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北海采莲上 (第2/3页)
夏里,悠哉游哉的举办了一个围猎活动。但一个下午的短暂安宁之后,就又要开始工作了。小冀将兔子随手往地上一仍,立刻整容来到黄得功面前。
“你去跟申和尚说,参加大盟的人到齐后,不可再行借法蒙骗之事,咱们是军人,太过偏锋,于威名有损。”
“是”小冀说完转身要走,又被黄得功叫住。
“等等,我的原话没必要转述,你想好了再去说。”
“放心吧将军,会盟诸部,齐聚之后,应代天子宣抚,神迹一事,不宜公开宣讲。这么说可对?”
“呵呵,没白跟着义师念书,如今也学会掉书袋了。好,比李老栓还有马雄他们几个都强!”
“多谢将军夸奖!”
“去吧。”
小冀离开后,黄得功仰躺在草地上,最后眷恋地看一眼蓝天,随后带领众人起身,呼啸着唤回战马,他们的休假结束了。算上今天,他们整整休息了31天。这1个月里,征北军没有再四处出击,因为漠北的蒙古形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西线闪电一般击倒了苏尼特部,进而连续出手袭杀十六部落。东线如烈火一般席卷了吐谢图汗部。这神迹一般的军事打击,使得漠北各个大小部落,都胆战心惊。短短一夜之间,曾经声势浩大的苏尼特七部联进,就只剩下了女人和孩子,这样的恶果,任谁也不敢再起抗争的心理。幸存的部落,再也不敢让这种噩梦继续下去了。
扎萨克图汗部、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三音诺顔部,本是漠北喀尔喀四个最大的部落。现在,吐谢图汗部因为却图汗的回归,已经摆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扎萨克图部也成为大明的盟友,其余数十个小部落,被灭杀的了十中五、六。剩下来的,就全跑到车臣汗部的身边,大家就差一个合适的机会了。
于是,整个鞑靼蒙古,都公推车臣汗部的大汗硕垒,派遣使者来到温泉山谷,希望能由大明主持召开一次忽里台(大会盟),届时,蒙古诸部将向额哲汗与大明表达归顺之心。
黄得功在与舒烨稷交流后,觉得这确实是一次契机,二人在征得曹变蛟和申甫的同意之后,大家再次联名上书朝廷,希望国家能够允许。在这点上,舒烨稷、黄得功、申甫、曹变蛟四人做的非常好,事前请示,事后汇报。确确实实值得表彰。
朝廷那边,皇帝小朱连同内阁和九卿,自然是同意的,只是言官系统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抗击,大概的意思就是‘干脆把漠北全给灭了吧’,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小朱最后把鸿儒社的四位大员都请出来了,好一阵的说服与教育,一直拖了20多天,才算中外上下取得了一致意见。批复的圣旨一到,申甫就忙开了,谁让他是‘白衣巫师’呢,这一来一往,刚好就是31天。黄得功也乐得清闲,带着兄弟们结结实实地休了一个长假!
接下来的几天,很多部众的代表,开始陆续到来,当蒙古各部的可汗、台吉、济农见到传说中的诸位人物之后,都暗自叹一声‘侥幸,多亏见机早啊!’种种迹象都表明,征战杀伐的漠北蒙古,似乎出现了和平的曙光。
然而,在距离会盟正式举办还有15天的时候,黄得功又再次面临了这样一个难题:
车臣汗部的硕垒汗,率领喀尔喀24部前来会盟春狩。原本是好事儿,但问题是,扎萨克图汗部的大汗素巴第却‘忽然’拥有了野心。起因就在三音诺顔部。
这个部落的实力,其实是整个漠北四强中最弱的一个,能拿出手的,只有4万多人,温泉山谷战役,又没有他们什么事儿,本该最应该老实。但偏偏就是三音诺顔部的部汗,丹津喇嘛,向‘素巴第’提出了一个想法。
“我同意会盟,也愿意以大明为宗主。但四卫拉特(瓦剌)那边,不是还有个大会盟嘛!如果全蒙古境内,出现了两个会盟,这不就成笑话了嘛。而对‘瓦剌会盟’最感兴趣的,不是咱们老哥俩,恰恰是‘和托辉特部’的‘俄木布额尔德尼’啊,他们的牧地,又与卫拉特接壤,如果这个钉子不拔除,咱们不好办啊!”
“你的意思是?”
“现在的大明,四处开战,即便武功极盛,也必定要在全蒙古境内,扶植两到三个大部落滴。兄弟预计,降服东面的科尔沁和后金,只是时间问题。西面,征西军以讨还公道为名义,去征伐和硕特!固始汗又被阵斩,卫拉特土崩瓦解就在眼前。这个时候,咱们自当要投奔汉家。只是我们三音诺顔部,如果不拿出点像样的见面礼,好说不好听啊!
“所以兄弟想借助大汗还有明军的力量,抢先一步将和托辉特部给解决掉,然后献俘归我,而牧地归大汗。这样一来,您的扎萨克图部的领地就是最大的了。兄弟在大明那边,也有了一份功名。为此,我愿从中斡旋,这次会盟公推额哲巴图鲁汗为盟主,但主掌东南蒙古,而在西北蒙古,则奉大汗为盟主,这西北蒙古大汗的汗号,我都想好了,就叫孟和汗!”
“呣,”
素巴第没搭言,但神色中却很是自得。眼见素巴第眉开眼笑,丹津喇嘛心下明了,他已经说服扎萨克图大汗了,于是进而继续说道:
“其实大明是管不了咱们太多的,只要东蒙古被他们收归版图之内,南蒙古成为他们的前庭院落。那么西北蒙古这边,他们不会看重的。况且,四卫拉特的牧地广阔,只要咱们将宰桑泊东南的土地送给大明,每年再进奉九白之贡,想那小天子,一定是满意的。”
丹津喇嘛的计划非常独到:孟和汗的意思是永恒的王者,从现在的态势来看,一旦真的出现西北蒙古孟和汗,将非素巴第莫属。而上奉九白之贡,则是蒙古的最高礼节,向大明进奉九白之贡,意味着最高的臣服之心。这样软硬兼施的计策,大明这边其实很难拒绝,也不好拒绝。一旦真的形成东南、西北两大蒙古群落,丹津的三音诺颜部,就将成为西北第二大部落。确实是一个很‘完美’的构想。
但这次对话,被笨笨素巴第,全文转述给了申甫和黄得功。二人立刻一边招待越来越多的蒙古代表,一边开始了反复推演!
黄得功不担心他们言行不一将来对不起大明。因为这阵子,大仗虽只有温泉山谷战役,但却一战而灭苏尼特部。小战无数,杀伐无算。明军的战斗力,早就把他们震慑住了。现在唯一的担心就是,素巴第和丹津喇嘛这么干,朝廷那边会不会允许?
按照这么个破计划,首先就要主动去攻打和托辉特部,而和托辉特部与绰罗斯部的关系密切,牧地紧邻。攻击部队势必面临两部近20万的兵马,这可就是会战了,明军当箭头主攻的大会战。战事一开,不死不休,任谁也不敢保证就一定能打赢!
就是打赢了,原本四分五裂的蒙古,也还是分裂成东西两大块:额哲巴图鲁汗统管的东南蒙古,素巴第孟和汗统领的西北蒙古。这样大的变数,可不是他们几个就敢定下来的。
何况一旦输了,国家根本没力气再重组军队二度征北。这样局面下,从头到尾都被排斥在‘权力分配中心’之外的却图汗肯定反水。年龄不大,却一心想一统蒙古的额哲汗,也很可能翻脸。不出三年,蒙古势必再次陷入混战。这个推演结果,对大明绝对百害而无一利。真要这样,征北军的血岂不是白流了?
于是黄得功的胃,又开始疼了。就是申甫,也急得连续三天忘记了剃头,都快变成头陀了。
他们之所以难办,还有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