徐家出人出场地,朱怡鈱出钱跑项目。

    合伙建了一家刊印工坊,然后发布告示,只要写书的,想出书尽管来‘青浦坊’,我们给你印,咱们一起卖。

    但前提是不印那些乱七八糟的。他们青浦坊地书,纸张的质量是很差的,没法子,得考虑成本不是?

    但内容和工艺却一丝不芶,每次刊印,都要反复核对三次之后,方才付印。

    这样一来,价廉物美地青浦刊,销路、口碑都还不错。收益也不算小,毕竟还有海外发行这一块嘛。

    虽说海外市场的主流方向不是很好,但青浦坊的书,五花八门,杂学诸科,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纪实文学’,刚好又填补了市场空白。

    到现在为止,很多没什么名气的学者,都会慕名带着书稿而来,因为青浦坊出书之后,大家除了拿到不多不少的一份润笔之外,眼看自己的作品能变成厚厚一小打儿的印刷品,心中的那个激动,才是真正的莫名。

    因此,朱怡鈱的家境,现如今还算是殷实。虽说青浦坊的规模和流水都不高,但毕竟朱怡鈱和徐家的人,都是过紧日子过惯了的,所以精打细算的,竟然还小有盈余。

    朱慈炯到来后,当地的知县就找到了这位朱贵子,总要给王爷安排个住处嘛!

    青浦县城除了他们家的二层小楼,最好的房子就剩下县太爷的衙门了。

    朱怡鈱把小楼出借之后,自己就搬进青浦坊了。他也是苦出身,住哪里本无所谓,况且距离也不是很远,相隔一两条街而以。

    按朱慈炯这小没良心的话说,从我这到大铃铛家,还没有文华殿到武英殿远呢!

    根本是蜗居所。要知道,当地就这么两位皇亲,自然要多走动走动,朱怡鈱不仅算他们家亲戚,还拥有这座‘老人城’里硕果仅存的年轻人…朱灵儿。

    慈炯年龄小,跟朱怡鈱实在没什么共同语言,又因为青浦坊毕竟是工厂。

    王爷每次来,大家都得下跪,时间长了,谁都受不了。所以很自然地,就变成朱灵儿行使探望照拂的职责了。

    有一个很有趣的事情,要交待一下,老朱家的庞大家族中,慈炯他们这枝的辈份传递,是最慢的。

    皇帝朱由检、定王朱慈炯在族中的辈分,才第十一代和第十二代。可瞧瞧人家吉王这边,‘怡’字辈就已经是第十四代了。

    更何况朱怡鈱今年都四十岁了。很明显,长沙这边养人啊!换句话说,朱灵儿的辈份,比朱慈炯低出了三代。

    灵儿应该叫慈炯一声族叔祖的,但两个孩子却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相互之间的称谓,也乱地可以!

    “炯哥哥,你今天又噪了吧?”

    “是啊,太阳雨嘛!”

    “不是,是你上午放铳的时候,我们家都听到砰砰的声音了。害得我午睡都没睡踏实呢!”

    “大好的春光,睡哪门子午觉啊!”说话间,慈炯笑嘻嘻地拿起一枝细毛笔,轻轻在纸上写了一个懒惰的懒字。

    然后挪给可馨看。可馨连忙弯腰用别的白纸盖上,随后轻轻的提醒这俩宝贝。

    “姑娘可记住了,今天写的是诗经。我们三哥儿写的则是论语,每人要抄满15篇纸的。”

    “嗯!多谢可馨姐姐!”灵儿接过书籍便埋头写了起来,一边地慈炯则用肩膀顶在可馨的腰上,懒洋洋地伸了一下胳膊,随手拿起两块墨条搭起积木来。

    可馨被慈炯如此亲昵地靠着,心里甜甜的,一时间竟然忘了督促的工作。

    直到一声:“咳!”是冀乐华过来了,慈炯立刻正身坐好,双手执笔写了起来,可馨也连忙满脸羞红的抄手后退几步站好。

    一时间,房间里除了写字的沙沙声,再无动静。冀乐华背着手,假装一个大学问家似的看两个孩子练字,随后对可馨说道:“可馨,你去替哥儿和姑娘准备点红薯甜汤去,这边有我看管着。”

    “华叔,我不渴!”慈炯很有些哀求的跟小冀说着,可馨在旁边,他总是感觉自在一些,但这位华叔很残忍的笑笑:“你不渴,人家姑娘还要喝嘛!”

    “大铃铛也不渴,对吧?”

    “对啊,华叔,我来之前,刚喝过呢!”

    “唉,姑娘来了,连口水都喝不上,可不就是我们三哥儿失礼了嘛!可馨啊,去吧!”

    “是!”可馨可怜吧唧的看了看慈炯,随后出去了,慈炯和灵儿眼见事情已经不可挽回,立刻埋头奋笔疾书。

    只要写完大字,今天剩下的时光,便又是他们地了。看着两个孩子认命一般的做作业,小冀回身找了把椅子坐好,他是征北军名将,现在负责管理王爷的安全和写作业的工作,虽然是大材小用,但级别可就不低了,在礼妃亲自操作下,升授承德郎,王府审理所审理正,正六品。

    而且史可法、黄道周过来授课地时候,小冀作为负责安全的王府武官,是有权利在一旁听讲的,他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接受当世大儒地培训!

    史可法为人很平易近人,虽说对慈炯很严厉,但对于朱怡鈱、小冀等人,却非常非常客气,还特意允许灵儿过来一起念书,毕竟小王爷年龄不大,一个人学习确实太过枯燥,因此选派宗人子女陪同伴读,也算合乎规仪。

    小冀习惯性的闭上眼睛,他现在的时间太充裕了,因此只要一闭眼,就会想起咏归城那边的虎山大帅。

    不论是以前的往事,还是今后的时光,他都在操心。但最常想起的,还是李老栓,还有那些为国捐躯的好兄弟们,小冀鼻子一酸,连忙睁开眼,再次起身。

    他是习武出身,又是骑兵,所以身材瘦长,走路无声,两个孩子什么也没发觉。

    对于慈炯,小冀有时候也是比较溺爱的,比如现在吧,慈炯当他面作弊,他就假装视而不见。

    慈炯怎么作弊呢?原来,慈炯自幼是个左撇子,结果礼贵妃专门纠正过这事情,但左撇子属于天生的优势,所以现在慈炯可以双手同书,双手同书写的字,速度略略快一些。

    每次见到慈炯这样,小冀都宽容的笑一笑。一个时辰后,眼见作业差不多快结束了,小冀才施施然的背着手走了出去。

    才出门,一直在外面等着的金方和可馨,连忙走上几步。金方拱手,笑呵呵的问着:“将军,三哥儿练好了吗?”

    “哦,差不多了,金公可要做什么?”

    “嘿嘿,还不是灵儿姑娘捎带的香粉嘛,在下有个搭配的新法子,想跟姑娘说呢!”他们俩说着话,可馨已经将一碗红薯甜汤放在天井中的石桌上,留着给小冀喝,她这边端着的大托盘上还有两碗甜汤,冲小冀行礼后,进屋去了。

    “哦,再有一小会儿就好了,金公,在下明日要去南京那边兑换一些银两,回头我会叫县衙的人帮忙看守门户,不在的日子里,还请金公多担待一些!”

    “那是,那是,”金方笑着应着,他也是有功夫的人,虽说放下很久了,但应对三五个毛贼还是没问题的。

    “将军可是要替三哥儿换银子买鞋?”

    “这是当然,王爷有此接济之心,难能可贵,在下当然要尽心办理。”

    “那是,那是。”听说又要花一大笔银子,金方心里别提多心疼了,但面上,还是堆着笑,把小冀给送回屋,连忙折身往回来。

    还没进屋呢,屋里面的热闹早传出来了。跳至!~!【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三联文学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