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辽东渴望 (第2/3页)
就是这样,一个事件接着又一个事件,层出不穷的跳到你的面前,给你一种充实的生活假象。
军队建制的问题搞定了,心态调整之后的大臣们,兴高采烈的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辽东战略,这个重大的问题上了。
......
这里应该把东江的背景资料,做一个总结归纳了:
皮岛同鸭绿江的獐子岛、鹿岛构成鼎足之势,地理位置位于辽东、朝鲜、山东登莱二州的中间,号称孔道。
皮岛在鸭绿江口,与朝鲜本土只一水之隔,水面距离只不过相当于过一条长江而已,北岸便是朝鲜的宣川、铁山。此刻朝鲜的义州、安州、铁山一带,因为邻近中国,从辽东逃出来的汉人难民和败兵纷纷涌到,喧宾夺主,汉人占了居民十分之七,朝鲜人只十分之三。
皮岛横约八十里,逃到岛上的汉人为数不少。毛文龙作为根据地后,再招纳汉人,声势渐盛。所以朝廷才特别为他设立一个军区,叫做东江镇,升毛文龙为总兵。
皮岛在朝鲜写作椴岛。这个“椴”字,汉文音“驾”,但朝鲜人读作pi音,所以中国人就简称为皮岛。
(注:有一本相当流行的讲清史的通俗著作说皮岛即海洋岛,但其实是错误的。海洋岛在皮岛和大连之间,离皮岛约一百海里。皮岛现在是朝鲜地方,海洋岛是中国地方。)
现在,铁山一带,仍然是后金天下,由于汉民天生的求安稳心态,造成毛文龙和后金在抢夺农耕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出现了四六开的情况,铁山一带,依附后金的汉民越来越多了。
鉴于此种情况,大家都说应该打下铁山,打下铁山,对于同后金争取汉民的依附,是有好处的。更何况再不打铁山,朝鲜就跟大明掰面了,要是失去朝鲜的支持,那大家都赶紧收拾收拾准备滚蛋吧。
更何况,现在大家也都开始正视战争资源的问题了。铁山是浅层铁矿山,不需要太高深的技术,随便找些工人,不用过多培训,就可以取得铁矿。
由于炼铁的粘土,只在金州的大连一带出产,所以,辽东冶铁工业,对铁山和大连两地的依赖是明显的。
铁山无论如何都要打的,即便拿不下来,也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后金开采铁矿的数量。
……
再说说辽东一带的大背景:
为了得到冶炼必需的粘土,金复二州的守将刘氏五兄弟,最近的防守压力,陡然增大,后金和科尔沁等部落联盟,蒙古又缺铁,后金政权对于冶铁的需求,已经增大到极限,如果能尽快得到大连,就可以缓解铁器上的供需矛盾。
因此,攻打金复二州的兵力越来越多,其主将甚至已经是后金成亲王岳讬了。
祖大寿在盖好第十一个藏兵堡之后,济雪十一星堡,已经成为锦州外围、沈阳西侧、科尔沁南侧这三角区域中,最坚固的手筋了。并且,如何在济雪十一星堡所围下的大空中,组织人力屯田垦荒,也是袁崇焕一贯坚持的战略拓展计划。先钉下钉子,再围绕钉子建设自给自足的根据地,逐步蚕食并最终平定后金之患。这就是袁氏战略最根本的核心。
无论对任何一家来说,济雪十一星堡都不容有失,谁也不能犯任何的错误。祖大寿一脉相承了袁崇焕的战略思想,他的防守可以用固若金汤来形容,当然,镇海水师的辅助是巨大的,依靠大凌河的水域,十一星堡之间,可以相互调防,还可以调剂食品、弹药等战略物资。所以,两年来,后金已经默许了这样的对持态势,利用莽古尔泰的两蓝旗,始终监测着济雪十一星堡。利用岳托的厢红旗,牵制住毛文龙的镇海水师。
……
要打仗了,打仗对于小朱来说,唯一可清楚把握的,就是花多少银子的问题。
钱谦益、孙承宗、梁廷栋、温体仁、毕自肃以及前两天刚刚写好奏报的毛文龙一起,国家的军、政、财三个口儿的六位大臣,共同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
其作战计划竟然很简单:.
1.正式任命毛文龙为大明东江镇总兵官,东江镇也正式成为涵盖皮岛、金州、复州、半个铁山、半个威海卫、半个天津卫的大镇了。其范围、作用都九镇相仿。因此原来大明的九边叫法,正式更改成大明十边。
2.刘兴祚五兄弟固守金复二州,调孔有德的水军、尚可喜的步军、陆继盛为副将,毛承禄为总兵官,一共是八营3.2万人全力攻取铁山。
攻下铁山一带,利用汉民的情结,如果愿意返乡的,就号召大家返回山海关内,或者辽西(这里专指山海关外宁锦一带),由袁崇焕负责安排他们屯田安家的事宜。
不管刘家五兄弟还是金复二州,都是毛文龙的看家班底,无论如何,毛文龙都不敢轻易放弃,这也是他赞同孙承宗,或者说被孙承宗说服的根本原因。
3.调耿仲明的骑兵去辽东,会同祖大寿、何可纲、吴襄等人,出兵骚扰广宁地区。以配合铁山那边的攻势。当年围城大凌河时,毛文龙的东江镇配合攻势,帮祖大寿解了围,现在的祖大寿也到了还这个人情的时候了。
4.大同、宣府、偏头等北三关,加上京师的三卫三营,分别抽调兵马,一起出龙井关,辽西蒙古各部,愿意跟大明的,封王赐银。愿意跟着后金的,就打你丫的。现在的朵颜西南十九家,和朵颜西北十七家,都是大明内部一厢情愿的叫法。只有通过一场有效的战争,才能敲实了。才能从实质上,确定辽西蒙古各部的势力划分。
5.由曹文诏主理,舒烨稷来担当牵线人,将大明淘汰的火铳、火炮少量输送一些给林丹汗,条件就是:林丹的察哈尔部落,对科尔沁施加持续的军事压力。没有诱饵,是调动不了林丹汗的。铁甲、兵备、火器火炮的诱惑还是比较大的。
方略的最后,是做出规模限定和给出时间表,攻取铁山,随时都可以,只是鉴于东江镇的战斗力不是很强,因此别催促的太紧,反正肯定打就是了。
至于时间嘛!准备在明年夏天,也就是崇祯七年的夏天,同时在铁山、辽东、辽西三地发起主动攻势,只是这三点的战斗规模,一定要做好控制,切忌将战争规模无限扩大。有限打击的战略计划,大明内部各方都是能够接受的。
再有就是,从现在开始,就积极筹备各方面的战争准备工作。因为一场战争,无论大小,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没人逼着你仓促应战,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