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上)盼和议三桂决断 (第3/3页)
得圆润一些,免得将来割断绳链。
“来人”
吴三桂喊完,不禁抬头看了一眼帐帘,呵呵笑出声来。他一边继续抻拉着麻绳,一边低头找到书案下的一个踏板,用脚踩了上去。
这块踏板下面连着一根粗线,粗线通过两组固定在房间顶部的滑轮,带动着门帘上方的一个小锤子,小锤子一下一下的敲在一块空心的铜铃上,叮当,叮当,铜铃发出两声清脆悠长的声响。帐外候命的小校,连忙跑进来两名。
这样的传声装置,是肋尼的杰作。
“参见将军!”
“起来吧。”
吴三桂也不着急下命令,靠在椅子上,举起翡翠珠,先用嘴对着珠孔吹了吹气,然后比在右眼,就着烛火看了看,满意的点了点头,方才放进腰间皮囊上的一个小隔子里。这才对着两名小校重新开口。
“你们送个口信给济雪爵爷,就说三天后的一大早儿,我跟夏承德领着前锋营两哨人马,随同袁大人一起去赶赴合议之约。”
“是!”
一名小校转身就出去了。另外一名小校,等了一会儿,眼见吴三桂又拿出了锉戒,以及一块新的翡翠原石,显见的是再没新的指示了,连忙躬身施礼,准备退下了,就在他倒退着退到帐门处的时候,吴三桂突然说道:
“你去跟弟兄们说,三日后的和谈之行,凶多吉少,让大家提前做个交待。”
...
三日后,巧鹅山谷。
吴三桂与夏承德一直并马跟在袁崇焕的身后。
夏承德按辈份,是吴三桂的叔叔辈,儿子夏舒和吴三桂他们,是自幼的玩伴。两家关系很近,但因为夏承德的能力不高,因此,更像是他们家的仆从兵。也就是说吴三桂与夏承德的关系,更像是地主家的小少爷和仆人的关系。
“三桂,前方就是巧鹅谷,后金出席此次和谈的,是他们的......”
“唔。”吴三桂应了一声,做手势制止了夏承德的话头,然后勒住马,同时左手一挥,身后的大队人马连忙超越他们,紧跟袁崇焕去了。直到大队人马离开有30步了,吴三桂才与夏承德说道:
“承德叔叔,夏舒为人精明仔细,此中关节他也十分清楚,加上我已经托上了那边的善友教众,定要保全夏舒安危,请叔叔放心!”
夏承德长叹一声:
“三桂那里话来,军户之命,由天不由己,一切就看他的造化了。倒是今日之事,三桂你可下定了决心吗?”
吴三桂眼中,明显露出感动的神情,夏承德为了他,甚至肯搭上自己独子的性命,这实在是不能不令他感动。
“夏叔叔,今日之事,我意已决,纵使天崩地裂,也在所不惜。”
“那济雪爵爷那边,你可有交待?”
“哼哼,舅舅自从当上了济雪伯,占了济雪连星堡,便安贫乐道,毫无一丁点儿的雄心壮志了。我定的方略,他不敢答应,但也没敢反对!”
夏承德目注吴三桂,发觉这个便宜侄子的神情态度,确实充满了令人折服的自信和气度,自己本事不济,几代都是听凭他们吴、祖两家的调遣,如今有了这样一位强力的青年领袖,夏承德心中反而安定了许多。他悄声说道:
“三桂你记住,具前日我与昂阿赖的约定,他们那边这次是派克勤郡王岳讬,来主持和谈,一会儿岳讬举杯敬袁督师的时候,你要抢前代饮,酒中有慢性毒药,只有你饮下之后,他们才会相信咱们的诚意。然后,听昂阿赖摔杯为号,咱们要一起行事。”
“好,前锋营的弟兄,都是咱们的子弟兵,只要咱们大事即成,侄儿定要帮叔叔救回舒兄。”
夏承德也不答话,双手抱拳拱了拱手,转身打马前行,赶上了大部队,超越了袁崇焕。直向前方的巧鹅谷而去。
“三桂!”袁崇焕略感诧异,转首招呼吴三桂。“夏将军这是去做什么?”
“回禀都督,夏将军要前去探营,以免后金有非份打算!”
“唉!”袁崇焕自信满满的摇头苦笑!
“吾皇圣明,以围栏之术,困弊后金,十年以来,他们国力衰退的厉害,现如今,如果再不和谈,恐怕他们就自乱阵脚了。本次和谈,是他们在求咱们,怎有加害之意?”
“呵呵,都督所言极是,但还是要小心才是。”
“三桂啊!今日和谈,我们一定要恩威并重,皇太极想要郡王封诰,绝无可能!配享公爵,而以王名之,则无大碍。只要和谈功成,这数十年的争战杀伐,便可以止息兵戈喽,我也可以有精力休养民生了!”
“督师为民生计,三桂受教!”
......【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