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借机出游 (第3/3页)
第二天,小朱拿着这么个破鸭蛋给内阁的人看,大家歪着嘴巴愣怔了有一会儿,才谨慎地对皇上表示祝贺。要说,双黄蛋的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据说每2000枚就会有一个出现,只是小朱作为皇帝,亲自举着来跟他们献宝,大家只好昧着良心跟着说好。
“皇上,国,国之祥瑞,实在,实在难得!”
就是温体仁也不好意思因为这事儿拍皇上马屁,琢磨半天才憋出这么一句出来。呵呵!
“是啊,温先生,既然国之祥瑞出现在白洋淀,那么,朕想,亲自去白洋淀卜告一番,你看,噢,你们众卿家也说说,怎么样啊?”
嗡,预料中的私语声出现在文华殿正殿之中。开始大家顺着嘴胡说,好让小朱这个没见过市面的皇帝高兴高兴,现在发觉皇帝当真了,而且还要为此去白洋淀游冶,这可就是大事儿了,要知道,北宋的时候,因为‘祥瑞’层出不穷,着实是留下了很多笑料,现在咱大明的皇帝如果也这么来一下子,今天他们这几个阁臣就都别想好了!
“禀,禀告皇上。”
郑三俊出面干预了,小朱的这届内阁,多是干吏能臣,言官背景很少,但不代表他们有言官情节。
“禀告皇上,天子居九重,岂能轻易迁架?白洋淀不过漕运中转之一僻壤耳,恭请圣上消此圣望!”
“呵呵,郑先生多虑,朕算过时日,来去不过十五天,祥瑞既出,君子又岂能不顾呢?”
“皇上,子不语怪力乱神,禽蛋双黄,民间多有耳闻,此事实在算不上祥瑞啊!”
贺逢圣实心眼儿,他这么一说,其实等于是公开承认,他们哥几个刚才都犯了‘欺君之罪’!但好笑的是,另外几个人,除了温、周之外,连洪承畴在内,也都连忙出声跟着贺逢圣一起,又说起双黄蛋的不是来。呵呵!
“哼!是否祥瑞,难不成都掌于众卿之嘴吗?”小朱佯装恼怒的叱责他们,哈哈!
大家伙这才明白,敢情皇上在这等他们呢!可谁叫他们刚才都说恭喜了呢?这个弯儿一时之间,还真不好找辄来绕回去。于是大家都有些发呆。
“算啦!众卿家,几位先生,”小朱眼见戏耍的差不多了,连忙出声替他们圆场。
“朕知道,禽鸟孵卵,日竟多枚,偶有双黄,未必就是祥瑞,但自御统以来,海溢(海啸)、地震、大旱、疙疽(瘟疫)、蝗灾、雷火,屡屡发于中外,所幸天佑大明,国家终有复兴态度。朕不过是想借此事,告黎民黔首,这大明的国运,还是长久的。”
偷眼瞧瞧,见群臣眼中,都有些许泪光隐现,小朱心中窃喜。
“何况,除蝗八法、金陈二薯、驿站明刊、义师武学,样样都已见成效,朕确实想寻机出巡,好叫世人明了,于此种种,件件都在朕的心头啊!”
说真的,白洋淀确实离北京不远,骑快马跑两个时辰就到了。河北现在是刘若宰的管辖地带,皇帝又没想去远地儿折腾,刚刚又推心置腹的把心思交代出来,群臣几乎就想同意了。但是!
但是!刘宗周出面了,这老家伙,越活越硬朗,整天活蹦乱跳的给小朱捣乱。
“启禀吾皇,刚刚所言,句句在理,言辞恳切,臣等深恸。然,以双黄为机,实有失天威,臣想,不若以蝗灾未现,而白洋淀遍生七彩莲花,吾皇可出巡封莲以告天地,可谓周全。”
嗯?奇迹出现了!刘宗周立功啦,刘宗周立功啦,伟大的大明都察院的右都御史,伟大的言官,他继承了大明言官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解缙、海瑞、张居正,在这一刻灵魂附体,他不是一个人在找辄,他不是一个人!
瞧瞧,小朱都有些语无伦次了。因为小朱实在太激动了。
本来小朱以为他找双黄蛋出游,无论理由如何?都会遭到刘宗周的抵触,却不想,老先生竟然另找了一个由头,这理由可比原来这个强太多了。
这几年,因为天主教发展的不错,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天主教因其门槛低(不禁欲),成本小(画个十字就有人保佑),魅力大(彩玻璃装饰的教堂,给人极具冲击力的敬畏感)、收获大(临死前只要忏悔便可以升入天堂)等一系列好处,吸引了大批的教徒入教受洗。为此,即便最正统的宗教人士,也对各自的宗教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道教是现如今最大宗教,他们有针对性的,进行应对改革。例如风水学,只要在家中摆放铜镜(免费)、家具摆放(diy)、埋符(赠送)等方式,就可以达到改善生活水准,提高精神境界的效果,就是瑞兽安置,也多是民间自己可以制作,只是需要道士开光而已。
因此,现在道教的影响力还是异常强大滴,而七彩莲花,恰恰是道教中的极品祥瑞,小朱这个皇上又不全是因为祥瑞而去,而是为了封莲去的,留到青史中,必然是佳话一段,哈哈!
“好吧,朕明日就去白洋淀封莲!”
“臣等敢请皇上,择吉日前往!以备周详!”【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