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十一章:雨雪霏霏 (第1/3页)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皇上,日前,吴三桂拜表陈情,恳请国家允许其父亲吴襄带俘入献,进京面圣。再有,辽东那边需要修城练兵,而诸侯诸王众多,因此,希望国家能封其为东平侯!”
“哟呵?”听到梁廷栋的汇报后,崇祯皇帝小朱,忽然匪气十足的坐直了身子。
“吴三桂的胆子还真是不小啊!先是违令屠城,再是虚报军功,后来又谎称什么福临不是皇太极的儿子。现如今更有本事了,居然跟国家要起封诰来啦!你们内阁兵部的,眼见他这么干,可就没有什么说辞吗?”
“呃!”
一众大臣都把脑袋一低,不过不是羞愧,而是都有些愤愤然。因为吴三桂的这张拜表,其实是受人指点后写的。指点人是周延儒。
这些官僚的本意很简单:吴三桂矫诏行事,确实很令人反感,而且更加过分的是,吴三桂先后违反了三次,诈降、屠城、骗功。但反过头来看,吴三桂的功劳也是大功、宏功。功过相抵之后,仍有功劳可以奖赏。
这里还有一道非常关键的政治习题。在历来的中国政治中,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定律“功盖天下者不赏”。为什么?天子行兵的目的就是把天下纳入怀中,总不能把已在囊中的东西——天下——也赏出去吧?岂不是白忙活了!既然付不起,就只好不赏。这就是‘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的根本动因。
而恰恰就是这个吴三桂,却巧妙地主动化解了这个难题,他有盖世奇功,却亦有欺君之罪,这样一来,罚虽可以无限而罚,就是降下死罪,吴三桂都没脾气,但要真这么干,又确实有刻薄寡恩的嫌疑。所以怎样都是要赏,因为这里面有一个黑色幽默,国家大可以非常从容地斟酌而赏,赏赐的折扣越大,全天下的人包括历史,越容易产生认同感。甚至就连吴三桂本人,也会感恩戴德感激涕零感佩于心。感动去吧。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周延儒才敢于建议吴三桂:先把辽国公这个封号给抛弃掉,辽国公?就是辽国侯都不行,赶紧改为东平侯。再让老父吴襄献俘京师,给国家长长荣光,届时寻机让吴襄留在北京当人质;再把奉天府的行政架构给搭建齐全,使得文武监督机制高效运转起来,这就很完美了不是?天子、内阁、舆论、历史、军界,各方面都可以交待过去。
面对如此复杂的温柔操作,全体官员都觉得这是一条绝对的良策啊!所以当看到皇上在上面装疯卖傻,一众大臣心里面都快骂大街了:这什么皇上啊!说点不好听的,吴三桂屡次矫诏行事,狂妄倨傲的责任,恰恰是你逼得啊,先是打压人家,美其名曰打磨利器。接着又背着袁崇焕发了一道密旨,搞得人家吴三桂挺好一小伙儿,生生折腾成现在这样。完了,您还一推六二五,让人家吴三桂来独自承担,这也太不地道啦!而且大家都很奇怪,这皇上平时挺机灵的一个人,性子也算得上宽厚仁慈,怎么偏偏就对吴三桂有这么大的抵触情绪呢?
但这个问题,是注定不会有答案的,于是,洪承畴硬硬头皮,站了出来。
“嗯咳,”洪承畴先装腔作势的清清嗓子,并借此发泄一下不满。
“皇上,吴三桂夜下广宁城,孤身救下善友教;两年四战沈阳城,终破敌酋于崇德伪宫;千里奔袭长春城,援助陆继盛,袭杀后金太子。此番种种,皆乃不世之宏功!国家奖赏,自当从优。况且在辽东战局之前,曾有坊间传言,先入沈阳者,仿云南沐家,以辽国公世镇辽东。今吴三桂拜表请封东平侯,分明是知进退,谙礼仪,忠君爱国之典范,因此,臣附议此计较!”
“嗯,”小朱无奈地点点头,心中遗憾地叹了口气‘看来,吴三桂这小子算是摇起来啦!’
有一点很明确,洪承畴的意见,其实代表了全体官僚阶层的意见。由此小朱发觉了自己的一个错误,那就是在儒家教义之下培养起来的官僚,其道德水准是不应忽视的。起码在国家看不到乱景的前提下,是不应该被低估的。盛世之下,论起胸怀宽广和开放自由,其实恰恰就是这些所谓的‘腐儒朽木’。就拿眼下这个洪承畴来说,办事儿多利索,多让人放心啊!
想通了这点,小朱忽然情绪高涨了起来,语调也轻松起来:
“啊,如此说来,吴三桂此番计较,虽表面狂言,实则乃是替国家着想啊!哪,诸位卿家,可还有什么计较吗?”
“呃,皇上,吴三桂功乃千秋,过亦贯古今。矫诏两次,虚冒军功,又相信谣言,污蔑已经归化的藩王,此种种罪行,即便不予明旨惩罚,封赏上,也不能太过优容。东平侯可为流爵,然后世袭东平伯也就是了。”
“好,好啊,贺先生此言,实在老成之举,朕许了。”
“谢,皇,上。”
贺逢圣一字一顿的谢过之后,心中也快速的重新理理思路,才又开口说道:
“皇上,东平侯既然定稿,那东江众将,也该有封爵之赏。”
“是啊,两年辽东,平定数十载之乱,东江、辽东诸将都该赏赐了。但不知贺先生可有腹案?”
“回禀皇上,吴三桂封侯,毛承禄亦应封侯,臣祈圣上,封毛承禄为东安侯,陆继盛为东益侯,皆为流爵。子孙世袭为伯。其余,杜明、何可纲、祖大春、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刘兴祚等人,皆应封流伯。子孙世袭锦衣百户。以下封赏有差,可叫袁崇焕、卢象升、祖大寿、毛文龙四人核定后,具文上报。”
“好,朕许了,你们内阁拟旨吧。”
“臣等遵旨!”
众将封赏一事,只有贺逢圣的身份最是超然。其他四位阁臣,同各路大军都有些瓜葛,因此封诰的事情,统统是贺逢圣在做报告。
征西军军系:
贺赞,青骢伯,建紫云堡,命天山总兵,承天府都指挥同知。御赐纯金竹节笛一支,优赏其部曲,可用浮云翼马作为军徽。
王来聘,宝兴伯,建四合堡,命鄯善总兵,承天府都指挥佥事。
徐彦琦,靖襄伯,建新源城,命盐泉总兵,承天府都指挥佥事。
高杰,广盛侯,建归宁城于高昌旧址(吐鲁番)。优赏封诰为昌国公,子孙世袭罔替,然必须世代朝贡。其夫人邢氏,赐一品诰命,每代女眷,可选一人世袭三品。
这就等于沿丝绸之路一线,连续安置了四员猛将来进行拱卫,四座藏兵堡的首要目的,就是以军威震慑。在行政上,统一归承天府来管辖。由于高杰的本事确实了得,又是变民军出身,因此国家上下,都不希望闯军回国。有功有名,百战老兵,又桀骜不驯,这样的人马谁敢收留?只好通过擢拔高杰的品秩,从而达到把祸根留在境外的意图。尽管这里是国家新拿下的领土,但新旧的观念,是很难改变的。
孙诚,吉庆伯,建衙承天府,命落日牧场总兵,承天府都指挥同知。
唐栋,分宜伯,建久治堡,命双陵湖(鄂陵湖和扎陵湖)总兵,承天府都指挥佥事。
这两个人不仅要守卫承天府、双陵湖、落日牧场,还要镇守整个****,监控白利土司顿月多吉,同时担负起策应贺赞等人的重大任务。
另外重建玉门关,特意选派周遇吉出任玉门总兵,兼承天府都指挥使。
这样,就是玉门关、承天府这两处关隘,以‘双龙探海,承天待发’之态,保全西域主权的完整。
顿月多吉,阐经王,开国白利,都城为崇恩城,晋为白国公。
征北军军系:
申甫因为是中国目前唯一的炮兵专家,所以必须回归天津武学当学政。
曹变蛟已经是百川福伯了,归建温泉关(布尔干都司)担任总兵,统辖鄂尔浑河、色愣格河,以呼应北海的两座兵堡和一处藩篱:李定国的望海城,白文选的采莲城。布里亚特的部汗吉尔格勒,已经是武定伯了,许他建设栖星城。
咏归城总兵,暂时由永胜伯黄得功担任。
为了呼应黄得功和曹变蛟,在乌苏井一带,修建广威关,选派满桂出任广威总兵。河套总兵是王承恩(与大内总管同名)。
这样,加上六娘娘城与河套镇,就形成了‘六虎镇大漠,一关挑两肩’的军力布置。
为了表彰舒烨稷的功劳,恩准他的六千万国债,可任意换购蒙古九百里土地。并册封为巴音汗(富贵汗)。
听到这里,原本由于困倦而有些没精打采的小朱,方才提起了精神。
“诸位先生,听闻乌云娜与咱们的富平侯情投意合,但不知此等事宜,可有旧例可遵吗?”
“呃,回禀皇上,既然封其为巴音汗,便合该按照蒙古习俗。我汉家之礼,自当不在拘泥之列。”
“呵呵!”小朱乐的很是开怀,成就这场姻缘,不仅仅是什么佳话问题,而是整个国家的民族政策的定位问题,当然了,政治考虑是不可以明说的,
“朕常常思忖自身,当这个皇上未必称职,倒是这月老红线,牵线搭桥,倒是颇有心得。这样吧,特许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