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章:承天牧场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五章:承天牧场下 (第3/3页)

简便的方法来回顾一下这段史实吧:

    一、最初的态势

    时间:若干年前;

    地点:天山西侧;

    假设背景:有一个国家;

    出场人物:国王k;三个大臣b、c、d;国王的弟弟a。

    二、混乱的开始

    某一天,大臣c忽然挑头,公开扬言,要把老国王废黜。那自然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喽。

    对抗的局势:‘d+k’:‘a+b+c’

    三、结果:

    1.国王死了,

    2.大臣d的长子被b给杀了。

    3.王位由国王的弟弟a继承。

    4.b、c、d暂时还是这个国家的大臣。

    四、后来的后来,又出现了第二次变化:

    大臣b,跟新国王a结成互为翁婿的同盟关系。

    大臣c,因为带头反叛名声不好,被当成替罪羊,扛着黑锅流放千里。

    大臣d,因为支持但却没能保全老国王,从而得罪了新国王a。一直被打压打压再打压,持续的打压,永久的打压!艰难的生存着。

    五、内因:

    1.很明显,国王的弟弟a想篡位,便找到了c,因为c比较莽撞,便当了出头鸟,随后被卸磨杀驴。

    2.大臣d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那个啥。但因为他曾经是新国王登基的绊脚石,结果,被持续不断的打击报复。自己长子的牺牲,换来的竟然是这样的结果!!!

    3.大臣b呢?正是他与新国王a,事先制定了篡位阴谋,并最终渔翁得利。

    六、至此,我们可以负责任地,做出如下推论:

    1.作为c,他一定觉得很冤,自己平白无故地得罪了所有的人,还被驱赶到了远方,呆在兔子不拉屎的鸟地方,心中的冤气,真是冲天啊!

    “老子被骗了!我在远方,真诚的祝福阴谋者不得好死!”

    2.作为d,他一定觉得更冤!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那个啥,自己长子的生命都牺牲掉,却落得个墙倒众人推的境地。

    “我那在天国的好儿子啊!愿你化成冰冷的鬼魂,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的夜色里,都出现并徘徊在阴谋者的床头!”

    3.请大家注意:老国王也是有儿子的,父位子承,天经地义。但原本是自己的王位,竟然被叔叔给抢了去!

    “痛苦,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我原本纯洁善良的灵魂。你们在那里啊?我的父王,我的母后,我的小可怜们!你们现在是否也像我一样,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里都燃烧着悔恨和疯狂的怒火?你们可像我一样,整日踌躇在叔叔的王冠的阴影中挣扎?我,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哈姆雷特!1564年出生的莎士比亚啊!你,你就是阴谋家们的帮凶!祝愿你们这群人尽快去见上帝!”

    4.具体时间及莎士比亚的严正声明:

    “本人于37岁写的剧本,跟发生在1621年的这起悲剧,毫无关联!另外,我此刻早已经行走在天国,并正徜徉在主的仁爱之中。在那圣洁之光的照耀下,东方的智者,正在指引我走向一棵柳树,那上面正挂着一把竖琴,当我抚摸到琴弦时,因为情不自禁而泪流满面……”

    七、代入:

    大家应该看清楚整个的脉络了吧?现在我们把真实的人名带进去。

    老国王k=和硕特部落首领,全瓦剌的大汗,拜巴噶斯台吉

    新国王a=和硕特部落首领,全瓦剌的大汗,拜巴噶斯台吉的亲弟弟,图鲁拜琥台吉。也就是现在的固始汗。阴谋家。

    大臣b=绰罗斯的部落首领,准噶尔丹的亲爷爷,哈拉忽拉台吉。一个天生的反叛者。

    大臣c=土尔扈特部落首领,书库尔岱青。请大家记住这个名字,因为他就是著名的东归英雄‘嘎达梅林’的先祖。而土尔扈特部西迁的起因,恰恰就是这起篡位事件。阴谋的受害者。

    大臣d=杜尔伯特部落首领,****台什。很忠厚老实的一个人。阴谋的受害者。

    老国王的儿子们=鄂齐尔图车臣台吉,阿巴赖台吉、昆都伦乌巴什。阴谋的受害者。

    ...

    好了,当贺赞他们,从戴曦口中,获悉了这段瓦剌的历史之后,众人击掌庆贺!真是谢天谢地谢人啊!正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上天赐给大明如此伟大的契机。

    贺赞长揖一礼,恭声谢道:

    “多谢戴大人指点,戴大人出使番境,身陷囹圄,饮冰卧雪,却依然怀抱一颗赤子之心,小子们,受教了!”

    “呵呵,身虽败,气亦衰,却有命为国出力,老夫已经算幸运的了。这五年来,老夫最怕的,就是死在异乡,而不能将抱负抒展。今日,真是天可怜见啊!”

    “戴大人高骨之风,可比昔年苏武!”

    “唉,那里敢比?那里敢比?苏武是有人刻意招降他,老夫这里,却是无人理会滴!”

    听到这里,贺赞等人的鼻子,又都是一酸,望着戴羲苍老衰弱的样子,很多人心中都忿忿然起来!

    ‘如今这皇上也真是,时不常的就弄点这样的篓子出来,这事儿要是被言官知道,还不定怎么骂呢?那些朝廷官员也是够呛,皇上时不常的犯糊涂,你们也不说警醒着点,派了个使节出去,就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啦?这真是,直娘贼的!’

    大家正默默无语满腔愤的时候,戴羲忽然又颤巍巍的掏出了一张纸。递给贺赞。

    “这上面,是老夫这些年刻意结交的人士,因为身份低微,所以结交的,都是些奴隶。但此人,就是这个叫青果尔的,是一名厨子,他服侍的,刚好是****台什的儿子硕齐尔岱青。如果你们想联络上硕齐尔岱青,便要通过此人滴!”

    “如此,吾等多谢戴大人成全。戴大人可在此地安心休养,待身子强健一些了,由这些兵丁,护送大人回国返京。”

    说完,贺赞等人,躬身施礼之后,陆续退出了房间。

    ……

    注:

    1.奥鲁,蒙语,后营地的意思。

    2.固始汗同哈尔忽拉被称作瓦剌‘合约尔’双台吉,意思是兄弟双王,按照古代评书的理解,就应该是‘一字并肩王’。

    3.另外,固始汗二人在历史上无论名气如何,都不值得我们尊重。因为:

    首先‘哈尔忽拉’的后人‘准葛尔丹’同样是一名反叛者和分裂者。可谓家族遗传。

    其次,正是固始汗逼迫‘土尔扈特部’西迁的。多年之后,英雄‘嘎达梅林’史诗一般的东归,虽然现在已经成为传奇。但在那漫漫的血泪归途上,冲天的血腥,妇孺的哭泣,至今仍有余韵。由此可见固始汗就是一个蛮横的阴谋家。

    最重要的,当时的青、藏早已经是中华国土,而固始汗的牧地,在哈萨克斯坦地区,属于存活于西域诸国的外部武装。正是这个外部武装,先入侵青海省,屠杀了‘却图汗’的‘新吐谢图部’,整整2、3万户牧民都被杀了。

    紧接着,固始汗又以入侵者的身份,进入****,帮助当时的****,先灭杀顿月多吉的白利族,后将红教派别连根铲净。期间焚毁无数的庙宇,抢夺大量的财物。可见,固始汗这个家伙,对于中华来说,是人人得而诛之的。

    4.教派争执以暴力屠杀为结束手段是令人遗憾的,而借助外部武装的力量,来达到目的,更是令人齿冷的丑恶行径。

    5.本章之中,所有对话独白,都是原创,虽然有借鉴,但不多。作为文学爱好者,模仿莎翁、调侃莎翁,都是向莎翁致敬的方式。我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也不是最后一个。【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