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漠海扬帆…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章:漠海扬帆…3 (第2/3页)

乌云娜,就足够了。

    好容易摆平了‘为谁而战’的问题,漠北联军的几位大佬,又开始闹腾了。他们丫之间原本就不对付,又有申甫这个搅屎棍子,现在更是谁也不吝谁的态势了。

    征北军最开始的设计是,联合漠北漠南,与征西军合力剿灭瓦剌,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利用部族之间的内部矛盾,在回师途中,想办法做掉扎萨克图的素巴第。您琢磨琢磨,既然打定了这么个主意,那自然要从一开始就把工作做足啊!所以这一路上,申甫这位‘妖僧’,就没断了挑拨离间。但这样的工作,似乎做的有些过:最典型的一次,申甫先找到了车臣部的硕垒汗。

    “会盟之前,咱们不是说好了嘛,将来有机会,我们大明出面提请漠西孟和汗,将瓦剌的部分牧地,分一些送给大汗。但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三音诺颜部的大汗,丹津喇嘛,他的旧有牧地就在西边啊!前日孟和汗跟贫僧说,想将他们扎萨克图和三音诺颜的旧有牧地各分出一部分来,同您在瓦剌的牧地做交换。”

    “交换?也可以啊!只要大小一样就可以。”

    “哦,大小绝对一样,甚至还有可能更大,这点包在贫僧身上。只是据这两年所勘察的结果来看,漠北这边的草场,已经连续三年遭受雪灾,似乎不太好用。”

    呣,挑拨的最高境界,就是先把利益摆在眼前,如果对方动心,才好进行下一步的运作。瓦剌那边其实也遭灾了,但人类的最大弱点,就是永远觉得山那边的花朵才最美。更何况,两个部落的土地,兑换一块缴获的土地,这其中,一定‘有’阴谋。

    眼见硕垒汗目露凶光,申甫非常恳切的说道:

    “其实呢,瓦剌的牧地,原本孟和汗是答应大汗的,只是觉得大汗的牧地在东,瓦剌的土地在西,中间相隔太远,恐怕转场过程中,太过劳累,刚好丹津喇嘛的驻帐在西侧,是以才做此安排的。”

    “哼,从来没有一个女人同时嫁给两个男人的道理,既然他们肯换土地,那干脆,我们车臣部去西边,他丹津喇嘛来东边吧。我这就去找他说理去。”

    “大汗息怒,息怒,苍鹰只有看见了猎物,方才伸出利爪。此事还远没到说破的时候,况且此等小事,巴布台吉出面也就是了。再有贫僧出面做个保证,定让大汗满意就是。”

    “嗯,巴布这小子,比梅花鹿还要机灵,他出面最好。我明天就跟他说,让他听凭天师的安排就是。”

    “如此,贫僧告退!”

    当天深夜,申甫又连夜跑到素巴第那边。

    “伟大的孟和汗,贫僧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想请大汗示下呢!”

    “天师太客气了,请说,请说。”

    “按照草原的规矩,获胜的一方,有权分享土地、牛羊、还有奴隶。可是车臣部的牧地,远在东方,那么瓦剌的牧地,可该怎么分给他呢?”

    “这个我跟丹津喇嘛早就商量过了,到时候,多分他一些牛羊和奴隶也就是了,还有苏尼特的美女,也多给他一些吧。”

    “可是,大汗为什么不考虑把旧有的牧地,让出一部分呢?”

    “牧地!是我草原儿女的生命之源!这怎么可以呢?”

    “大汗说的没错,但是大汗如今是漠西孟和汗,是这草原的半个主人,总要展现出大海般的胸怀,再说了,牧地有好有坏,只要大小差不多,再加上贫僧的开解,想来足够了。”

    “大小差不多?嗯,对,对,天师的这个方法果然不错。正好,三阴诺颜的3块草场,这几年差了好多,我这边也有1块合适的草场。两个部落的四块草场,再加上牛羊、奴隶和女人,足够了吧?”

    “我伟大的永恒之王,您的英雄气概,真是令贫僧敬仰!”

    “那就一切拜托天师了!”

    “如此,贫僧告退!”

    嘿嘿,大家看明白这次挑拨的关键吗?首先,同等面积的土地兑换,其实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条件,至于好坏,并不是很绝对的,今年坏,明年许就好了呢。但被申甫这么一搅和,硕垒汗觉得吃亏了,对方在拿盐碱地来糊弄自己。素巴第汗则认为,他已经做出了最英明的让步,对方没理由不答应。呸,他们能谈拢才怪。

    其次,双方都认为申甫是个好人啊!因为申甫只说了土地,没主动提及牛羊、奴隶和美女,那么硕垒就会认为,这些附赠品是天师帮着要回来的。天师真是辛苦啦!素巴第这边呢?他会认为,拿零落的次级草场、缴获的物资来兑换瓦剌的牧地,既没损失多少,又显得自己挺仁慈。天师主意多妙啊!

    最后,这里面本来没丹津喇嘛什么事儿,偏偏把他给搁里头了,就算能达成一致,也是他的损失最大。素巴第的土地只有一块,他却要出3块。如果谈不拢,硕垒会认为是他在背后瞎捣乱。素巴第呢?则会认为是他太抠门,不舍得3块草场。

    一石三鸟,完了还没申甫这秃驴什么事儿,果真是挑拨离间的最高境界。但这事儿被虎山大帅得知后,心中早已经骂开了花。

    “都说歪嘴和尚瞎念经,你这个花和尚可真够可以的啊,里挑外拨也没你这么乱来的。现在瓦剌还没打呢,谁敢保证就一定能赢?这不找死嘛!”

    但申甫已经这么干了,黄得功也不好再出面澄清事实。万般无奈之下,黄得功开始出面唱白脸,铁腕弹压各路大哥,叫这些人都他妈的老实点,先团结一心,共击瓦剌是真的,否则,一切都是扯淡。并且明确表态:打掉瓦剌后,由大明出面公断,该是谁的,就是谁的。呵呵,黄得功也不傻,说的话,吞吞吐吐留三分。到时候?到时候指不定出什么事儿呢。

    唉,如此矛盾重重的行军,黄得功还是头一次碰上,头疼的连胃就顾不上疼了。

    除了内部的重重矛盾,还有一个更困难的是,征西军的行程,显得拖沓了许多。想想,这也不难理解,承天府开建了,总要驻兵的,从国内抽调兵马,属于难上加难。一个是再没出钱的路子了;再一个,青藏一带的居民,只认征西军,换别人?战斗力存疑啊!再加上瓦剌的部落牧地,距离青藏一带太远,总要时间进行接触的。这么一来二去,之前的征西、征北合打瓦剌的计划,也就被无限期拖延下去。

    在贺赞孙诚唐栋高杰他们被纠缠在谈判泥沼之中时,征北军已经独自面对瓦剌20万大军,整整3个多月了。到现在为止,黄得功紧守营垒,坚不出战。反而是在两山之间,修建了一座咏归堡。黄得功的打算比较实惠,城堡两侧都是高山,正东方向是吉尔吉斯湖,气候宜人粮草不愁;正西方向一马平川,视线良好利于炮战。是一块易守难攻之宝地,国家那边急于收手停战,那便以‘咏归’来向国家表明心迹吧。

    但大明想停,不代表蒙古人也这么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说申甫的挑拨离间太过分的原因。如果当初别挑唆的那么厉害,大家也许真的会相安无事的。

    打又必须打,却又真难打。还要必须拖到征西军扑过来!怎么打?如何打?就成为黄得功的最大考验。所以在痛定思痛之下,黄得功想到了一个连环战法。很复杂,但也可以很简单。归纳下来,是八个字“以静待哗,不战而惑”。

    他们到达比斯塔克台后,对付和托辉特部,倒是没费什么力气,说是追剿,不如说是驱赶,和托辉特部的败退很狼狈,也很匆忙,甚至连大汗的金帐都丢下了。随后就是瓦剌大军的正式到来,本来瓦剌的盟主哈拉忽拉,因为听闻固始汗被阵斩,最担心的是征西军,却不成想,征西军被承天府绊住了手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