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狗揽八泡(上) (第3/3页)
的关系也还尚可,因此,他二人就顺势作为周延儒的副监军随军了,潘汝帧随同周延儒前往蓟辽。卢象升则移府皮岛坐镇,他署下的刘之纶也被派到刘兴祚那里,刘之纶官不大,名头却响,又代表着卢象升。刘兴祚等兄弟几个,是不会乱来的。潘汝帧则更是九卿之一,曹文耀一旦随军出征,剩下的蓟镇官兵,级别都很低,与老潘是无法同日而语的。这样的监军配置,怎么也够份量了。
出兵河套那边,洪承畴本身就是文官,曹文诏又号称第一良将,原本是不需要派监军的,但马世龙秉尚方宝剑,总理甘肃、宁夏军务,马世龙打仗,洪承畴接收,怎么看,怎么别扭。
所以无论如何,也要派一些人过去居中协调。于是任命范复粹为巡抚御史,吴甡巡按御史,二人一同监军协调。
临发旨意前,特意让老杨鹤发挥余热,会同其他几名阁臣,分别给山陕甘宁一带的那几位爷,一人一封私信过去。信里面千叮咛万嘱咐,收取河套,征讨鄂尔多斯,终究是小阵仗,河套一带无非是派员出镇,至于将来的良马,请你们几位都放下心来,国家会统一调度,一定保证做到公平合理。况且…
况且,凭借咱们哥儿俩的关系,还能少了你的马匹吗?放心!
云山雾罩,指天划地,真的假的一大堆的承诺,全砸过去,甚至把私交都加上了。总之一句话,千万别在皇上经营东北的时候,你们西北这边互相闹出内讧来。大家现在都神经了,生怕这些人不等外人灭,自己先掐起来。
……
前面咱们说过,作为一个国家来说,你应该同时进行多方位的政治谋划,否则就不是国家,而是一个家庭了。即便只是一个家庭,同时面对的事件,也是超过2个以上的。
因此,在谋划后金与河套的同时,还要处理国内诸如封诰、文武科举、红白薯及土豆推广等事务,而外番之中,漠西的瓦剌蒙古,漠北的鞑靼蒙古,也同样摆在议事日程表上。
漠西的情形比较复杂,里面纠缠了太多的政治与宗教因素,包含多方位、多层次的民族利益、国家主权、土地纠纷和宗族血仇。现在那边主事的瓦剌盟主,是于崇祯元年被格鲁派(黄教)三世****赐号的固始汗(智慧王)。固始汗本家部落是和硕特部,瓦剌治下,一共是七大部落,最大的两个部落分别是和硕特部、绰罗斯部。从目前来看,和硕特的固始汗与绰罗斯的巴图尔汗,关系密切,情同手足,这对于大明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他们之间打成一锅粥才最符合大明的国家利益。
“皇上,出使瓦剌、青藏一事,势在必行,但这正使人选,最好以微吏布衣为上!”
这是老钱的考量,小朱一时间搞不清楚他的目的何在,但派人出使,并行打探虚实,终究是大家的共识。
“既然如此,但不知钱先生可有人选?”
“回皇上,南京士子,戴羲,为人老成精细,又兼学识博杂,实在是出使的最佳人选。”
“戴…戴羲?不就是那本《养余月令》的作者?”
“吾皇圣睿,正是此人!”
“唔……!”
小朱向后靠在了椅背上,从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汉宣帝追封苏武关内侯之后,中华历朝历代的帝国,便养成了一个传统,凡是挑选出使外番的使者时,最注重的是两个方面的才能:气节和杂学。
这个戴羲是老钱的半个学生、半个知己。他那本书里面,兴致勃勃的介绍了酱油的做法,宫里面新鲜味美的酿造酱油,正是出自他总结的方法,也正因如此,小朱才记住了他的名字,老钱才敢公开推荐。也罢!现在虽说很想狗揽八泡,但为了避免泡泡不净的局面,只好先派戴羲出去转一圈,看能搜集到什么消息再说吧。从这么一看,派个布衣出使,也算不错的选择!
“如此,请先生拟旨便是!”
“臣遵旨!”
漠西先这样了,眼下最近的,是漠南蒙古这边。一众君臣,开始认真地探讨起来。【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