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窗明几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章:窗明几净 (第2/3页)

噢!朕觉得口渴,你去给朕冲被蜜水去吧。”

    “得勒,万岁爷您稍候,小的这就回来。”

    说完,王坤这小子笑嘻嘻的跑了。不大一会,王坤端着水进来,等小朱喝光,才又开口说道:

    “皇上,徐老先生央人送来了两块金彩玻璃。”

    ‘水琉璃’、‘玻璃’这两个词,原本就互相通用,所以这两年,基本定名了。就叫玻璃了。今天这金彩玻璃,说来还真是话长。

    穿衣镜的事情,小朱始终觉得是个遗憾,徐光启出于报恩的心理,也一直很遗憾。但没法子,谁让中国的化学研究,始终处于发展阶段呢?更何况,在玻璃上镀层的技术,现在属于高端科技。

    不知道威尼斯人是怎么掌握这项技术的,反正他们对技术的保密工作很严谨,甚至达到了不惜派军队追杀的方式,来杜绝一切泄密的可能。

    大明屡次提出购买这项技术,他们都打哈哈的不予理睬。倒是为了不伤和气,白送了不少大镜子过来。但阿萝在这个问题上,很有大中华沙文主义的色彩。

    “若我中华无此物之法,阿萝索性不用。以免增那些红毛番夷的志气,相信我大明鸿儒之士,断不会永不知晓此方。”

    就是说大明礼贵妃殿下,只想用中国国产的穿衣镜,至于外番西夷的物件,娘娘她不稀罕。

    听着很了不起吧?一个女孩子,能有这番志气,也算难得了吧?但说穿了,是她在跟皇后她们较劲呢,当年第一面穿衣镜原本是贾奇力等人送她的,但因为措辞上的模糊,反被群臣给划到周苓芷的名下,她这口气还没缓回来呢,这丫头,够记仇的。

    徐光启呢?因为赐婚的事情,加上西学院的长年合作,老徐跟阿萝的感情比较好,也一直为这事儿闹心。一直想找个法子来弥补弥补,这么一来二去的,最后还是高起潜出了个主意,汗!瞧出主意这人!

    高起潜的主意很简单,也很挑事儿:

    “玻璃既有金彩、琉璃之分,不若请徐老为礼妃娘娘制作几块大窗如何?”

    在中国的建筑理念中,房间的采光好坏,决定了房间主人的地位高低。以四合院为主体形式的明代建筑,北房因为可以享受到东、南、北三个方向的日光照射,体现了一家之主的决策性地位。

    西厢房因为可以感受到东面、西面两个方向的阳光,因此,通常是客房,有客为乐嘛!

    南房通常住下人,东方通常是生活用房,如厕所、厨房等等。

    女眷一般是住在北主房的再北边,俗称后园。

    那么,由此可以看出,房间采光的好坏,就决定了主人的地位高低。阿萝的承乾宫是在坤宁宫的东手边,因为是独立的院落,所以不涉及采光面积的问题。但是,

    但是,现在这个时代,即便皇宫的窗户,也还是纸糊的。还从来没听说谁家用玻璃当窗户的呢!

    因为不同的应用需要,老徐他们研制了两种玻璃:

    1.普通的白玻璃,主要是为了望远镜、火炮望山等做,容易碎裂,但造价便宜。

    2.掺杂了矿物质的彩色钢化玻璃,造价较高,但比较结实。最初的设想是为了安装在箭羽上,这东西份量足,射程就远,射入人体后,可以碎裂成好多块,敌人拔下来的,只是箭杆,着实的‘好用’。彩色是因为矿物质的原因,倒不是刻意求来的。

    呵呵,但在这件事上,这些科研人员稍为有些书呆子了。要知道,战争是要死人的,他们倒好,拿小朱这做上试验了,所以小朱在最初他们提这个建议时,就连忙制止了,因为拿玻璃当武器,这纯粹是在开玩笑。顺手小朱也给他们明确的说清楚,科技未见得都要应用于军事上,民用为本才是真谛。

    于是,金彩玻璃就离民用越来越近。自鸣钟、器物匣、女孩子的首饰上都已经出现玻璃的身影了。不过从金彩玻璃一事也可以看出,战争是科技发展的催化剂,却要聪明的人将其转化才是正途。

    费力的教堂系列,也就近采购过这样的玻璃,作为建筑装潢之用。如今他们天主教的教堂,在全国已经有十几处了,基本都是省会城市。

    ***

    高起潜提出来,给阿萝的寝宫全面换上玻璃窗,这个想法其实很有无风三尺浪的嫌疑,贵妃再贵,也是妃子,寝宫采光,居然超过皇后、皇帝,这实在有违礼制。

    偏偏老徐还很高兴能有这么个弥补穿衣镜遗憾的机会,居然还就同意了。好在皇后苓芷很大度,一直假装不知道她们这些事儿,小朱也乐得装聋作哑。

    而且小朱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借着这事儿,再来个小小的促进与改革,因为玻璃窗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其实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

    大家想想,安装玻璃窗之后,日照时间、日照强度,都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人们作息时间的变化,拉长了科学研究的时间,并且因为玻璃的透明性,使得人们的眼界与心境也豁然开朗。进而带动更快、更高的科技发展。这点不仅很重要,也很有必要,而且还是得到历史印证了的。

    玻璃在望远天文器皿上的优势,也是进一步促进科技的必要保证。至于说到保温,除尘之类的附加功能,那反倒不是小朱所看重的。

    所以,大力推广玻璃势在必行,以阿萝宫窗为契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