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北海采莲(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六章:北海采莲(中) (第2/3页)

将来旧汗辞世,便扶植这三人上位。

    “这样一来,咱们就可以定下这样一个规矩:要想担任蒙古的可汗,孟和汗也好,巴图鲁汗也罢,或者受封为王,都要首先成为布尔干三司使。如果在封王称汗之前,没有在这三司供职,便是不合法理!”

    舒烨稷说完之后,略略踌躇得意地端起茶杯喝茶。帐中的其余三位则在细细琢磨。老舒的方法很偏门,因为圣旨中明确说明,三司的长官使,是需要国家核准批复的。将来的可汗与王位,也需要按照惯例,通过圣旨来确认。

    这种双轨并行的‘身份确认方法’一旦确立,其实就从法理上,正式建成了大明对蒙古的行政权威。同时还给予蒙古族最大的自主性,属于绵里藏针的方略。而且成行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大明已经‘默许’素巴第孟和汗的封号了,那其他的会盟部落,稍稍得到一些好处,也不能算太离谱的决策。他素巴第当然不好意思反对,一旦笨笨素巴第钻进了这个圈套,那将来的蒙古乱局,将不复存在。

    申甫、黄得功、曹变蛟都不是笨人,等想明白其中的关键之后,大家对视一眼,取得了默契。只是因为申甫、曹变蛟属于仕途顺利的,所以比不得黄得功来的谨慎,老黄可是曾经几上几下的经历,因此,黄得功稍稍提出了一个担心:

    “可是,这样一来,咱们就超品啦!圣旨中,只叫咱们定正七品以下的官员啊!”

    “唉,虎山大帅无须多虑,当今圣上的秉性,属于该放便放得极开的性子。而且绝没有那些酸丁腐儒的迂腐。只要讲明利害,这品秩倒算不得大事。而且咱们的方略,并没有太过分的要求,又是提请朝廷批复的,想来天子那边,在通盘考虑之后,会同意的。”曹变蛟。

    “那,咱们就照此方略,连夜呈文吧。只是,不知道罗刹人那里,得功你是怎么定的?”

    “这个问题好办,可以跟忽里台(大会盟)同时进行。我与申和尚,辅助爵爷在这边经营会盟,那边就让变蛟领一营偏军,长驱奔袭,一举拿下大湖西岸的藏兵堡。其人尽斩,只留一两个传信的,就说,大湖自古便是汉家旧地。现在,漠北各部,为了向天朝表达供奉的诚意,特意将大湖归还上国。罗刹人要想打,凭借咱们征北军,还有蒙古各部联军,还怕那些妖精不成?”

    “嗯!也好,也好。那就有劳曹将军了...”曹变蛟高兴地冲老舒一拱手,“...呃,在下还有一个提议,那便是本次忽里台(大会盟),虽说定下了孟和汗和巴图鲁汗的规制,但势力范围、牧地、领地、封地等等,都要等扫平瓦剌之后再说。战事胜利,咱大明就有权公开昭告,以布尔干都司为交界之处,彻底将蒙古分成两半,不再让他们跟以前那样,互相的联系越少越好。这点,绝对必要。免得将来这么多的王爷、大汗的,纠缠不清,反倒埋下隐患。”

    “如此甚好,全凭爵爷做主便是。”

    “我的阿龙不在,干脆,申和尚你来动笔,咱们连夜向朝廷请旨意。”

    “为什么是我?”

    “因为你的字最好!快点,别偷懒!”曹变蛟。

    …

    先放下温泉关这边阴险的会盟不表,先说领着一营人马去北海的曹变蛟。跟随曹变蛟从河套镇出来的三营人马,现在还剩下2营多,单冲这点,曹变蛟就非常敬服黄得功。

    黄得功在制定作战计划时,从来都是先人后己。那么能打的忠真军,战斗减员高达4/9。而明确的战功,却是曹变蛟的人更多一些。

    因为蒙汉古联军下一步军事行动的规模很大,黄得功这边的人手确实有些紧张,所以,便只分给曹变蛟一营的人马,作为偏师去北海采莲。如果不是小曹舍不得,黄得功他们甚至还想留下李定国呢。

    北海采莲的重要将领,一共是三个:曹变蛟、白文选、李定国。

    “将军,罗刹人发现咱们了!”

    曹变蛟正撒欢的往前赶呢,一旁的李定国忽然拉住他的缰绳。

    “呵呵,无妨,不过400人而已,咱们整营兵马前来,还怕这个?”

    曹变蛟话音未落,忽然听前方传来‘啪’的一声,清脆而清晰。

    “不好!”曹变蛟心中暗叫一声,连忙侧面闪身,但是,来不及了,一颗弹丸‘突’的一声,钉入他的左胸,曹变蛟健硕的身子向后栽倒!

    “全军后撤,有敌来袭!”

    李定国反映神速,立刻高声下令。并且勒马前冲三步,以替曹变蛟遮掩。旁边的白文选,则催马上前,从地上一把拎起曹变蛟,横放在马鞍上,再把身子朝上面一趴,打马便望后跑。一边跑,白文选不忘嘶声大喊。

    “定国,罗刹人绝不止前面数人,两侧定然还有埋伏,快做断后。”

    话音未落,两侧的密林之中,已经出现了零星的枪声。接着传来李定国的怒吼声。

    “前哨断后,全军后撤十五里。”

    因为接近北海,所以,沿路两侧,满是高大丛密的树木蒿草,曹变蛟有些轻敌,以至于落入了罗刹人的圈套。现在行兵道两边,不断有敌军施放冷枪和冷箭,更要命的是,这些罗刹人的枪法和箭法,非常准确,基本是一矢发出,必见血才落。即便明军都是百战老兵,但还是有很多人着了道。

    枪法这东西跟箭法一样,靠的是经验和感觉。经验和感觉是两个涵义,前者是时日的积累,后者则是天分。好在李定国、白文选平日里练兵勤奋,明军在短暂的混乱之后,迅速依靠经验开始了反击。

    大多数的明军,都在撤退途中,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还击,打马后撤,头不回,只凭耳中的声音,或者眼观同袍中矢的部位,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

    马上拧身,抬手一枪,或者张弓搭箭。百发百中,不中不发。这样的反击,在十几息之后,便产生了效果。

    沿途两侧的密林高草之中,不断传来惨叫声,甚至还有马匹中矢的嘶鸣声。

    “大家不要回头,不要停留,继续后撤,对方也有骑兵!”

    白文选气急败坏的高声嘶喊。他怀中,就抱着曹变蛟的身子,曹变蛟已经昏迷了。白文选没有还击,只是将身子铺盖在曹变蛟的身上,任凭弹丸和箭羽自身边呼啸而过。他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快撤到安全地带,好尽快对曹变蛟进行施救。

    但是多年训练的成果,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因为不论是骑兵还是步兵,在撤退时,切忌不顾一切的撒丫子疯跑。越是训练有素的军队,通常越是会保持好队形的完整,并且一边撤退一边组织反击。

    但这样的情形,却叫白文选和李定国,空自急迫的快吐了血,他们胯下坐骑的速度,始终冲不起速度。

    “文选,快走,快走。”喊完,李定国又冲着前队高喊:“大家两边闪开,护曹将军离开!”

    尽管是在撤退,尽管是在反击,尽管遭遇到伏击,但明军依然迅速两边让开,留出一条生命通道。

    白文选也不搭话,双腿狠很一夹马股,战马唏溜溜一声长嘶,只几个起跳,便跃到了队伍前端。

    当明军略显狼狈地,于十五里外站稳脚跟之后,曹变蛟的面色,已近白纸。这是失血过多造成的。

    “医官呢?医官!”

    白文选刚才跑地太猛,以至于很多部曲都被落在后边。好一会,随军医官才急匆匆上前,一边叨叨咕咕的说着什么,一边冲上来,直接抢过曹变蛟的身子,平摔在地上。

    医官左手伸进曹变蛟怀中,按住胸膛,右手扯着甲胄,抬头冲白文选吩咐道:

    “帮我一把!”

    白文选闻听,立刻伸手,与医官一起,撕开曹变蛟的甲胄。医官顺手将曹变蛟的中衣全然扯下,露出左胸前大片的皮肤。只见胸前心脏左侧一点,一个小小的血洞,正在涓涓的冒着血沫。

    “还好,没中心脏,而且是斜向外射入,弹丸又挤住了一处血管,血流现在减少了。”

    医官一面口中叨念,一边从药囊中,拿出用具。银刀横向一划,接着竖向插进伤口,再把刀柄斜斜一撬。

    “把住了,我要撑开伤口。”

    白文选伸手按住刀柄,鲜血涓涓冒出。甚至有一股血顺着银刀涌上了刀柄。

    医官不理白文选的焦急,探手抽出一根长长的银针,顺着伤口一点,一点地探刺了进去。左一下,右一下,随后右边刺了两下,再往左横向一划,子弹的位置找到了。随后,换一把镊子,镊子的头部,是圆形而非尖形。

    “撑开,继续撑开,”医官一边吩咐白文选,一边狠命的把镊子塞了进去,经过连续四次的尝试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