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小战不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章:小战不小 (第3/3页)

队即将经过时,奥巴联军的消息也提前送达。

    满桂一声令下,3千铁骑奋勇而出,他们原本就是蒙古裔战士,两项战力原本不差太多,又是伏击,又是措手不及的,因此效果惊人,整个后金不多的火炮就被全部损毁了。

    满桂骚扰战的规模都很小,但影响很大,以至于后金不得不放慢行进步伐,以避免再遭受伏击。等到了归化城下时,林丹汗的铁槊科诺特也已经装备和训练完毕。

    归化城下的会战,规模是不小的,两方前后投入的兵力,超过了15万人。在草原战争史中,这样的大会战,其结果通常都应该是伤亡十万人以上,才算没白忙活。

    但实际的结果呢?伤亡仅仅1万余人。林丹汗7000,后金3000。

    因为双方都是骑射为主的军队,又都是草原男儿,你的战术还没实施,我就已经门儿清了。这仗还怎么打?

    如果后金兵力远远超过林丹汗,也许还可以霸王硬上弓,但现如今不过持平而已,又是骑兵最不擅长的攻城战。所以,归化城会战,竟然无疾而终。

    林丹汗损失的人数虽然多,但他却是大赢家,因为会战胜利,预示着他在蒙古境内的威望,达到顶峰。而且装备大明甲胄的铁槊科诺特,成为他此战的最大收获。

    铁槊军的威力得到了彻底展现,整整三个月的相持战中,铁槊军闯阵1百零8次。斩敌2千有余,阵亡18人,轻重伤不过120人。这么高的对比,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眼见这场战斗,已经没有什么大的起色了,满桂就找人相约奥巴联军,问奥巴等人能否跟他一起护送舒烨稷回国?

    嘿!奥巴联军竟然还挺痛快的就应下了这个任务。只是提出为了避嫌,满桂军最好别掺合,他们全权负责就是。满桂胆子大,竟然也同意了这个看似极端不靠谱的计划。

    舒烨稷的胆子更大,竟然也敢将自己的性命托付给奥巴联军。后金更是令人惊奇,竟然放任奥巴联军这种很有沟通敌军嫌疑的行为发生?

    一连串的灵异事件,只有一种解释:大家现在都不想撕破脸,互相之间都留个余地。山水有相逢,日后好通融。

    等舒烨稷和满桂回归大同后,连夜上了一个联名奏折。详细叙述了整个过程。战地绩考中所提供的数据,令孙承宗大喜过望。由此,整个大明对军备的研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冷兵器与热兵器的过渡期间,任何一方的研制技术达到新的高度,战场上都是具有决定性的,因为这叫做“科技决定生产力”。

    他们高兴万分,小朱却在庸人自扰。因为他从后金的兵力部署上,遗憾的发现,刘兴基哥们五个,加上毛有德的镇海水师,也不过就牵制了1万来人,可见他们的战斗力量。也太弱了!

    这些人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小朱一力扶植起来的,想不到竟然就这么点收效!实在是令皇上汗颜。

    不过这可能也跟他们之前下的命令有关,如果强迫刘兴基等人,三个月斩首3000的话,也许牵制的后金八旗,会更多一些。

    不管那么多了,反正劫材、官子、手筋这样的战略布置,对相应军队战斗力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保持压力就可以,索性先这么混一天算一天了。

    随后,满桂、侯如禄那边也没闲着,带着袁崇焕的亲笔书信,跟着奥巴联军一起回到了朵颜八卫的部落领地。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皇太极现在可是气急败坏了,这八卫千万别出差池,能帮衬一点是一点。

    开战之前,有个叫吴阿衡的高级将领,出现在了我的眼中。满桂护送舒烨稷出关之后,曾写信回关。

    吴阿衡接信后,立刻请得兵部许可,领了八千骑兵,直接出洪山口,高调出巡。愣是把朵颜八卫给唬住了,再加上满桂的款待,整个八卫的人马这才下定决心,消极出兵,公费旅游。

    如今战事临近结束,满桂、侯如禄出关,吴阿衡立刻非常低调的班师回国,八卫部落一见老朋友满桂来了,老混蛋吴阿衡消失了,立马精神百倍的轮番做东,整天宴请。

    满桂、侯如禄二人除了喝酒打猎,就是唱歌跳舞,着实是把后金的眼线给气个半死。

    吴阿衡的出兵令,是孙承宗批准下达的,下达之前,跟皇上解释到半夜,小朱才同意的。因为怕大明军队不由自主的被卷进去,这是他最不希望看到的,但没想到,进展出奇的顺利。厉害!

    这样一来二去的,小朱就又发现了一个大将之才。不错。

    ……

    时间就这么浑浑噩噩的混着,直到有一天,袁崇焕上奏,皇太极收兵了。一场本应惨烈的大战,一场本应决定多家政治格局、国家命运的大决战,竟然被大明君臣共同制定的,和稀泥一般的战法,给搞成了一个虎头蛇尾之势。

    不过经此一战,整个蒙古和后金一带,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本走的比较近的几个部落之间,关系更加紧密。漠北土谢图部正式与察哈尔联盟。

    蒙古的鄂尔多斯等部与察哈尔的关系则更加松散。因为被大明逼的,呵呵。

    科尔沁、札鲁特、内喀尔喀巴林等部,算是公开宣布和后金媾和了。

    朵颜三十六家中一些中小部落群,以朵颜八卫为首,明确表示,愿意服从大明的领导,但前提是,允许他们共奉林丹汗为全蒙古的“林丹巴图鲁汗”。

    解释来说,就是我们的联盟,要建立在承认林丹汗为全蒙古共主的基础之上。这点当然没问题,只要那个林丹汗别自封自己是“林丹天可汗”,他想叫什么都成。

    巴图鲁的意思似乎是英雄、猛士。林丹汗打赢了一场机缘巧合的战争,丝毫没有不好意思的,自己给自己上了这么个尊号。

    呵呵!瞧这便宜占得,还真是不错。

    战争是手段,其背后的根本是政治的博弈。

    并不是要打的满地找牙,才算战争,一场战争,如果以极小伤亡,甚至零阵亡的代价,换来想要的结果,那么战争有没有都无所谓了。【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