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穷战广宁(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八章:穷战广宁(1) (第1/3页)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有这么一首关于花生的童谣:麻屋子,红帐子,里面有个白胖子。

    大家都吃过花生吧,如果运气好,也许你的身边,就有一袋炒制工艺讲究的落花生,淡淡的咸香味,引诱我们向着高血脂的生涯迈进。花生粒外面的那层红衣,含有高浓度的血凝素,常吃花生的人,是不惧怕伤口的,因为血液的粘稠度超高,少量的流血后,便会结痂。所以,吃花生的时候,最少要把60%红衣剥去。

    现在,请挑拣出半片完整的花生壳,将它倒扣在桌上,然后,将一个图钉端正地插进花生壳正中央的位置。

    大家别着急,也不要理会你身边是否有人,正在用惊讶的目光看着你这个有些冒傻气的行为,因为,我们将要展开一次想像之旅了。

    半眯上双眼以便将视线模糊,然后利用电影蒙太奇技巧,将花生壳无限放大,放大,直到花生壳变成了一段高低起伏的山坡,上面凸凹的麻纹,近似于梯田一般,成为这座山坡上的阶梯状平台。因为东西两端,略高于中间地带,因此,在两边梯田的最高处,就成为以犄角之势,构建的兵营军寨。

    还记得图钉吗?这枚图钉,就是广宁城。

    广宁城举高临下,像极了一名端坐的刀客,俯视着山坡下的平原旷野,如果有敌人来犯,他便兜头一刀。而攻击者在进攻过程中,将遇到四个难关:

    每一层的梯田,就是一个高台阶,仰攻,在任何武器时代里,都是艰难而又危险的。每爬上一级,都要付出伤亡的代价。广宁城的所在,刚好拥有这片平原地区的唯一水源,所以,不怕困城。

    进攻的速度,有时候决定了战役的走向,而正因为‘梯田式’防守设计,使得进攻者的速度,始终难以发挥出来。对于防守者来说,高点施射,准度高,射程远。

    两边的高台上,是有常驻军的,战马是四条腿动物,对于它们来说,几乎可以无视人类觉得比较困难的梯田。而高点瞭阵,战场的态势,敌我兵力的进度,总是会最先获悉。因此,在敌我双方犬牙交错的时候,高台士兵,可以呼啸而下,或救援,或阻击。

    当进攻一方来到城下时,广宁城的坚固,就像一块顽石一般,难以敲碎。这个时代的城墙,都是先用夯土垒起长台,然后用青石或者长砖,将土台包裹进去。临完工前,再倾倒入水浆,砂石,彻底填满外砖墙与夯土台之间的缝隙。

    这种方法建设的城墙,是坚不可摧的。西方纯石头建设的城堡,最怕投石器和火炮的攻击,因为石头的优势,是垂直方向的支撑感良好,而投石器与火炮的攻击方向,恰恰是横向。

    夯土的城墙,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人们很容易在墙体里面挖洞洞,这些孔洞,多数是在城门上方。可以存水,以便救火。但更多的时候,是存火油,以便放火。

    其实,在东方世界里,冷兵器向火器转型的过渡期,火炮攻城的效果,并不是太好。因为夯土墙体,横断面是梯形结构,使得炮弹的打击方向,变成非垂直打击,再加上纯砂土原因。抗震荡能力是超强的。

    这就像板甲抗弓箭的能力,其实远远比不上纤维结构的藤甲,或者大明现在研发的软盾。

    软盾的结构,是树皮、竹子搓出来的纤维束,配合上铁线,绞缠拧股的编结成形,然后里外再蒙上破铁皮和老牛皮。使用时,侧向着弓箭的方向,使得整个受力面,进一步加厚。即便中上强度的弓箭,也别想轻易射穿。

    除了上面四个难点之外,还应该有一个,那就是在高处点火宣警,传讯距离极长的特点,如果不能尽快拿下,广宁身后的盛京城,就会从容组织援兵,前来助战。

    所以,虽然现在的广宁城下,已经是炮火纷飞了。但做为城中内应的善友教薄珏先生,心中的焦急是难以想像的。

    “大元帅,城中各处火头,均有妖兵扑救,教众有些吃不住啦!”

    “无妨,传法令下去,不可贪功恋战,要四处游走,沿路乱局,并且逐渐向北门靠拢。只要明军破城,你我就是复国功臣。”

    “谨尊法令!”

    善友教是个很另类的宗教,也很有趣味性。但这个以后再详细谈,大家先记住两个职务就是了:薄珏是善友教总坛‘大元帅’;前一章的姜世襄是善友教总坛‘上元天才’。

    小教徒跑出去摇旗去了。薄珏手拿千里镜,则沿着一段狭窄的楼梯,爬上顶楼,沿途,被他撞落的马具,乒乓做响,使得楼梯更加混乱狭窄。还要留心马鞭、马镫之类的小物件,免得被绊倒摔个跟头。没法子,他现在是在一家马具房里坐镇指挥。这里,也是最高望点的据点。

    千里镜中,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广宁所在的南面山坡,整条线都有明军士兵,正在火炮的掩护下,一级一级的向上攀爬,火炮掩护的方式,是用炮火覆盖两翼的山包。只有将两翼的军营压制住,才可以最快速度走到广宁城下。

    梯田上,到处都是厮杀的军人,明军将士,放弃任何取巧的手段,拼命的向上冲击,弓矢乱飞,硝烟弥漫,千里镜中不时跳出一片血花。

    有的时候,一枚哑弹会落在梯田上面,吓得后金士兵向两侧闪躲,但明军士兵,却义无反顾的冲向缺口,他们无惧哑弹突然爆炸的危险,攀爬,冲击。只要打开一个缺口,立刻会向四面冲杀,好让缺口撕的再大一些。当冷兵器的士兵冲击完毕,一队手持火铳的明军,才会缓慢跟进,在缺口处排好三排队形,轮次发射。每当火枪兵开始轮射时,就意味着又一级台阶阵地,被明军巩固住了。

    这个时候,刚刚冲上来的刀牌兵,会原地留守,一方面清剿顽余,一方面也是夯实阵地。等待后方的炮兵,将火炮阵型向前移动。整个明军,有1/3是骑兵,这些骑兵是一步一步的紧跟在火炮后面,向前移动,这是大明最近两年的铁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