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国家礼品 (第2/3页)
看着老徐白胡子白头发的,不但要为国家为民族出力,还要尽心替自己的朋友或者下属,做好解释工作。小朱心里真是挺感慨的。
“这事儿朕知道,他们无非就是想找个由头多赚点钱罢了。钱嘛,多少赚点也无所谓,只要保证品质就是了。倒是你徐先生啊!今年已经70有5了吧?人生七十古来稀,你可要保重身体啊,大明复兴那天,朕还想敬你一杯酒哩!”
“呵呵,如此,老臣断断不敢死了。”
老徐开的玩笑,都属于极不成功的。小朱除了嘿嘿干笑两声外,实在没话来接他。
“对了,徐先生可有未论嫁的孙女?朕想保个媒呢!”
“嗯?哦!老臣,老臣有个四孙女,今年14岁,倒是尚无此论。”
“那好啊!你恐怕也知道了,礼妃的妹妹,已经被朕指给孙诚了。周定方早有婚配,朕元年武举的三甲中,就剩下细柳郎唐栋还在光棍呢!唐栋自幼家贫,还没有娶妻。他和孙诚又是发小,朕想的是,让孙诚和唐栋二人一同成亲呢!”
“这…”老徐的脑筋一时没转过来,也是,一直琢磨着西学院的事儿,接着就是说转轮点火,现在突然又谈给他孙女指婚!相信在这个时代里,除了小朱之外,恐怕没谁能有这么跳跃的思维。
不过老徐马上恢复常态。
“多谢皇上恩典,唐栋其人文武双全,如今又知兵地方,如此人才老臣当然满意。只是,这个,老臣听闻,效节、细柳二郎,明年还要参加科举,不知可有此事?”
呵呵,老徐终究是进士出身,对于未来孙女婿的出身还是很看重的。虽说唐栋小伙子不错,但毕竟现在的社会更重视文凭。对于老徐来说,如果未来孙姑爷能有个进士出身,那可就太完美了。
“当然,自来国子监每次春闱之时,都有几个恩举的名额,朕今日做主了,明年如果战事不紧,一定恩举孙诚、唐栋他们两个参加大考,如果能中贡士的话,朕就点他们当榜眼、探花。”
“啊?!不可!万万不可!皇上,进士各榜,自然要凭借真材实料,皇上万不可徇私恩啊!”
“好,好,朕答应你就是,不过能否中贡士,可要看他二人的本事才是啊!”
没过几天,满朝的文武群臣都听说了,皇上要给老徐小孙女做大媒啦,立刻都争着向老徐道喜!小朱坐在早朝的御案上面往下看,看着老徐幸福洋溢的笑脸,心中暗暗做了一下比较:阿萝她们姐俩,听说小朱答应点孙诚当榜眼郎,高兴的跟什么似的。而老徐呢?却是赶紧劝谏小朱。啥叫差距?这就叫差距啊!
看来把阿萝她们放在西学院跟老徐呆在一起,真是明智之举,让她跟老先生多学学吧。
掰手指头算算,今年年底,老徐的孙女就是十五岁了,明年考完试,小姑娘就十六岁了。唔,不错,年龄虽说还是太小,但也勉强说的过去了。阿萝的妹妹小蔷,也有十七岁了,这个年龄就差不多了。
刚琢磨好怎样安排这两对儿新人的婚事,范西礼又跳出来烦小朱了。依大明律,勋贵如若愿意,有资格上早朝议政,虽说范西礼的‘男爵’身份,很是不伦不类,但他还是有这个资格滴!当然,范西礼还算知趣,他是拉着徐光启一起出来央告的。
按照他们的规矩,既然国家贷款合作良好,那么大明与荷兰、法国就是友好国家了,作为两国统治者之间,互馈礼品这个环节,就摆上了议程。
老外送的东西很实惠,法国人是纯黄金的一套餐具(含刀叉),荷兰人是一整套纯水晶酒具,英国人则是用宝石镶嵌的转轮手枪。威尼斯人送的仍然是穿衣镜,也仍然写明送给王后,苓芷已经有了一面了,能叫皇(王)后的就是皇太嫂了,威尼斯这群笨笨!算是把阿萝给得罪的透喽!
范西礼贵为两方的共同男爵,他非常替几位国王们着想,央求徐光启,看是否大明也回赠些礼品?按他的话说:
“咱大明不是讲究礼尚往来嘛!大皇帝陛下,权当赏赐也成啊,然后我来斡旋便是。”
“呵呵,范西礼啊,既然你这个欧洲男爵出面央求了,朕也便成全你吧,礼单的问题,钱谦益主理,徐光启协理吧。”
说完小朱也没当回事儿,转脸就又给忘了,不成想,十几天后的文华殿上,他们给了小朱一个大窝脖儿!
钱谦益很是不含糊,会同成基命、杨鹤、徐光启,四个老哥们,一同搞了一个礼单上来,小朱接到礼单后,颇有些傻眼。
礼单:
稻粱五味,实物各份,以养君子之口;
椒兰芬苣,实料各斛,以养君子之鼻;
钟鼓管弦,实器各件,以养君子之耳;
镂文苍鼎,以养君子之目;
金屋玉佩,以养君子之体;
璜爵瑞圭,以养君子之信;
彤弓檀车,以养君子之威。
盖此七礼,立隆以极,天下莫能损益;本末相顺,大道辩以始终。诚国之重礼也!
呵呵,礼单之中,所谓的镂刻文章是铜鼎上刻字,疏房等物就是房屋的模型,当年“金屋藏娇”的典故,就出自汉刘彻与阿娇妹妹,玩耍一座‘金质疏房’时的戏谑之语。
但有一点要说明,这些礼品大多数都是瓷器。因为太祖、成祖的祖制规定,赏、赐外邦之物,皆需瓷器。也就是说,对外的一切礼品都要节省,不能太贵重,瓷器就可以了。
对于欧洲来说,这些个东西虽说都不便宜,毕竟还鎏金镶宝了嘛!也算是宝物,但人家是信奉耶稣基督的,搞东方的儒道、宗教、祭祀用的礼品过去,实在是不伦不类。
小朱连忙把这份‘礼单’合上,然后眨巴眨巴双眼,好是缓和一下思绪,才温言开口。
“这样吧,诸位爱卿也无需在此事上烦恼了。朕亲自准备给那几个国家的礼品,回头朕再提交内阁参议,可否?”
“臣等不敢!”
呵呵,也没什么敢不敢的,反正是这事儿也不是大事儿,皇上既然揽下来,他们也就都乐得清闲。
但小朱嘴上说的轻巧,到了择选礼物时,才是大伤脑筋。宫里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要真是选错了东西,往后还不定怎么说中国呢?
苦思冥想之下,还是在王坤的提醒下,小朱和内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