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海阔天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章:海阔天空 (第2/3页)

稀,动歪脑筋的人就多了起来,这里既可以放牧牛羊,成为毡子、毛呢地原料基地,也可以种植棉花,成为棉布的原料基地。

    还可以种植一种花草,用来生产西域特产,白色蜂蜡。如此一块地广人稀地土地,盯着的人自然海了去了。

    内省有限田令,大家都把眼光放在了外省,原本他们瓜分的已经不少了,但人心哪有满足的时候?

    于是很多人都把算盘打到了这里。在这件事儿上,小朱和新一届内阁的看法是空前一致的,新省的土地,被那些‘买办’折腾的差不多了,准噶尔盆地,一定要收归国有。

    他们只是头疼,找个什么理由呢?

    “回禀皇上,干脆以土尔扈特部敬献天朝的名义,将此等地方,收归国田如何?”郑三俊。

    “嗯!”小朱抬头看了看次辅大人,心中很满意,他当初决定留下郑三俊,看来是一步正棋。

    至于土尔扈特部,是否愿意‘敬献’,大家都懒得操这个心,不服就打呗。

    但接下来的事情,争吵又开始了。因为匪患不靖,国家听从孙诚地建议,每隔1、2百里,要修建一处军备仓库,这样的秘密军是要交待专人管理的,那么交由那个系统管理,也就摆上了日程。

    郑三俊的意见是由文官负责,也就是除兵部外地其余部门。但洪承畴却反对,他认为,新省距离北京太远,通衢路网又没有建设完毕,一个消息传过来,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如果交给文官,就这些书呆子,真要有兵警出现,黄瓜菜都得凉喽。

    所以洪承畴的意见是,交给军人自治。但别忘记,承天府、天山堡、咏归城、高杰地高昌国,这自治的权力已经很大了,再不做补救性的监控措施,将来的事情,谁敢打保票?

    所以由杨嗣昌提出来,交由御史台,也就是言官系统管理。就这一个问题,大家争吵了三天三夜,最后还是贺逢圣想出了一个馊主意,交由锦衣卫统管。

    这是一个向所有人妥协的方案,但也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秘密的军事设施,由情报部门统管。

    “呣,也罢,但此等事宜,一定要定出严格的规程出来,务必要落到实在。”

    “臣等遵旨。”

    “再有,贺先生的方略,务必再行完善,交由内阁通览后,方可施行!”

    “臣遵旨!”

    “图绘出来后,交兵部、内阁、文华殿,三处备档。”

    “回禀圣上,此等图绘,应以实名以代,臣祈万岁赐号!”

    “嗯,好啊。赐个什么名字呢?呃,就叫先遣图吧!”

    “吾皇圣明!”尽管小朱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但他确实想不起来在那里见过了,既然内阁都同意,他也不多纠缠,赶紧着手处理下一件事儿…《恩赐加开特用科大比之议》,这是很明确的国策了,但问题的关键是,考卷内容。

    温体仁曾经定过一套考卷,但被李邦华给否了。小朱这气啊!你李邦华监管的是吏部,你管礼部的事情干啥?

    这两天正斗嘴呢!而且这届内阁地五人,性格都挺另类,另类的人,往往坚持己见,所以这个问题,注定不是短期内就能解决的。

    不过是大家互相怄气罢了。君臣六人照例互相指责一番之后,只好厚下脸皮,暂时把争议搁置了。

    因为下一件事情,相对矛盾小一些…香港增制。原本熊文灿写熊策的时候。

    并没有谈论到香港。可小朱一激动,把香港给提为行省了。前一段时间。

    大伙失位,温体仁回归内阁后,又净忙活大事儿,结果君臣上下,就都把香港给漏过去了。

    这下子可就热闹喽,香港现在不过就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小岛屿,这么个小小岛屿,也要提省的话,那干脆,连崇文岛、大榭岛也都提行省算啦!

    当然这个问题也好解决。杨嗣昌参诸天大府的规仪,并以巴达维亚港为理由,将香港行进行了实际上的扩展。

    那就是:整个南洋,都算香港行省的行政区划。以上,就是小朱最近忙活地事情。

    但要说只凭借这四件事儿,小朱就能气急败坏的话,那他的涵养可够差劲的。

    所以,小朱气急败坏的原因,主要是接下来的这几档子事儿。因为卢象升迁居北京时,不是把高起潜给得罪了嘛,所以高起潜有事儿没事儿的就来小朱这边告黑状,今天早朝前,高起潜又来告状,说卢象升每天来上朝,不坐轿子不骑马,天天骑一头毛驴过来,这就是大不敬之罪啊!

    小朱一怒之下,差点没廷杖了他。卢象升是没钱聘轿夫,更没钱买马,这才租了云间会馆的一头毛驴代步,如果这事儿也能治罪,那还了得?

    把傻子高轰跑之后,小朱很自然的,开始了溜号:高起潜说起过,卢象升的如夫人好像叫什么清蓬,是秦淮花魁横波夫人地金兰姐妹,呣,还有一句诗‘清蓬横波柳如丝’,呣,秦淮,秦淮,叮咚,小朱忽然想起了赫赫有名的那个谁…陈圆圆。

    他现在,十分想见陈圆圆。但他想起陈圆圆,只是好奇心使然,他并不是一个**强烈地人,他只是想见识见识,那个传说中倾国倾城的大美女,究竟长什么样子?

    看看就成,绝无二念。除了这些乱七八糟,就是他宝贝三儿子,定王朱慈炯要扶灵松江的事宜了。

    小朱一想起这件事儿,他就更加头疼,因为儿子将要去的松江,距离南京实在太近,很不利于寻找陈圆圆的工作开展啊!

    在这个时代里,寻找陈圆圆?这可绝对属于昏君恶行!再说了,哪有当着儿子的面找美眉的?

    所以,小朱既没敢跟底下的臣僚商量,更没敢跟宫里的太监们商量。外面的文臣就不用介绍了,单说说宫里地太监,方正化、张彝宪等人都是几位老婆的班底,然后让这些人去找跟主母争宠的小老婆,那不找着出事儿呢嘛。

    搞不好,他们真敢随便拽着一个歪嘴斜眼的人过来,然后理直气壮地来一句:“万岁爷,此丑女,正是陈圆圆!”所以小朱现在是很郁闷的,郁闷的连前面地国事都没怎么上心吵架。

    并且直到今天,他才忽然悲哀的发现,整整十四年的执政生涯,竟然没有培养出一名佞臣,这实在太失败了。

    正在小朱为了相见陈圆圆不果而自怨自艾的时候,御前内阁会议刚刚结束,旁边留下整理誊抄的贺逢圣,忽然小声提醒了一句:“皇上,恭人徐氏银英,才刚拜表入觐,现在还在午门外侯见呢。”

    “啊?这才刚开春,这么长时间还不冻坏了?”

    “呵呵,吾皇不必心焦,命妇身怀六甲,侯觐时,按例可在车轿中待召。”

    “嗬。不错嘛,那就赶紧武英殿宣见吧,贺先生可愿随驾?”

    “呃,”贺逢圣明显犹豫一下,但还是躬身施礼

    “臣愿往,老大人身后,同僚自应观顾。”…徐银英的汇报很简单,她找龙虎山的道长给算了一卦,三日后起灵,最为吉利。

    请皇上批准!

    “银英啊。唐栋被朕留在了西域那边,你们夫妻俩天各一方,如今你又因为即将临产而不能扶灵回乡,唉,这些年真难为你啦!”

    “回禀圣上,家君为国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