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清蓬珠泪落君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九章:清蓬珠泪落君前 (第1/3页)

    【请牢记本站域名

    “”,或者在百度搜索:三联文学网】第九卷第九章:清蓬珠泪落君前||嗣昌的《分省育才略考》是一个代表,在他谋划自己其实全国的文臣武将,也都在绞尽脑汁的思索,如何才能凭借真材实料,凭借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货与帝王。

    这应该是一个非常正常的连锁反应,起因就是魏藻德的《状元策论》被公开发行。

    魏藻德三条策论中的‘实际控制’理论,率先引出了一个‘巴达维亚港的胡岚宝’。

    胡岚宝的模范带头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很多人,都根据其余两条策论‘边臣选拔、新国新政’,而产生了这样的认识。

    “九卿、内阁,恐怕我是没希望了,但既然有边臣之举,且有新政架构,那何不放开怀抱,去那天涯海角,为国尽忠呢?”换句话说,就是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如果死守在国内这一亩三分地上,此生就很可能碌碌无为了。

    而一旦自己能够远赴新省当官,则既可以获取无上的‘忠义侠臣’之名,也未尝不可以谋取一分富贵。

    还可以借着一些小小的特权,来为自家宗族,捞捞实惠。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对宗族的敬畏,是仅次于皇帝的威严。

    甚至有的时候,为了自己的宗族利益,而放弃国家的利益。这是现实,无所谓自私不自私。

    所以,毛遂自荐,申请去黑龙江、北海、天山等地任职,也算‘货’与帝王的一种方式。

    但如果全天下的人,都这么想,都这么干的话,恐怕小朱皇帝会发疯的。

    好在,当年的行府七都督。并没有辜负小朱的期望,我们一个一个地来看:洪承畴早已经是九卿了,而且是这届九卿之内,最有希望入阁的一位;沐天波因为世藩的身份,所以并不在这次政府大换血的考量之内;袁崇焕的处境很令人惋惜,于公于私,于人于己,他都不可能更上一层楼了;杨嗣昌的新政已知;现在,就剩下了三个人:李邦华、卢象升、熊文灿。

    李邦华有点特殊,那就是他一定会去北京的。因为南京的官场,早烦死这个死、硬、臭、冷的工作狂人了。

    因此,就算李邦华毫无新意,他也会被保送的,至于九卿还是内阁,那就是皇帝地事情了。

    但有一点可以保证,李邦华今后的工作,会很困难。现在,卢象升出场的时候,到了。

    …山东是个什么地界。这里是齐鲁大地,这里民风淳朴。这里农业文明发达。

    蕴育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孔圣先师。同时,这里也产生过最有性格的叛匪,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

    这里即是农业大省,也是商业大省,这里名将辈出,这里名士如云,这里有东岳泰山,这里有济南名泉。

    这里还有崂山,崂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道士,道士每天都会打坐,累了,就站起来远望。

    看见对面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道士在打坐。累了,远望……。

    呵呵,开个玩笑。总之,中华文明史上,我们是回避不开山东的影响力的。

    依据传说,山东人的子孙,远渡海外之后,成为了朝鲜人的祖先。而朝鲜人,又号称是日本人的祖先之一。

    所以,某些种族如果真心想认祖归宗地话,先来山东吧。认祖归宗,是中华文明中最神圣的一件事情,而如果一个人,先因为形势所迫,认了某人为干爹之后,那么按照传统,他地牌位这些东东,是要计入别人家的族谱的。

    如果想开宗立嗣,恢复族姓,只有两条路:义父恩准;皇上特许!现如今,皇上就专门发了三道恩旨,特许毛有德、毛可喜、毛仲明三兄弟恢复族姓,因其三人自幼家贫,亲族离散,皇上还非常体贴的,让卢象升主理,给他们三个,分别在胶东地区,寻三块地方,作为他们的祖望之地,再分别指定同姓各100,与他们三家一同开宗立祠。

    这同奴隶的划拨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这几百户人家,就等同于孔有德三人的直系血亲,大家共用一套字辈谱,开宗第一辈,有字辈、可字辈、仲字辈。

    所以,在某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里,卢象升就受邀,来为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的祠堂,举办落成典礼地剪彩仪式。

    三座高高的回廊石牌坊,远远就可以看到,上面挂满了大红色的绢花、就像一个涂脂抹粉的寡妇婆子,不伦不类却又醒目异常。

    卢象升虽说对于孔有德等人地审美观点不是很欣赏,但这丝毫不能影响卢象升欢快的心情。

    毛文龙跟他私交不错,因此,毛文龙的很多陋习,卢象升是很为难地,查办,未免太不近人情,不查办,又对不起国家。

    战时还好说,一切为了战争需要嘛,但战后的重建时期,卢象升的苦恼就愈发的深切了。

    但现在好了,孔有德等人的分家自立,其实来自于毛文龙的念头。分家自立可不是闹着玩的,虽说孔有德等人见到毛文龙之后,还是要行义子大礼,但从各方面来说,尤其是政治方面,毛文龙这样的行为,实际上是在散兵权以自赎。

    有必要先说一下献俘的次序:第一年的献俘是吴家,第二年,也就是今年是东江毛家军,明年是征北黄得功,后年才轮到征西军那边呢。

    毛文龙的义子众多,而且,个个都是手握一支劲旅的掌兵将领。那么在今年献俘礼结束后,国家一口气赏了七个爵位下来:老毛,世袭东江侯。

    小儿子毛承禄,东安侯;女婿陆继盛,东宁侯;义子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刘兴祚等人都是伯爵。

    这种情况下,毛家一门七杰,四伯三侯,可以说掌领了辽东南北两线的兵政大权。

    正高震主,当国家赏无可赏的时候,一杯御酒,三尺青绫。便是眼瞧着的了。

    所以,孔有德等人在得到毛文龙默许后,于献俘礼上,就拜请皇上能够恩许他们恢复旧姓。

    也由此向世人宣告,毛文龙为代表的老东江,开始操作解甲归田地事宜了。

    这不能不说是老毛的一个进步,识时务、知进退,有时候真的是一种功在千秋之义举。

    全北京都很高兴,卢象升更是在高兴之余,应下一个邀请。亲笔为他们三个编写字辈谱决,提写堂联。

    所以,当卢象升抱着三副对联,刚一下轿子,就听一个爽朗洪亮的声音响起。

    “卢贤弟,你可算来啦,俺老毛还以为你公务缠身,不来了呢!”

    “呦,爵爷这话可不好这么说的,象升一定要来的。”

    “…”毛文龙今天穿的像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