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铁骑追风(1) (第2/3页)
道就是家父,是我亲手刻上去的。今日之后,贺家铁笛就会再多上一痕了。呵呵,当年因为我膝下无子,才受父命突围苟全,如今我夫人已经给我生了三个儿子,所以,我再没什么放不下的了!”
说着,贺赞站起身子,掏出一把三眼短铳,放在唐栋的床板上,
“这把三眼铳,是那次护驾之后,皇上钦赐的,送给你吧。一会儿怕是帮不上你了!”
唐栋平静的抚摸着火铳,轻声开着玩笑!
“我和小成,多年的兄弟,自幼的玩伴,现在死到临头,他竟然连个话都不带,真是白当兄弟了!”
“哈哈,到了地下,我帮你骂他!保重!”
“等等,”唐栋说完,将三眼铳放在身侧,然后自枕下,慢慢掏出一把转轮短火铳,颤巍巍的递给贺赞。
“转轮火铳,于今,已经换五代了,但这把一代火铳,乃是当年我获选细柳郎的时候,舅舅(太监杨春)替我淘换的。咱俩同袍一场,便互相换赠一下吧!”
“好!多谢!”
贺赞说完抱拳,拿起火铳转身离开。出了帐子,贺赞双臂展开,扩展扩展胸口,长长吐出一口浊气,他的心情好了许多,唐栋是新军、京师的一个标记,也刚好可以解开他的心结。贺赞始终认为,征西军今日的窘境,都是他的失误造成的。
究竟征西军为什么会落得如此窘境,贺赞又为何屡屡自责呢?这事儿还要从头说起。
......
“皇上,李自成纵使不听调度,然贺赞孙诚假手高杰除之,内中曲折竟还有奸情裹杂,实在有失鲁莽。虽说临阵之际,也应下旨责罚的。”
“皇上,郑相所言虽不无道理,可是西域一带,情势复杂,或有一日三变之虑。自当六军用命,方可保全西征大计。李自成搪塞行程,纵酒军中,自然犯下当斩之罪,既然死罪,又何必计较什么人用什么手段呢!”
“可是敢问周相,高杰此人,出身反贼,先从高闯乱秦,后随李闯祸楚,先后十余载却决无受抚之录。再看那个邢氏,与李闯虽无媒聘,却实有夫妻名分。高杰竟然沟通主母以弑其夫,可见是一个天生反骨的贼人。敢问,这样的人,岂可轻易宽释?”
“好了,好啦,二位先生不要再为了此事纠缠啦!”小朱眼见郑三俊和周延儒打了起来,连忙出面圆场。“刚好列位先生都在,朕这里做个决断如何?”
“臣等不敢!”
作为大臣是不应该逼着皇帝下决断的,所以听皇上希望全体内阁能同意由万岁自己做决断,连忙齐声回答不敢。但实际上,这些阁臣也都累了,为了一个已经死了的李自成搞内讧,这郑三俊真他妈吃饱了撑的!
“好,既然如此,朕就说一句平常话,李自成既然桀骜不驯,死便死了吧。”
倒,几位阁臣心说‘这话说的也太没水平了,怎么也要来点,那个文采啊?’但马上,皇帝又接了一句:
“现在国家四面开战,粮钱政令均不得有失,即刻晓谕各线的将领,自接旨之日起,均要效仿征北舒烨稷、黄得功体例,一概军情紧要,务必要提前报兵部、内阁、御前通晓。否则,视同抗旨藐蔑。然细小琐碎事宜,仍可凭尚方办理。舒烨稷、黄得功行事稳健,老成持重,下旨褒奖,传报九边诸省。”
“臣等遵旨!”
全体内阁听到后来,都站起来躬身听着了,大家的神情也都很是凛然。他们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忽然领略到了皇上的恼怒。
小朱之所以忽然发了这么一条旨意,是因为他猛然感觉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军队的自主性,竟然如此之大!
兵部尚书洪承畴就属于主意大的人,当初在陕西就敢自行决定一些很敏感的事情,当时因为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小朱没太当回事儿,加上他有个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洪承畴一定能处理好一切事情,所以也就一直采取放羊状态。现在可好,这位洪夏官的带兵风格,居然有代代相传的趋势。看看这阵子都发生了什么吧:
吴三桂矫诏,居然把名列国家七大都督的袁崇焕耍了个团团转,这且不说,这死小子为了广宁城,把纯属于情报系统的善友教也给现了形。那可是花费小朱和王承恩多年心血的情报网啊,谍报人员被曝光,是个什么性质的问题?搞得现在后金那边已经开始清剿善友教的行动了,只是因为吴三桂蓄势攻沈,后金忙于调度布防,才露了破绽,叫善友教寻到了从容遁走的机会。可一旦腾出手,后果不堪设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