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连蒙带打(下) (第2/3页)
双马牵引,可与正常的骑兵持平。
300辆轻车,轰隆隆的就排好阵型,第一排是50辆,第二排是100辆,第三排是150辆,以梅花间竹的方式排列,第一排放的是独丸子膛。
曹变蛟带着四哨3200名骑兵,在轻车炮阵的左侧站立,另一边2千由李定国带队。中间驾驶轻车的步兵,一共是1800人,这些人身上没有携带武器,他们的兵器全在车上(便于取放)。临时指挥炮阵的,是白文选。
白文选一身大红色的将军甲胄,手扬穆刀,高声呐喊:
“第一排,放!”
‘砰...’
150门小炮,齐齐轰鸣,150颗圆圆的独立弹丸,瞬间就飞了出去,带着嘶嘶的锐响,冲向驼墙。仿佛150只硕大的飞蛾,映在雪地上,是黑麻麻的影子。影子由宽渐渐变窄。直到全部击打在驼墙的中心区域!
‘好炮法!’
白文选心中暗叹,申和尚的炮兵,果真是名不虚传。他刚才并没有做出集中攻打的指令,但第一排炮兵,却本能的选择了集中弹点的攻击方法,这足以证明申甫的本事。其实还有一点,也很叫白文选等人惊诧,那就是申甫的军队中,有很多番夷官兵,大概数目在200人左右。这些人,有红毛葡萄牙人,也有黑皮肤的‘昆仑’人。
“报将军,填膛完毕!”
“好,再放!”
砰、砰、砰......又是一次持续而短暂的轰鸣,雪地上,再次掠过飞蛾般的阴影,由宽变窄。
驼墙,大漠之上赫赫威名的驼墙之阵,在两次轰击之后,便已经摇摇欲坠了。
“报将军,填膛完毕!”
“放!”
随着第三次的轰击,驼墙被轰塌了1/3,剩下的2/3,也基本处于逐渐垮塌的前奏了。
“第二排不动,第三排进,列一字车阵;填霰弹子膛;第一排退,卸马,三人持盾刀,两人持铳,一人掌车炮!”
白文选曾经在天津武学呆过,对于炮兵的指挥,比较熟悉。眼下只是让他们守住阵脚,以白文选的水平,足够应付了。
这时候,一旁跟着的蒙古向导方才明白过来,原来开始列的三排车阵,不是为了作战需要,而是为了让第一排的车队,尽快自缝隙中退到队伍的后方。
透过驼墙崩塌的缺口,往里面望去,一队队的蒙古士兵,正在呼啸整队,他们在等待轰塌驼墙的弹丸,彻底降下温度。450颗狗头大小的铁****丸,正散发着白色的蒸汽,远远看去,好像那里变成了地热温泉。
“咦?不对!山谷中果然有温泉!将军,怪不得他们七个部落都要在这里安营,原来里面的山谷中有温泉!”
向导兴奋的喊着,但随即,他发觉没有听众,因为明军,正在迅速的变换着阵型。
山谷中的骑兵出来了,因为明军没有动,所以,他们在走出山谷后,也没有急于发动进攻,而是迅速排列好了三个方阵。正面的最多,有8000人左右,两侧稍微少一些,也在三四千的上下。
“传令,敌人很可能要两侧迂回,壹、贰两哨后退三马身,护卫车阵,伍、陆哨跟着我!”
“是!”
随着齐声的答应,曹变蛟这边的骑兵阵营,快速的做着换位。
车阵另一侧的主将李定国呢?
“传令,敌人如果迂回包抄,叁哨一定要去接应曹将军,肆哨随我留守,护卫车阵。”
“是!”
李定国跟曹变蛟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曹变蛟发自内心地渴望往来冲杀,而李定国则更愿意当一名救援者。
“呜...”
蒙古阵营中,传来悠长的牛角号音,这是总攻的信号。随着呜咽绵长的号音,蒙古骑兵的方阵,开始了前移,他们的速度很快,因为在一百步的距离内,只有一个死亡地带,车阵前30步左右,至于30步外,那是弓箭的范围,但蒙古健儿最不怕的,就是弓箭。所以,马队速度,在还差40步的时候,就已经提到最高。
冲过30步,耗费的的时间只需要两次交睫,这两下如果通过了,就是肉搏近战,冲不过,就会被后续的铁蹄踩踏成泥浆。
“放!”
当骑兵冲到40步的时候,白文选也下达了放炮的命令。当第一轮霰弹炮发出的时候,蒙古的骑兵方阵,刚好,进入了30步的距离。
每辆轻车,有三门小炮,刚好就是三轮齐射。说的复杂,其实就是一名持火绳的士兵,轮番点燃三门小炮的引线。随后,这名士兵会立刻蜷缩进车厢里,将火绳插入怀中熄灭,随后再从车上捡起软盾、穆刀,等待时机再冲出去。
请注意,刚才白文选的命令‘3人持盾刀,2人持火铳,1人掌炮’。这最后的炮兵刚刚把火绳揣入怀中,连青烟都尚未来得及冒出,车外站立的袍泽,便已经同第一批冲过来的骑兵,战在一起。
软盾举起,连马蹄子,带长刀,能扛什么就扛什么,随后,便是东倒西歪的被战马撞飞,带倒,但明军手中的穆刀,仍毒蛇般刺出去,寻找着一道道的血光。
等炮兵捡起穆刀盾牌,跳下车子后。车阵前早已经是一片血肉模糊的惨烈长条,无数的尸体、兵刃、炮弹,黑黑红红的散落其间。车阵后,是更见惨烈的搏杀地带,骑兵冲过,要么留下明军的性命,要么留下蒙兵的性命。曹变蛟的壹哨、贰哨,连同白文选的肆哨,就站在车阵后方,每20步远一站。他们的任务,就是再给蒙古骑兵设置三道障碍。
骑兵搏杀时,最佳的方式是反复冲击,而不是缠斗。对于防守一方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叫对方的骑兵,始终冲不起速度,每次冲击都尽可能的延长时间。更何况,明军的训练,更侧重于缠斗。
前4批冲过来的蒙古士兵,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在这段时间之内,明军占据了绝对的上风。但是,
但是,前4批的骑兵,冲过去之后,他们用生命,为后面的4同伴,铺就了一条坦途。这条坦途上,不再有霰弹炮,不再有弓箭,不再有火铳。他们可以轻松而又安全的直接冲到明军的面前。从这时开始,明军的死伤,才正式到来。
最后第8批骑兵的速度,被毫无阻碍的提到最快,很多明军尚不及做出反应,身子就被飞驰而过的骑兵,踩踏扭曲。
“壹、贰哨,随我来!”左边的曹变蛟。
“叁哨,冲过去!”右边的李定国。
也只有这个时候,明军最后的三哨人马,才开始启动,他们的职责是获取胜利,而不是误杀友军。所以,只有当最后一批骑兵冲到,他们才要选择最佳的时机,将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