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生财有道的太监 (第2/3页)
杨春想把西施立成洗衣行祖师娘娘的心思,大家伙都知道,因为这样一来,他杨春不就跟西施挂上关系了嘛。
但大家都不敢在这个话题上说太深,道理很简单,就不啰嗦了。良久,杨春才非常单相思的叹了口气,开口阴阳怪气的说道:“老丁啊,我的孩儿们可跟我告状了,说每天都要等你老半天,你地架子可不小啊!”
“哎呦,”老丁吓的差点没瘫倒在地,这太冤枉了。
“春爷,您看,您这话儿,这是从何说起啊?”
“住嘴,”杨春立起身子,幽幽地逼近老丁,
“跟我这儿掉起书袋子了,看来洪夏官地书卷子气,倒真是没少了给你啊!”
“嗡!”老丁当时脑袋就是一蒙,他全明白了。东斜街的西边有一条大酱坊胡同和一条小酱坊胡同,洪承畴就住在小酱坊胡同。
老丁呢?老丁住在大酱坊胡同北边的羊皮市胡同,距离很近,都算得上街坊了。
所以每天老丁先是弯到洪承畴那边收衣服,然后再奔皇城这边走,但时间上,根本不耽误的。
没想到,居然被杨春挑上理儿了,老丁确实很害怕。看到老丁父子哆哆嗦嗦的样子,杨春的变态心理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心情忽然很愉快的说,
“老丁啊,听说你家三儿,跑到西边修路去啦?”
“啊!啊?”
“啊什么啊?你家三儿是不是跑到玉门那边修路去啦!”
“是,回春爷的话,我家三儿领着巡警的身份去地,但是因为地方上都还是军爷在管事儿,所以三儿每天都去修路的。”
“嗯,是啊,如今外面那些省份,民由军管,是近两年的规矩,他想当兵吗?”老丁现在是彻底晕掉了,这怎么了这是?
开始还挑理儿呢,要知道,先收谁后收谁,根本是小事儿,但谁都清楚,很多时候,就看有没有人瞎叨叨,皇帝的衣服排在大臣地后边,不仅是他老丁担待不起,就连洪承畴搞不好都要完蛋。
可老丁还没回过神儿呢,杨春又关心起自家的三小子了,这都那么了这是?
“老丁啊,我也不瞒你了,”杨这里,扭头看了看小丁,立刻,旁边的小太监一拥而丁一起撤出了这间小屋子。
屋子里就剩下他们俩人。
“我想拜托你四件事儿,四件事儿都成地话,我可以给你们家三儿,谋一个伙长的位置,然后领着承天府的腰牌督修三官道路。怎样啊?这个买卖不错吧。”
“那可太好了,春爷爷,莫说四件,四百件都没有问题。您尽管吩咐。”老丁习惯思维作怪,以为杨春无非就是买房、买地、买首饰、买药品之类的上贡行为,自然满口答应了。
要知道,现在除去两京十三省之外,国家新拿下了很多的新省,青藏、西域、蒙古这些地方上,都是军队在打理民政经济。
要是能当上军士,而且还是管着十个人地小班头,对于老丁这样的平头百姓人家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儿。
那么老丁为什么相信杨春会这么有把握呢?很简单。杨春是现任承天府都指挥同知,吉庆伯爵孙诚的干舅舅(还有分宜伯爵唐栋)。
“嗯,这第一嘛!”杨春对老丁的态度还挺是满意,背着手一边踱步,一边慢条斯理的说了起来。
“兵马司那边有一个小尚勤胡同,内(那)家人家儿到辽东奉天那边,开农庄去了,老宅子不要了,被我花5两银子给买了过来,你说他们还是前朝皇亲呢。居然心地这般黑,才不过一个三进带配院的房子。居然卖这么贵,这什么世道啊?”
“呃,是啊,人少了,房子反而越发的贵了,唉!”老丁敷衍着。
“可说的不是嘛!那房子,我给我姐姐她们家住下了,但东配院反而空了。我就想啊!”说到这里,杨春刚好走到桌子前,抬手温柔地把西施像给抱了起来。
非常恶习的用嘴哈一口气,掏出一块帕子擦了擦之后,才接着说,
“配院呢。我就想盖个小神庙,里面专门儿,就供奉咱们洗衣行地祖师奶奶。至于我嘛,韦陀奉观音,立个站像也就是了。”
“啊?”老丁差点没吐血,但也不敢多说什么,立刻点头,
“应该的,应该的,只是春爷立着,未免太委屈了。”
“倒也是,那这事儿你就看着办吧,盖庙的银子回头我给你,不用太节省。”
“唉!”老丁恐怖地知道,小神庙中,将出现并排坐着的一对儿夫妻了。
“第二件,徐老大人的《北棉录》,如今是最有名气的册子了,我本想给孙大人送去一本,但又不好亲自出面,你能帮着给刊印几本吗?”
“刊印?但不知,春爷您要几本啊?”
“开一次刊印,怎样也要2000册才的,只是你不能跟外人说出去。明白了吗?”最后这半句,杨春是恶狠狠说出来的,怀中抱着西施,眼中冒着凶光,真是要多变态有多变态。
老丁立刻点头,他清楚,现在宫里的公公们,也在四处瞎投资买地,有了《北棉录》自然可以事半功倍。
但这事儿当然是不能公开地。想到这里,老丁立刻点头,拍着胸脯应承下来。
“第三件,宫里这季节熏衣,历来是桂花香儿,但你知道吗?前儿个天子问起来了,说是淑妃的昭仪那边儿,什么过,过什么敏,叫我换个花香,单给坤宫那边用。你帮我想想,什么花香,同桂花是不同地,偏偏又能配上衣服。”
“哦,”终于够上专业了,老丁心里稍稍踏实一些,
“春爷,南洋那个冯香子的香料中,有一种叫薰衣草的,是草本的香气,同咱们的桂花素来不同,我家里刚好进了点儿,味道应该不差。就是价格忒便宜,给宫里的公主用,未免太低贱了!”
“嗤,”杨春很不以为然,
“低贱?直要宫里用的上的,他就得是贵的!”
“是,是。呃,春爷,同桂花的进价比起来,这一来一往,差利差不多在成左右呢。
“这我不管,总之你办事儿利索点儿就是了,你家三儿不在北京,老大又帮你管着作坊,就二小没什么着落吧。”
“哦,好,好!”这番对话,等于定下了分成比例,杨春独得5,老丁以二儿子地名义拿到一成。
又发了一笔小财的杨春,心情轻松加愉快。再开口,也就多了几分人情味。
“说起来,宫里的桂花才叫香呢,我这里刚好有淑妃娘娘那边不要的桂花,你拿回去,散进你地桂花里面,味道足足涨三分三呢,试试吧。”
“哎呦。哎,这可真是福分,福分。”老丁一边按照杨春的指点,从旁边架子上拿过来一个布口袋,一边高兴的想,说是四件,絮絮叨叨才说了三件半,估计今天见亮了吧?
“嗯,老丁啊,我这里有封信。你回头送给你家三儿,叫他拿着这封信去找孙大人,一准儿给他一个伙长地身份!”
“谢谢您内,谢谢您内!”老丁确实真心的感激起来,甚至有想跪下的冲动。
国家现在采取跳跃式的修路工程,就是说,不是从a点修到b点,而是abcd四个点同时开工,然后两头往起凑,等各条路点联通之后。
国家的路网工程,也就成型了。因此流动人员非常迅猛。在这种大流动的背景下。
又是刚刚结束战争的土地上,所以军人是地方行政的最大力量。像老丁这样的老百姓,儿子能够当上军系中的小头目,别说头目,就是一个吃长伙地士兵,都是一种造化。
因此说,杨春提的这三件事情,前两件怕是要垫点银子出去,第三件也不过就是挣点拼缝钱,但老丁还是暗自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