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铁骑追风(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章:铁骑追风(1) (第3/3页)

再说说毛承禄,按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老实孩子,但居然就自行设计出‘划凤坪道以宁朝鲜’的计划。虽说小朱对于割块地不是太心疼,因为他连那块地究竟在哪儿都不知道,划也就划了。可这问题也不算小问题啊,总不能为了说和邻居家小两口儿闹的别扭,而自己掏钱替人家买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吧?

    然后就是征西这边,可以这么说,整个征西军的骨干力量,都是小朱耗费十一年时间,精心,亲手打造的。贺赞、孙诚、唐栋就不用说了。先说王来聘吧,当初为了他,小朱可是硬着头皮咬着牙,生生把吴三桂到手的冠军郎,给愣抢了下来!徐彦祖也是,又无根基,又没有太过硬的战功,只是因为小朱的一力提拔才有了今天。这回倒好,国家今天刚敲锣打鼓的把李自成给招抚了,都说余音绕梁,可这边回音儿还没散干净呢,那边李自成已经被这小哥几个给射杀了。这叫什么事儿啊?

    是,武将可以拥有自主权,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可小朱扪心自问,自己的各道旨意,都对得起这些年轻人,跟那个臭名昭著的‘十二金牌令’是有着本质的区别滴。可再瞧瞧这些年轻人干的事儿,胆子也未免太大了吧?

    军为将私,历来是国家大忌。帅代君权,更是忌讳中的忌讳。什么是国家统帅?谁又是国家统帅?自然是,那个谁啊!

    所以小朱必须有反映了,趁着现在还有能挟住他们的筹码,必须重新纠正一下这些年轻人的思路了。小朱的筹码,就是国内的物资供应链,精兵战略中的‘精兵’对于物资的需求是强烈的,因为您人少啊,全仗着装备比人家强。一旦物资链断裂,敌众你寡的情况下,不死也扒您99.9层皮。所以发展精兵战略,使得国家在减少成本的同时,也更加明确了管理层次。道理真的很简单。

    等方正化把润色拟就的圣旨,在君臣面前朗读一遍之后,众位阁臣都有点儿心虚的连声称善。这个旨意在震慑军系的同时,也很恰当地给他们紧了紧螺栓。

    正当这些人各揣心腹事的时候,温体仁出面打破了僵局。老温没觉得这事儿跟自己有多大关系,因为他是孤臣啊,孤臣的另一种说法,就是皇帝的宠臣。

    “皇上,现在坊间流言,李自成自尽之时,秦晋各地,皆纷呈异象。百兽狂奔,禽鸟铩羽而落。朝霞如血,赤练横亘东西。无论民间庙堂,都有人议论纷纷。当今之际,还要早作安排才是。”

    听着这么宿命玄学的论调,小朱吓得咽了口唾沫,

    ......

    其实他自己也经常一个人的瞎琢磨,那天清晨的满室红光,究竟是不是跟李自成有关?现在听到一贯都混不吝的温体仁,也煞有介事的说起这事儿,小朱还是比较慌的。虽然面上还强撑着,但开口就露了馅,声音都是颤的。

    “温.卿.家.可有什么计较吗?”

    “回禀圣上,自古民乱,皆假言托于天。小民昏聩,自然趋之若鹜。为今之计,吾皇可公开明刊,直接对天下发问,李自成自尽之时,为何会层出异象?”

    噗...最起码三个人同时把刚进嘴的茶水喷出来。温体仁的这个主意确实太过匪夷所思。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不理解温体仁的苦心的。首先周延儒就在暗暗点头‘迎难而上,果真大丈夫。’

    其次,贺逢圣心中肃然起敬‘温体仁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全是为国为民的奇谋智巧,他挨骂,可谓冤也!’

    小朱稍稍打了个短儿,他察言观色,发觉周、贺二人已经参透了玄机。所以也很想做个‘了然于胸’的样子出来,但很可惜,他确实没明白。

    好在温体仁不是一个卖关子的人,很快就把意思给解释了,很简单,大家不是都讨论说李自成死的时候,天降异象吗?那么好,现在皇帝也亲自发问了,‘大家都说说吧,这天降异象跟李自成自杀,究竟有什么联系啊?’

    答案完全可以预料的,因为是以‘公开信’方式发问的,所以答案也同样会成为‘公开信’。即便再傻的人,也不敢回答说:‘皇上,这还不明白,李自成是神啊,真龙弃世,自然会出现异象啊!’街头说完,还没到街尾呢,这位就得被抓起来。不打勤不打懒,专打不长眼的小笨笨。

    正常的反映一定是这两个:

    1.皇上,季节变化,自然景观,跟怪力乱神没有任何联系。

    2.李自成是有点来头,但如今不也死了吗?可见,当今圣上,才是真正的真龙天子。

    ......【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