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振贫吊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六章:振贫吊死 (第3/3页)

再次升温。以周延儒为代表的大明士林,他们的兴奋是显而易见的。

    皇上这些年就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不是天灾就是**的,还险些疯掉。现在好了,皇上终于想到重习礼乐了。

    礼乐在中国传统思维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尧舜禹、夏商周、秦皇汉武、历代太祖,都专门为各自的国家制定过‘国乐’。如今皇帝要重开礼乐,根本就是国家复兴的标志啊!

    于是,周延儒在温体仁妒火中烧的目光中,施施然的纠集一群酸人骚客,开始了国乐的编审工作。

    国乐中,琴瑟筝箫,埙竽钟鼓,二胡,琵琶,笛子,唢呐。所有这些大家,都要把各自珍藏的乐谱上缴出借,以供周延儒大人抉择遴选。这一下子,咱们的内阁次辅周延儒周大人,心气高涨,竟然公开宣称,要编写一部《国乐典录辑要》了。

    这在整个士林,那可是千古才一遇的盛事。一时间,周府门前,车水马龙,周府厅堂,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谈笑有鸿儒,往来不白丁。一时间,周府,就意味着大明的士林。

    温体仁心中这个嫉妒,就甭提了。所以,在依靠‘标点符号’‘红白官送’找回点场面的温体仁,又适时的告了一状:

    “皇上,如今周府门庭,昼夜通明,冠盖云集,很多文人士子,都已赴周府筵宴,而自豪哩!”

    温体仁这话,无论从字面还是潜台词,都听着不是很正人君子,作为皇帝,当然也能感受到温体仁的嫉妒。但皇上并没有顺着温体仁的话来。

    “呵呵,想不到,我中国的社交活动,竟然是自本朝而来!”

    温体仁眼见皇上没头没脑的回了这么一句,心下明了,皇上不想在这件事儿上做太多纠缠,也只好换个角度进行了攻击。

    “皇上,马世奇年少成名,人物风流,自然是国家可造之才。但如若太过顺利,对其未必好事,但不知,能否,能否将前定之诺,略略更改?”

    呵呵,要不怎么说不怕没好事儿,就怕没好人呢?周延儒等人刚出了两天风头,这温体仁便开始琢磨人了,他说的意思是:‘明年大考之年,最好别让马世奇当状元!’

    “马世奇的座师是谁啊?”

    “呃…臣轻言君前,请皇上降罪责罚!”

    呵呵,有的时候,眼下这位崇祯皇帝,时常的想起古龙,因为古大侠说过一句话:

    “同聪明人说话,是一种享受!”

    因为你不用每句话都说的那么明白,人家就已经明白你是什么意思了。温体仁就是这样,皇上不喜党争,这点他们都清楚。

    马世奇原本的座师是钱谦益,钱谦益退休后,按照惯例,他自然要重新拜一个现在的阁臣,来当自己的座师。老钱只干过次辅和首辅这两个位置,他退休之后,马世奇转拜座师,也只能是首辅和次辅,首辅温大人,是老钱当年的政治对手。那么很自然的,马世奇就拜周延儒当自己的座师了。

    这便是微妙所在!皇上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是在轻责温体仁,为了同周延儒的党争,竟然要把马世奇这样的人才当牺牲品!所以,温体仁立刻吓的告退了。

    ……

    当周延儒听说,温体仁有意想把马世奇预订的状元给夺走之后,采取了一个巧妙的办法,那就是叫马世奇去找一个物件:‘各色釉彩大瓷瓶’。

    这个八棱瓷瓶可不简单,是窑神童宾的作品,将目前能找到的釉彩,全集中在一个瓶子上,并且在瓶子上写下密密麻麻的青字,详细述说了各种颜料的配给与烧制方法,当然,这个瓶子是不会对外流传的,而是供奉在景德镇他们童家的祠堂内滴。

    皇商刘奂堂可是小朱的第一任首辅刘鸿训的族弟,跟周延儒他们关系不错,刘鸿训的下台,其中隐隐有温体仁的‘功劳’在里面。所以刘奂堂对温体仁恨之入骨,他眼见周延儒有难,立刻跳出来帮忙助拳。

    他是瓷器业大亨,童宾再是窑神,也斗不过皇商。因此,这个被整个瓷器行业奉为‘瓷母’的‘各色釉彩大瓷瓶’,就被贡献出来了。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事儿上,童家也亏不到哪里去。因为皇上不是一个吝啬的皇上。更何况童家现在北京有了京窑和玻璃厂,这份荣耀也是皇帝赐的。

    站在宫内御用监的库房之中,小朱眼见这个高近一米的大瓷器,真是有一种顶礼膜拜的心思。这东西可真好啊!

    ......【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