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钱谦益的觉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章:钱谦益的觉悟 (第3/3页)

但答应不答应,却有很大的区别。你答应了,上面会认为你不知进退,跟你客气客气,你还能当真吗?所以,这样的话,老钱是不会应的,他很客气的谢绝了皇上的好意。而小朱则很‘真诚’的坚决把一个小岛划给钱谦益作为希亚娜及其子女的世袭封地。

    接下来的几天,满朝的人都处于一种极度亢奋的状态之中。春闱之后,内阁首辅钱谦益就辞职了,回家去抱那个番邦女子游冶去了。呵呵,首辅人选既然要变更了,大家当然要仔细斟酌一番。于是,内阁的其他阁员,都被各自的学生、乡故、亲朋给烦的不胜其烦。

    除了讨论由谁出任下届首辅之外,就是八卦老钱的待遇问题,因为皇上和老钱对话之后,便发了一道中旨出去,三公、大学士的奖励,还有“质洁镇尺”的赏赐,都要大家艳羡不已。

    这把白玉镇尺,自从小朱天启七年公布之后,就一直被大家记在心里。原本刘鸿训有机会获得,但老先生一招不慎,全盘皆输。还险些被发配到边地去当长生兵去。

    现在大家伙终于等到第一个高举“质洁镇尺”回家的首辅大臣了,想不讨论都难。更何况老钱的学生太多,故旧亲朋也是无数,这些人眼见座主高调退休,还是在皇帝真心挽留的情况下退休的,于是各种文章、书表就出现在小朱的眼中,不是吹捧老钱堪为名相的,就是夸皇上是个难得的明君的,文人要想忽悠人,那手段可太多了。以至于带动的其他势力的人,也开始附和起来。

    要知道,钱谦益是被皇上恭送回乡的,此刻如果说老钱好,不也是增加这些人政治资本的机会嘛。

    “方正化,今日起,再有类似的奏本,一律替朕批红就是。朕就不看了。”

    “回皇上,臣不敢僭越行事。”

    这死老方,让你批红的,不过是一些垃圾奏章,这也叫僭越?可是方正化的态度是不会变的,最后他们达成一个默契,方正化先把这些垃圾条件出来,然后统一给小朱过下目,等过目之后,再由他一边唱名,一边批红。和最初的那晚集中批红类似。

    在这种亢奋的状态中,小朱和老钱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来观察,可以说,遇事方显本色,这次也算一次小小的人性考核。

    总体来讲,温体仁和孙承宗相对轻松一些,孙承宗是淡泊名利,当不当都无所谓。温体仁是太聪明,他隐隐猜到了结果。所以最近显得很老实。连春闱的题目问题,他也没发表意见,而在以往的两次科举中,温体仁都要纠缠一下的。

    义师的考绩也报上来了,整体上看,这次的义师当中,人才不是很多,这也跟考绩的内容有关系,教授百姓识字,要说的确没什么太多的考校。又不像前几年,判寇四起,很多义师在乱世中脱颖而出,这些都是机遇。

    其中最好的有三个人:

    马世奇,字君常,无锡人。祖濂,钱谦益推荐。

    刘理顺,字复礼,河南杞县人,

    赵辉,字黄如,河津人,

    这三个人,都是兢兢业业的完成了义师的本职工作,同时还以举子的身份,在当地参知政事,辅助当地的县令将一县之地给处理的井井有条,县业大治。

    像这样既有爱心,又有水平的人才,不用是不合乎规矩的。

    刘理顺和赵辉都来参加今年会试了,偏偏那个马世奇,竟然放弃了这次大考。

    按照规矩,义师(举子)三年一期,到了春闱时,他们便把义师的信符上交当地,然后一同赴京等待考绩结果。参加考试的人也顺道在北京住下准备考试。

    马世奇,因为误了去家乡领取堪合,今年不能参加大考。他也不着急,索性伙着同乡好友周胤一起,在西学院里混呢。

    “呵呵,钱先生,你的这位学生,倒很有你的风采,于名利上很是淡泊嘛!”

    老钱很尴尬,也很恼怒。他原本想借着这次机会,将自己的高徒推荐给皇上,他非常希望马世奇能成为状元郎。但谁成想,马世奇竟然故意躲过这次考试。其中微妙,大家都知道,老钱更是洞若观火,面对小朱的戏谑之词,他也只有苦笑一声。

    “皇上,此子过于迂腐,还请皇上宽恕其大不敬之罪。”

    “那里?马世奇能这么干,也是在保全你这个老师啊!如此顾全大局的人才,朕是不会错过的。”

    “如此,便多谢皇上了。”

    ……

    注:呵呵,我要靠工资来养家糊口的,更新太快,脑子和精力都吃不消了。所以,本章之后,更新速度将再次放缓,多谢大家!也请大家多多理解!【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