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东西之争(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章:东西之争(下) (第2/3页)



    杨嗣昌现在正在湖北剿匪,积累战功是早晚的事情。

    至于沐王府,人家世藩云南,顺理成章的就可以把贵州接管。

    和这些人比起来,李邦华在京师保卫战中,所立的功劳,都被别人给压了下去,勇卫营培育新兵,虽说在孙诚、唐栋的带领下大放异彩,但终究资历太浅,还不能算作是李邦华的功劳。

    现在,孙承宗以这个为借口,小朱也没法子反驳。只好避重就轻,继续咆哮。

    “自古恩由上出,况且江西、安徽等地,素来安宁,朕不过是想让李邦华历练一番,难不成,外放牧守,也要军功吗?”

    “外放牧守自然无妨,但皇上所设,乃是五军都督。”

    “孙相此言差矣!”温体仁立刻找到了漏洞。

    “敢问温相言。”

    “不敢,皇上,刚刚圣上所言,已有七军之多。既然七军,自然便不是五军都督了。”

    “呃!”看来温体仁开始要玩文字游戏了,想想,这样的把戏,他老温已经是玩的很有心得很出彩喽。想到此,连小朱都有些哑然。

    孙承宗知道自己脑子没温体仁快,也明白,温体仁玩文字游戏的功力,天下少有人及。因此就没搭话,属于‘我说不过你们,但我保留意见’。消极同意呗!

    但兵科给事中范淑泰却怒了,当小朱的面儿就开始谩骂了。

    “温体仁,你一味谄媚佞上,实在是该杀。”

    “大胆,朕尚未言语,你竟敢呛声,来人,廷杖,廷杖七次。”

    打了一个范淑泰,一时间,全体哑火。说实在的,李邦华人不错,皇上想提拔重用,今日不行,明年准行,何必在这个问题上较真,而为自己树立一个将来的强敌呢!于是:

    “既然圣意已决,臣等安敢不从!”

    呵呵,还是带着气儿说话啊,但这事儿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剩下来,这事儿就好办了,这七大军区的长官,变成了七总督,全名叫‘五军都督府代天子巡抚都督’。

    每人管两、三个省,从二品。随后,从山陕剿匪中脱颖而出的各路将官中,挑选一些人手进行了分配。

    1.辽东、蓟州,总督袁崇焕,

    原本的实权就在那,只是变成了五军都督府代天子巡抚蓟辽总都督。曹文耀、武举效节郎孙诚(礼妃准妹夫)、四年榜眼郎王肇坤(出巡山海、居庸二关)划归袁崇焕管辖。

    2.陕西、山西,总督洪承畴。

    贺虎臣世守甘肃、陈奇瑜巡抚山西(妥协结果)。曹文诏(节制山陕总兵官)、猛如虎、王承恩(不是大内王承恩,纯粹同名巧合。)归其管辖。其中,曹文诏节制山陕,王承恩为副将协守山西,猛如虎为副将协守陕西。另调武举细柳郎唐栋归洪承畴麾下,所部兵马归属前锋营。

    3.山东、河北、安徽、河南东,总督卢象升。

    陈洪范、刘择清、申甫等人归其管辖。其中,陈洪范(总兵官)守河南东、刘择清山东总兵、申甫(总兵)守畿辅、河北。元年状元郎刘若宰主理天津事务主理的不错,这次顺带着兼了河北的提刑按察副使。另外,申甫的好朋友遵化推官刘之纶,也被小朱安排到山东当左参政去了。卢象升文武全才,小朱是希望在申甫、刘之纶等西学显才的帮衬下,能让卢象升多开一份思路。如今山东可是富省,仅次于江南的富省。

    4.云贵川,云南现任黔国公沐天波主理总督事务。

    贵州巡抚王三善,西川巡抚傅宗龙,忠贞伯秦良玉授四川总兵官,其子马祥麟为白杆军总兵,下辖三营1.2万人马。武举冠军郎周定方协理贵州,龙在田授大理总兵。秦良玉是当地部族首领,又是名震遐迩的巾帼英雄,白杆军军威正盛,周定方是皇后的亲哥,也只有部族首领和皇亲国戚才能和沐王府的人比肩。

    5.河南西、湖北、湖南、四川东北,总督杨嗣昌。

    黄龙、左良玉、虎大威、罗岱归其管辖。其中,黄龙守湖南、左良玉守湖北、罗岱守河南西。

    6.福建、广东、广西,总督熊文灿。

    张应昌、王国梁归其管辖,其中张应昌守广西、王国梁守广东。另起用郑鸿奎为广西左布政使。

    7.江西、江苏、浙江,总督李邦华。

    选配刘士杰(南京总兵官)、宋伟(江西总兵官)、曹鸣雷(浙江总兵)张可大(南京锦衣卫五营都指挥使)当他的副将,另将贺逢圣(应天府尹)、四年状元郎陈于泰(杭州知府)、四年探花郎颜胤绍凤阳(中都)知州,元年榜眼郎金声(苏州知府)都给他配过去,这几处都非常安宁,文官越多越好。

    上述守省的武将,没有单独标明官职的,均是各省的都指挥使。李邦华总督江南后,总理京三营的,就变成了孙祖寿了。

    孙祖寿总理京三营军务,兼五军营都指挥使,杨肇基协理京三营,兼三千营都指挥使。鲁宗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