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章:承天牧场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五章:承天牧场下 (第2/3页)

!’

    不但奴隶名册、妇孺名册整理完备,甚至连牛、羊、马三册,都已经搞好了。而且在大家意料之中,固始汗的头颅,也被放在了一个鎏金的大托盘上。

    “啊呀!大人真是帮了吾等大忙了,贺赞代表征西军全体将士,真心感谢大人的帮助!”

    “哈哈哈,那里,那里!名册在此,请将军过目吧!对了,晚上咱们要纵酒狂欢才是!不知...?”

    “这是当然,今夜咱们不醉不归!”

    晚上的酒宴中,除了唐栋和李信,其余哥几个都喝大了。喝到最后,顿月搂着孙诚的脖子,支吾着说:

    “为了我的身体,为了我的容颜!为了真神的赐福!”一个‘为了’就是两碗酒,喝下第六碗酒,孙诚立马吐了顿月一身,被吐了一身的顿月,反而哈哈哈的狂笑:

    “喝...酒,只有....c...这样的,才叫...喝...酒!为了我的袍子!”

    “大人,为…了.我的酒量,喝!”

    喝到后来,顿月死活要把女儿嫁给孙诚,还说什么,孙诚是天子的连襟,如果孙诚娶了自己的女儿,将来,顿月的身份就是国舅了!

    “不,不,只有大人...的姐妹嫁...与天子,方...才是国舅!”孙诚咕噜完这句话,隐约觉得有点不妥,于是就一头栽倒。...

    在他们撒酒疯的时候,两名士兵扶着的唐栋和李信一起,来到奴隶营盘中,准备点算核对。前锋营的人,今夜司责夜防!

    之所以要点算核对,是因为顿月的人在造册时,为了图省事,只是按照‘壹’‘贰’‘叁’...这样的顺序记录,也就是说,奴隶战俘没有名字,只有编号。李信熟读史书,知道这样的做法,是‘元’留下的习惯,因此,李信找到唐栋,希望能按照名字来登记,否则,天朝就跟蛮夷一个层次了。

    这个地方曾经是固始汗的营盘,奴隶所在的地方也就保持了原貌。这里是唐栋和李信所见过最脏的地方,四周弥散着奇异的恶臭,霉烂的食物、生锈的用具,破败的皮毛,统统混杂在一起,奴隶们同这些垃圾一起,散乱的,堆积在黑糊糊的地面上。

    惟一的一支火把,摇摇欲灭,闪烁在一位老人的脚边,老人的头发胡子,已经很长,遮盖了整个头颅,有那么一刻,李信和唐栋甚至以为老人已经死了。

    唐栋动动手臂,叫亲兵松开扶着他的手,随后半蹲半跪在脏兮兮的地面上,从地上拔起火把,同时一只手轻轻扶在老人的肩头。火光闪动间,那名老人浑身一震,便即醒来。

    唐栋这才发觉,原来老人是坐在地上睡觉呢,长长的头发已经叫人分不出哪边是正面,哪边是反面了。只有胡须之间的双眼,叫唐栋心中稍稍安稳些,这个老奴隶的身体还算凑合。老人醒转后,被唐栋的行为吓了一大跳,立刻挣扎着想站起来。

    身后不远的两名亲兵,不像唐栋离的近,所以看的不是很真亮,眼见老人正在试图站起来,立刻拔出了穆刀。这些奴隶如此半死不活的模样,他们自然容易受惊。但唐栋没回头也没动,只是立刻左手向后一摆,致止亲兵妄动。

    在唐栋的目光中,老奴隶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指着亲兵手中的穆刀,忽然清晰的说道:

    “穆...刀?穆刀!你,你等是大明军士!”

    汉人!唐栋心中立刻惊怒异常!大明的子民,竟然被这些人当成奴隶!唐栋愤慨之下,立刻强行站起,对亲兵喝道:

    “把刀收起来,去找医官,再多拿点食物衣被来!快去!”

    两名亲兵没有搭话,立刻分头就走。这正是武学新风,只要听清命令,不用答应,直接去办。

    “你,你等可是武学之人吗?”

    说完,老人身子踉跄,向前扑到,唐栋连忙伸手扶住了他,只见老人须发间露出的一小块脸庞,浮现出狂喜而疯狂的表情,只是老人依旧清亮的双目里,缓缓淌下来两行清泪。

    “老丈小心,在下大明京师五军前锋营指挥,征西军前锋唐栋,敢问,您老是谁?”

    “莫非是武举细柳郎?”

    “正是!老先生怎知唐栋?”

    尽管自老奴隶微张开的嘴中,有一股污浊之气,直喷在唐栋的脸上,但唐栋根本顾不得这些了。因为从老人的言行可以判断出,这是个文人。

    “我,在下,不,本官,呜....!”

    老人显然因激动而语无伦次起来,甚至由最初的呜咽,而变得嚎啕大哭起来。一时间,四周的奴隶们都坐了起来,大家的眼神,麻木之中,略带着一丝希冀。他们知道,眼前的新主人,不同以往。

    ......

    “什么?大明出使西域各国的正使戴羲!”

    第二天,头上覆盖着湿冷毛巾的贺赞,突然惊叫出声!昨夜,唐栋和李信二人,竟然在奴隶中,找到了失踪已久的戴羲。

    崇祯七年,天子为了经营西域,曾派了一名书生,以出使的身份,去打探漠西一带的底细,但后来,大家便都忘了个干净。以致于家乡的亲人,为戴羲盖了一个衣冠冢,落成那天,当地县令还亲送了一块牌坊。现在倒好,就在固始汗的奴隶营盘中,失踪的戴羲,竟然重新出现。

    “李信,你所学庞杂,以你见,其人如何?”

    “回将军,戴大人谈吐、学识、见闻,都远在学生之上,有此大才,绝对是我大明士人!”

    “啊哟!快,叫齐所有的主将,大家要恭迎圣使!”…

    戴羲老眼昏花的蜷缩在毡毯之中,虚弱的声音,述说着一段饱含辛酸与隐忍的秘辛!

    他出使之后,原本还算顺利,西域各地,对天朝来的天使,还是比较尊重的。而且戴羲所学,涉猎极广,不仅仅包括酱油的酿造,还包括牦牛如何配种,才能生下更加健康的牛犊;什么马种,什么羊种的,一度很得西域人的喜爱。

    但是,当固始汗和绰罗斯东进之后,戴羲的命运就发生了改变。他当时所处的杜尔伯特部,在宰桑泊一带被固始汗打败,戴羲便成为了阶下囚。固始汗当时,意气风发,根本瞧不上什么天朝,什么天使的,如果不是戴羲有配马种的本事,他早和自己的随从一起被杀了。

    最近这整整两年多的时间,戴羲便被固始汗带着,漫山遍野的狂奔。如果不是要留他性命给牛羊配种,管理奴隶的牛羊倌,是不会管他死活的。为此戴羲还拥有了驾驶牛车的权力,虽然平时驾车赶牛,晚上还要同其他奴隶一起被锁上,但也算保全下性命。

    听着老人的讲述,六名大明将领,都怒火中烧。在高杰大声咒骂中,王来聘一翻手掏出一把金柄匕首,咄的一声,插在戴羲面前。

    “戴大人,固始汗已经死了,这就是他的随身匕首,这可算替大人报仇了!哈哈哈…”

    王来聘笑到一半就不笑了,因为戴羲重又哭了起来。

    三十天后,

    “既然我们的使命,便是战斗,那么,请陛下能够允许我们,任凭风的指引,借助骏马的铁蹄,向着远方前进吧。我们要追上雄鹰的羽翅,我们要找到那太阳落下的山谷。我们要让大明的国土,大明的马儿,大明的旗帜,永远沐浴在阳光的普照之下。”

    这咏叹调一般的表白,是戴羲写出来的。戴羲在南京时,就接触西洋人,出使之后,又混迹于番人之中。所以,戴羲现在的遣词造句,已经具备了典型的西方风格。

    但贺赞敢把这么一篇文章送回北京,也是基于一个前提的。当戴羲阅读最新的圣旨后,很有前瞻性的,同贺赞他们讲述了一段史实:

    由于戴羲讲述的故事中,牵扯到很多的人名、地名、部落名,这些名字实在太复杂了,看着头疼,写起来更加闹心,让我们得意洋洋的,以一种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