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五章:(上)西北望 (第1/3页)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第五章:西北望,射天狼,
“将军,听军医所言,此地应有瘴气(其实是高原反应),还是要小心为上!”
“噢?但不知军医可有什么应对吗?”
“有,说是有一种唤作‘红景天’的草药,每日煎服,连服月余,即可化解!”
“那便让王来聘他们营,抽调军卒,一起去采这种草药,务必尽量多采!”
“得令!”孙诚口中答应,左手连点,身后的两名传令亲兵,立刻转身离开!
眼见军帐之中,只有他们两人,贺赞忽然小声的对着孙诚说:
“贺赞,今夜酒局,你要多加小心!”
“谢将军关照,如此,孙诚告退。”
…
如果现在有人,让全大明的老百姓,用铜钱投票评选,说谁是最幸运的人?结果一定毫无悬念。大明京师忠卫营世袭千户指挥,忠觉军千总、武义将军,大明格礼皇贵妃的嫡亲妹夫,孙诚。但请注意,这是老百姓的观点,并不代表圈内人的观点。
如果叫整个大明军系中人来做评点的话,最幸运的其实是现在官至湖广都指挥使的左良玉。因为在真正的军人眼中,孙诚能得到今日的这一切,绝对不是什么运气,也不是皇帝的意思,更不是什么裙带的原因。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凭命换来的。
十年前,孙诚只是田间陇上的一名农家少年,在虎大威的率领下,急巴巴的赶到京城去勤王救驾。因为后金铁骑自龙井关入境,一直打到了北京城下。在那里孙诚所在的部队获得皇帝的亲自赐名“忠觉”。
在京师保卫战中,孙诚、唐栋两名幼时的玩伴,互相帮衬着,活下了性命,也立得了战功。并被保送进了勇卫武学。那时两人还没有名字,只有‘小成’‘小东’这两个小名。
因为当时的主将虎大威,很会处事儿,介绍他们两个成为了宫里尚宝监秉笔太监杨春的干儿子。也由此,杨春特意找来算命测字的先生,做主替他们两个起了名字,分别在小名旁加一个偏旁,而变成了‘孙诚’和‘唐栋’。
随后孙诚和唐栋作为基层军官,又参与了遵化四城的收复之战。接着,两年后,两人参加武举大比。获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绩,刚好崇祯皇上在那年,于历史首次开创了武举头名也要赐号的先河。
武举第一名是冠军郎,第二名是效节郎,第三名是细柳郎。武状元是民间叫法,但即便是民间叫法,也是始由崇祯所倡。
后来孙诚出镇天津、蓟州等地,都是中规中矩,恪尽职守。直到兴隆山一役,整个忠勇八营,八名主将,都获得了无上的荣光,也由此,整个军界,便都明了,这个孙诚,确有大将之风的青年翘楚。后来因洪承畴的谨慎,孙诚安守孟津渡,虽说没立太多的战功,但山陕两地的匪患消弭,众多将官,都跟着增加了战功。
这次征西主将贺赞,与孙诚是兴隆山的老战友了,遇到大事儿,更愿意找孙诚商量。唐栋是孙诚的发小,所以,只要孙诚同意的事情,唐栋就会无条件支持。从战斗力上讲,最强的其实是唐栋的前锋军。只不过唐栋懒得动脑子罢了。
但就是这样一位资历丰富,背景复杂的孙将军,却依然要受气,给他气受的,就是闯军三大头目,李自成,可天飞,九条龙。
这天深夜,因为临近深秋初冬,西北的天气已经很是寒冷了,但帅帐之内,九条龙光着个膀子,举着两个大海碗,来到孙诚面前:
“孙兄弟,老子再敬你一碗酒!”
瞧瞧这混乱的称谓,我们就可想而知孙诚的尴尬了。
孙诚假装没听出这其中的戏谑的意思,双手接过大碗,笑着说:
“多谢龙兄,小弟先干为敬。”说完,仰头就满饮一碗。
“哈哈哈,孙兄弟果真豪爽!老子也干了。”
孙诚已经有些醉了,虽说从小到大,他经常喝酒,但像今天这么喝的,还是头一次,他强忍着眩晕的感觉,端正坐好,用刀子切下一块蹄膀,大口的嚼着,希望通过撕咬,来将酒意压下去。
九条龙转了转身,再次倒了两大碗酒,斜双眼,再次来到孙诚面前。
“孙将军,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如今我家大嫂酿的酒可如何?”
李自成的闯军,是征西大军中的例外,他们把女眷也带了不少过来,其中,哪位叫熊文灿也想入非非的邢夫人,也坐陪饮酒。
“呵呵,夫人的酒,果真是佳酿,孙诚实在是不胜酒力,史大哥,不如放过兄弟吧!”
孙诚看着九条龙身上的纹身,脑袋又开始疼了。九条龙本姓史,因为模仿《水浒》的史进,在身上纹了九条青龙,因此才叫这个外号的。
“哎!孙兄弟能喝着呢!你们不是有马郎酒吗?我们还一直没喝过呢,现在我们的大嫂酒,你不喝,就是不给我们面子了,是不是啊?大哥!”
“史兄弟,你也喝多了,快下去歇息吧!”
李自成眼见九条龙越闹越不像话,连忙出言警示,但这样的警示,还不如不说。九条龙现在已经是酒徒了,那里管的了那许多,直接走了过来,坐在孙诚的旁边。大声的喊着:
“孙将军,俺这人,轻易不会服人,但你俺就服,你不单有个好干爹,你还有个好老婆,你更有个好姐夫啊!你难道瞧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