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海阔天空 (第3/3页)
边,报效国家,我们夫妻只有高兴的份。”
“呵呵,银英啊,欺君之罪可是不小的罪名呦!”小朱当然知道徐银英说地是真是假。
因为他们一家子都跟徐银英关系好,所以说话也就不注意。但旁边的贺逢圣。
却有点反应过度。
“启禀圣上,先有国后有家,全大国方能顾小家,徐氏之语实在是巾豪言,句句属实。”很明显,贺逢圣虽然是在替徐银英开脱,但这话怎么听怎么不人性化。
“呵呵,银英啊,看来朕又失言了,贺先生教训的是。朕领教了。”
“臣不敢!”
“多谢贺大人!”
“徐恭人客气。”
“对了,按我朝丁忧制,银英你的父母是不是都要回去?”
“回皇上,家父母和几位伯伯婶婶都要回去的。”
“嗯。”小朱眼见火候差不多了,连忙抛出他的预案。
“银英啊,老大人是他们天主教的教徒。这代君守灵的事情,是不是让费力他们去,更为合适?”
“全凭万岁做主,银英遵旨便是。”
“他这个…”小朱尴尬的挠了挠头皮,定王守灵,是昨天刚发布的圣旨,这还没到一天呢,难道改写不成?
所以别看徐银英说地很简单,实际上却滴水不漏。小朱使劲琢磨了琢磨,还是没想好解决的办法。
他这边犹犹豫豫,旁边的贺逢圣可就急了。他跟小朱一样,并不知道这件事儿的真正起因。
他只是从文臣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上海府的修建是大事。因为要将上海,建设成统辖‘沿海十三卫’的第一大港,因此成败与否,关系着新政的命运。
那边的马世奇年少成名,少了一些沉稳,如果借着皇子教谕的同时,对马世奇进行培养工作,完成由才子过度为名臣地成长阶段,岂非不是完美?
因此,一听说皇上想派自己的儿子去那边代君行仪,贺逢圣立刻想到了黄道周。
南京地大儒啊!有才名有地位,担任定王的文学老师,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再不就选史可法,此人老成持重,文名卓|时常出现在马世奇的身边,多少是一种助力。
所以,眼见皇上似乎有舍不得儿子的迹象,贺逢圣连忙一拱手:“启禀万岁,派皇子扶灵,实乃人间至礼,老大人鞠躬尽瘁,劳碌一生,恰逢吾皇洪恩浩荡,极尽哀荣。如今再选定王殿下,代君父盛服,实在千古佳话。况且,雾灵山的修道院马上要举办奠基大礼了,届时,彦王和淑慧贵妃娘娘,都要列席。若放费力等人过去,恐怕于礼不合啊!”
“是,是啊!”贺逢圣对徐光启的观感,是敬重有加的,他刚才的这番话,是要定下一个成法出来,那就是国葬的规格:选派皇族之人执晚辈大礼。
这要是得到正式确立,那可就是是流芳百世啊。将来只要有国葬出现,大家都会说一句‘首创皇族扶灵地,乃是时任内阁首辅的贺逢圣!
’至于为什么这些文臣都同意定王过去,原因就更简单了,定王慈炯这些年一直在科学院里厮混,皇上无论对其生母阿萝,还是对科学院都是青睐有加,这种情况下,尽快让定王离开紫禁城,乃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但只有小朱很是不甘的咂舌出声,毕竟圣旨都发了,确实不好往回咽。
况且,徐银英是当事人,做为孙女想让皇子扶灵,合情合理合法,也确实不好拒绝;贺逢圣是首辅,首辅地意见,皇帝是不能轻易反对的。
小朱试图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地挣扎着:“这关键是,哦,对了。朕是怕礼妃那边,究竟母子情深,万一她舍不得了,可怎么办啊?干脆,今晚,朕再最后问问礼妃的心思吧,你们说呢?”
“臣、民女,遵旨”…
“臣妾绝无意见!”这话响起来,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阿萝不打奔儿地表态。
让小朱很是尴尬和恼火,但他也没办法,总不能为了一个还没影儿地陈圆圆,而把银英、首辅和阿萝全得罪吧?
“阿萝,慈炯离京,可不是之国,也不是短期,起码要三年啊,你舍得吗?”
“皇上,民间有言:‘破心破至理。万卷万里路’;先哲也有言:‘千金买珠笑,糟糠出贤才’。慈炯在咱们夫妻身边。这些年多有骄纵,是该让他历练一番了。况且,老大人生前,为国为民,为君为妾,都殚精竭虑,身后哀荣,多大都不过份的,臣妾都想以身代君,替老大人扶灵返乡呢!”
“阿萝。难为你了!”得,小朱又崩溃了,阿萝的这番话语,即便有做秀痕迹。
但情感的饱满充实,却也并非虚伪,毕竟阿萝对徐光启亦师亦祖的情感。
是理应肯定的。小朱感动的眼圈也红了,鼻孔也大了,双手捧着阿萝的脸颊,动情的说:“早知大明振兴科技的代价,是老大人过早弃世,还有我地阿萝的娇颜枯萎,我宁肯不开科学院的!”
“皇上能出此言,非但阿萝无悔,即便老大人在天之灵,也足以告慰了!”
“阿萝!”
“…”阿萝身子不好,已经不适合大活动量的‘健身’运动了,所以小朱只是搂着阿萝,夫妻二人好想就这么坐在床屋里,对月到天明。
“皇上,慈炯扶灵,随从可不能太多,免得外臣顺势让慈炯之国松江。好远的!”
“那是当然,就是慈炯之国,我也想让他在燕地的,离咱们也近一些不是?”
“大内之中,金方老成持重,能文能武,还做的一手好菜;宫女可馨温婉淑静,跟着绯儿学过一些医术,就选他们两个吧。”
“可馨是谁?不过这都是你份内的事儿,你定好了。”
“外朝的文臣,就近选派南京的官员吧。黄道周、史可法都可以地。”
“史可法,我看好史可法了!”
“皇上,史可法这些年的仕途这么很顺,有什么原因吗?”
“呃…朕只是觉得他地名字好听。呃…你放心好了,慈炯归史可法教授,一定没问题的。黄道周的国学也很不错,干脆,就让他们两个一起当炯儿的教授吧。相信我,没错的!”
“皇上,京师巡捕营救火都事冀乐华,浴血征北,功勋卓著,但为人低调,声名不为世人知晓,就让他当炯儿的护卫吧。”
“你这个当娘亲,还真是周全!嗯,你不会早就跟银英商量过吧?”
“唉呀,皇上…。”小朱有没有被瞒过去,已经不影响任何结果了,因为三皇子定王朱慈炯,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被派往松江,已成定局。
“皇上,根据大明勋贵旧例,家兄怀,预计在五月到京述职,届时,万岁能否赏他一个百户的世廕?”
“呵呀,阿萝,你怎么不早说?”小朱心里快笑疯了,这可真是‘人见人爱鬼见愁’啊。
正愁没机会找人往哪边靠呢,这眼前的二舅哥不正是送上门的帮手嘛!
田家地人,小朱了解,都属于情商远远低于智商的典型,国舅爷下江南选妃!
哈哈,多么好的一个良机啊!……跳至!~!【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三联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