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娱乐税 (第2/3页)
到最高峰,午门跪阶。
一群人相互约着:
“今日不去,无颜而死。”
“死谏乃为国士,苟且则伍佞悻。”
午门外,他们连早朝都给罢了,一大群人呼啦啦跪倒一片。甚至有人身穿孝服出面,高举血书:
“当国之盛,不乏忠烈义殉。而国之殇,定有贰臣出焉。今臣为国服丧,非标榜特异。系不愿眼见国灭,生时不能尽孝尔。”(1)
面对这样的请愿示威,静坐游行,小朱唯一的应对,就是尽快拿出解决的办法。老这么折腾,小朱就甭办公了,国家也甭运转了。
于是在某天深夜,小朱叫周遇吉悄悄的把老钱、老温还有周延儒接进乾清宫议事。
周延儒现在隐然成为朝中新的一方势力了,因为他的学生金声现在是年轻一辈中最受器重的,另外一个学生高中状元。同乡亲朋中多有在朝为官者。所以,他的身后已经聚集了一部分力量。把他们三个找来,其实就是大家一起想个办法,如何能对付以成基命为首的那些言官们。
“皇上,钱大人肆意妄为理当受过,然今日言官之事,确另有隐情,臣不才,愿助钱相一臂之力。”
温体仁口才好,脑筋更好,他知道小朱这样的做法就是摆明要保下钱谦益,所以,老温率先表态。
“臣,臣持宠而骄,有负圣恩,万死难辞,多谢皇上,多谢温相。”
老钱少有的出现语言混乱的情况,可见他现在的压力也是不小。
“周先生呢?你怎么看?”
“回皇上,钱相、温相,臣倒是在想,若钱相出阁,何人能当首辅?”
“什么?”小朱等三个人同声惊怒。
“哦,不,不,不,别误会,别误会。臣想的是孙相年老,温相势孤,在下力单,显见接替之人已经明了。”
“嗯!”小朱向后靠在了御座上,转眼看了看身边,除了小朱他们四人,只有绯儿和方正化在伺候。
“今日之事,你二人应知轻重,不可外言。”
“小的(奴婢)不敢。”
方正化和绯儿的秉性端正,老钱他们还是放心的。所以,他几个人也没什么太大反应。
“周先生,既然你说的这人是这次主脑,那么,你可有良方?”
“回皇上,臣有一计,可一石二鸟。”
“说,快说。”
“回皇上,为今之朝臣外抚者多矣,招外抚之臣入阁,实乃惯例尔!然独山陕总督杨鹤大人,方能与此人一争长短。杨鹤其名端正清直,历任三朝元老,且杨家父子同沐圣恩,同朝多年。因此杨鹤入阁乃顺理成章之态。杨鹤为阁揆亦非耸人听闻之念。因此,若皇上发内旨召杨鹤父子入宫觐见,那人眼见自己的所作所为竟然是为他人做嫁衣,百官叩阶,可销于无形。”
“这个…”
小朱用眼神征询老钱和老温二人的意见。毕竟这个事情已经超出了之前的预判,小朱忽然发现,他这些年的苦心经营之下,竟然还是有党争出现,而且老钱所代表的东林一系,竟然处于攻击火力之中而没有什么还手余地。可怕啊!
“周相,您刚才所言一石二鸟,不知第二为何?”
“回钱相,这第二,便是皇上剿匪一议。陕西流寇招而复判,四年已经六次。如此反复刁贼,不杀已近动国本之险要。如招杨老回京入阁,则山陕兵事,尽归于洪承畴之手,以洪承畴的手段,如没有杨鹤制约,流寇可年内大定。此为第二也。”
“嗯,这个嘛,温先生?”
“回皇上,臣,臣附议。”温体仁犹豫的神情,显见得他还是有些谨慎的,但目前这朝政危机,周延儒的法子是唯一一个不见血光的应对,因此,他很是勉强的同意了。
但是小朱却还要表现一下姿态,杨鹤入阁,钱谦益怎么办?
“杨鹤入阁,倒也可以,只是钱先生首辅之职,朕可是要与诸位先生厮守一朝的啊!”
“皇上,臣等不才,不敢供职整朝!”三个人连忙跪倒在地,小朱今日这么说,对于他们来讲,的确是天大的恩情。
“起来吧,诸位先生所长各有千秋,所知触类旁通,朕不想负三位先生啊!”
“臣等亦不负圣上之恩,不负国士之责。”
“那好吧,方正化,赶紧拟内旨,公开发出去,招杨鹤、杨嗣昌父子入宫觐见。至于百官叩阶嘛!”说道这里小朱必须停下。
“让他们多跪个三、五天亦是无妨。”
老钱三人都不笨,连忙接过话头,这样的话哪能由皇上亲口说出?
哈哈哈,大家同是一笑。
※※※
对于朝中各种势力的交错,小朱并没太在意,两只猴子在一个笼子里还要分出谁大谁小呢,更何况以乱著称的大明朝臣了。
对于联合钱、周、温三人共同对付成基命,却又放过成基命的举措。小朱也没放心上。
因为任何时候,你都甭想着一言堂,那也不叫独裁,那叫自欺欺人。因为你再独裁,你能独裁一百年吗?等你死后,不出三天,原本对你言听计从的手下,会立刻跳起来诋毁你。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周延儒出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